南洋镇位于市区东侧城乡结合部,是盐城市区重点镇之一,由亭湖区原南洋镇、青墩镇合併而成,地处盐城市区东北部,地域面积129.4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7812人(2017年),下辖1个办事处、1个街道办事处、6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交通优势明显,集镇距市区5公里,234省道、331省道、新洋港航道穿越东西,宁靖盐高速和沿海高速在镇内设有出口,南洋国际机场、盐城生物工程学校座落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有市区最大的生态湿地——总面积290.6公顷的大洋湾生态运动公园和新洋村等一批省级康居示範村和市级生态文明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洋镇
- 外文名称:Nanyang Town
- 别名:南洋岸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下辖1个办事处、1个街道办事处、6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
- 电话区号:0515
- 邮政区码:224051
- 地理位置:江苏沿海地区
- 面积:129.42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67812人(2017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大洋湾生态运动公园
- 机场:盐城南洋国际机场
- 火车站:盐城火车站
- 车牌代码:苏J
基本概况
南洋镇位于市区东侧城乡结合部,是盐城市区重点镇之一,由亭湖区原南洋镇、青墩镇合併而成,地处盐城市区东北部,地域面积129.4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7812人(2017年),下辖1个办事处、1个街道办事处、6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交通优势明显,集镇距市区5公里,234省道、331省道、新洋港航道穿越东西,宁靖盐高速和沿海高速在镇内设有出口,南洋国际机场、盐城生物工程学校座落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有市区最大的生态湿地——总面积290.6公顷的大洋湾生态运动公园和新洋村等一批省级康居示範村和市级生态文明村。
历史沿革
南洋镇,盐城市城区辖镇。1929年为南洋镇,1941年为南洋区,1957年改南洋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南洋岸公社,1983年更名为南洋岸镇,1993年复置南洋镇。位于东郊结合部。
盐城机场在境内。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8.4万。公路横穿东西,河港交错。辖新民、新洋、光荣、南映、民航、水秀、新坍、南林、北林、跃进、巨墩、界河、江西、东尖、蔡尖、兴和、合心、东滩、东灶、团洼、新生、北滩、民联、绍林、淮三洼、北舍、新联、新乡、镇潭、镇星、五里、曙光、高产、开发区等36个村委会和黄海、盐东、幸福、花木、朝阳5个居委会。以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主要种植棉花、水稻经济作物等。
经济发展
南洋镇紧紧围绕“全市进位、全区争先”和打造市区繁荣秀美“东大门”的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镇村一体化和社会和谐化”四化联动战略。连续两年获得区三个文明建设优胜单位。
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亿元,增长36.3%;财政收入2218万元,增长39.8%,两年翻两番,年均递增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45元,增长10%。
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区位等优势,积极推行集约化招商。2004—2006年,全镇引进项目126个,投入超千万元项目45个,超5000万元项目3个,竣工项目92个。
2006年,工业销售收入5.61亿元,利税5670万元,纳税超500万元企业1家,超300万元2家,连续两年获全市财税贡献先进集体。
坚持以建设园区为平台,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瞄準生态化、标準化、特色化为目标,高标準、高起点规划,建设曙光、民航工业集中区,区内环境优美,政策优惠,服务优质,有进园企业20家,其中超千万元12家,成为推动全民创业,带动百姓就业,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承载平台。
坚持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推进产业集群。发挥生猪、蔬菜资源优势和初具特色的有利条件,做大做强生猪、蔬菜产业。
2006年,东团村万头生猪养殖区、三洼千亩蔬菜种植区顺利通过市“双百”工程验收,并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成立南洋萝蔔协会、南洋蔬菜协会、南洋生猪协会3家,带动农户2000户,人均增收350元。
坚持以富民优先为根本,推进全民创业。着力通过引“凤”还巢、政策扶持、企业拉动、政府服务、财政奖励、干部“双带”等途径,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全镇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私营、民营企业总量突破200家,吸纳从业人员近万人,财政贡献逾八成。
社会发展
坚持以做优环境为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全力打造新农村试点村——新洋村,2006年安置区入住总量已达百户以上,成为市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坚持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推进文明创建。在2006年河塘整治工作中,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全市河塘整治先进乡镇”,06年镇党委被市委评为“五好乡镇党委”,南洋国土所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镇政府获得“四五”普法先进乡镇、平安建设先进集体。
南洋镇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是该镇2000年来实施的最大的一项民心工程,自来水管网老化,问题日渐突出,影响南洋的城镇化进程和人民民众的生产生活,09年初经过三次公开竞标,该工程造价为507.8万元。
该工程的完工,使南洋3500余户,18000多常住人口,可以享受全天候24小时供水,彻底告别用水难,真正用上舒心的自来水甘泉。
主要特色
南洋镇
南洋镇种植萝蔔已有300多年历史,所产的“南洋”牌白荔枝萝蔔表皮洁白光滑、体型圆小、肉质脆嫩、味甜多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南洋镇的萝蔔生产正向规模化、集约化、标準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放大产品优势,实行规模化种植。南洋镇不断扩大萝蔔种植面积,由过去的200多亩,发展到3000多亩,占耕地面积的70%;品种由原来单一的白荔枝,发展到里外青、满膛红、日本大根等10多个品种,年产各种萝蔔18000吨。着眼经济效益,发展集约化生产。
南洋镇萝蔔在过去一年一茬、露地栽培、秋天上市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加大投入、设施栽培、一年五茬、周年上市的种植模式;亩效益由原来的100多元,上升到10000元左右,萝蔔收入占全村种植业收入的85%。
强化安全意识,建立无公害产地。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制定了南洋牌萝蔔产品质量标準和萝蔔周年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对萝蔔生产实行全程监控。
南洋镇萝蔔生产基地1999年被列为省现代农业示範区,2002年通过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3年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建立合作组织,推进产业化经营。南洋镇的萝蔔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品种和数量的增多,销售也由原来的萝蔔换稻、提篮小卖的经营方式发展到由萝蔔生产购销协会订单生产、定点收购,协会从事萝蔔运输的车子有50多辆,把南洋牌萝蔔销往全国各地。

经济优势
南洋镇便捷的现代交通。新长铁路、204国道,通榆河纵贯南北,盐海大通道横穿西东,盐城机场座落境内。西靠铁路中转站,东临射阳港口。
南洋镇独特的自然风光。南洋镇境内有正待开发的200公顷天然大洋湾,有美丽的甓湖园和高科技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并与国家级的丹顶鹤,糜鹿保护区紧密相连。
总人口 | 78872 |
男 | 41039 |
女 | 37833 |
家庭户户数 | 21542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73707 |
家庭户男 | 37618 |
家庭户女 | 36089 |
0-14岁(总) | 14611 |
0-14岁男 | 7967 |
0-14岁女 | 6644 |
15-64岁(总) | 57942 |
15-64岁男 | 30257 |
15-64岁女 | 27685 |
65岁及以上(总) | 6319 |
65岁及以上男 | 2815 |
65岁及以上女 | 3504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70092 |
67812人(2017年)。
地图信息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委(建军东路北)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