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即所谓“菲律宾控告中国案”,是一个临时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进行的所谓“裁决”,其实质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海仲裁案
- 外文名:Philippines v. China
- 仲裁法庭: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
- 当事国家:菲律宾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方态度: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
- 开始时间:2013年1月22日
事件背景
历史背景
中国对南沙群岛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宋时期,中国对南沙的认识以及在南沙的经营开发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至明清两代,中国已明确了对南沙群岛的主权管辖,出版的权威地图都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打捞南海一号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殖民者和帝国主义者加大对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开始觊觎南沙群岛,但他们的企图无一例外都遭到中国晚清政府、民国政府以及民众的强烈反对,大部分侵略举动都以失败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39年日本为实施控制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南下战略”,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1943年11月,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在《开罗宣言》中写明:“……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26日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且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日本战败后,民国政府于1946年12月派舰巡视和收复了太平、中业等南沙群岛主要岛礁,接收了南沙全部岛礁并进驻南沙主岛太平岛。1947年,民国政府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并公布施行。同时,民国政府对外公布中国南海疆域图,用11段线标注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历史性水域範围。此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官方对此未持异议,考虑到二战后美国在亚洲的重要影响和民国政府及后来的台湾当局与美国长期保持盟友关係,美国对这一切显然是知晓和认可的。
台湾问题、冷战的爆发、全球两大阵营的对立,使得美国政府在南海岛礁归属问题上有了更多权宜的考虑。这首先体现在战后的对日和约安排上,旨在解决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的领土及国际地位问题的《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以下简称“旧金山和约”)于1951年9月8日签署、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该和约声明“日本承认朝鲜半岛之独立、放弃台湾、澎湖、千岛群岛、库页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岛屿的主权”,其中第二章“领土”部分第2条第6款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与西沙群岛之所有权利、名誉与请求权”,但未言明南沙群岛等领土的归属。
中国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最大受害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四大战胜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却未被邀请出席旧金山会议。对此,中国政府1951年8月15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宣布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向为中国领土”,反对“旧金山和约”虽然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海有关岛屿的一切权利却不提归还主权问题,重申有关岛屿在日本投降后“已为当时中国政府全部接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有关岛屿的主权“不受任何影响”。
20世纪50年代中期,菲律宾和当时的南越开始在南沙搞一些动作。1956年菲律宾航海家克洛马宣布在南沙群岛海域航行过程中“发现”“许多岛屿”,并将它们定性为“自由地”,菲律宾政府遂据此认为这些岛屿属菲,企图抢占部分南沙岛礁。而菲政府对台湾当局的南沙主权立场是知晓的,曾欲派官员赴台湾协商南沙岛礁归属问题。1962年起,南越陆续占领了南子岛、敦谦沙洲、鸿庥岛、景宏岛、南威岛、安波沙洲,遭到了海峡两岸的强烈反对和抗议。
更大规模的侵占浪潮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这与南沙附近海域油气资源的发现,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谈判与签署有很大关係。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及联合国多个调查机构宣称,在南海大陆架上发现丰富油气资源;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最大制度创建之一。
在巨大资源前景的诱惑刺激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纷纷伺机在南沙夺岛占礁。菲律宾陆续占据了费信岛、中业岛等8个南沙岛礁,马来西亚则侵占了弹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

此段时期,美国通过外交询问、申请测量、通报航行飞越计画等方式,显示了其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主权的立场,台湾当局还曾在南沙有关岛礁上接待过美国军事人员。对于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沙夺岛占礁的疯狂举动,美国长期未有明确态度,但曾多次向台湾当局谘询过对这些岛礁主权归属问题的意见。1957年至1961年2月间,美军驻菲律宾的空军人员在黄岩岛及南沙群岛区域实施海图测量及气象调查时,曾多次向台湾当局提出申请,也表明美国实际上认为中国拥有这些岛礁的主权。而同期,美国出版的地图和书籍等,例如1961年版的《哥伦比亚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辞典》、1963年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1年版的《世界各国区划百科全书》,也均确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美国的政策困境是,虽然基于道义和国际法理应承认中国对这些岛礁的主权,但另一方面由于“反共”和推进亚太战略的考虑,美国又不情愿让中国大陆占有这些岛礁,更不愿因此损害与菲律宾等盟友的关係。
中国长期以来只有太平岛在台湾当局占领之下,中国大陆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控制并驻守较小的六个岛礁,1994年在美济礁上建筑了渔船避风设施。针对中国1994年在美济礁建设渔民避风设施,菲律宾反应激烈,1995年3月底出动海军,把中国在五方礁、仙娥礁、信义礁、半月礁和仁爱礁等南沙岛礁上设立的测量标誌炸毁,甚至派出海军巡逻艇,在空军飞机的支援下,突然袭击了停靠在半月礁附近的4艘中国渔船,拘留了船上62名渔民。1995年5月13日,菲律宾军方将争议升级,派船机试图强闯美济礁,与中国附近海域的“渔政34号”船进行了8个多小时的对峙。而中国坚持修建完相关设施。1997年4月底,菲律宾海军登上黄岩岛,炸毁中国主权碑,插上菲国旗,中国海监船一度与菲律宾军舰形成对峙。此后数年间,菲多次驱逐、逮捕甚至枪击航经黄岩岛海域的中国渔民。1999年5月9日,菲律宾海军将一艘舷号为57的坦克登入舰“马德雷山脉”号开入仁爱礁,以船底漏水搁浅需要修理为由停留在礁上,此后一直以定期轮换方式驻守人员,再未离开。中方进行了反覆严正的外交交涉。同年11月3日,菲海军又如法炮製,派出另一艘淘汰军舰,以机舱进水为由在黄岩岛潟湖东南入口处北侧实施坐滩。此次中方不可能再相信菲方谎言,施加了强大外交压力。菲时任总统艾斯特拉达下达命令,菲军方11月29日将坐滩军舰拖回到码头。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着眼于管控、稳定局势,维护中国与东协关係大局,对菲、越、马等国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外交努力,特别是与菲律宾进行了多轮磋商,推动局势走向缓和。1999年3月,中菲关于在南海建立信任措施工作小组首次会议在马尼拉举行。此后,双方又举行多次磋商, 同意保持克制,不採取可能导致事态扩大化的行动。东协高度关注南海局势,也与中国进行了多轮磋商。各方还进行过专题1.5轨闭门对话,就领土争议和海域划界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参加,其中一个重要共识就是,南沙争议错综複杂,解决难度大,但应该坚持和平谈判解决,中方提出的“搁置争议”是最可行的选择;并且认识到,在岛礁领土主权争议解决之前,海域划界难以推进,保持模糊是明智的选择,同时应该鼓励推进 “共同开发”。这些讨论为日后中国与东协寻求共识提供了基础。1998年东协峰会通过了旨在推进东协一体化的“河内行动计画”,其中提出要“推动在争端当事方之间建立‘南海地区行为準则’”。 出于增信释疑和睦邻友好的考虑,中方原则上同意与东协就“行为準则”进行磋商。
2002年11月4日,时任中国副外长王毅与东协十国外长在高棉金边第八届东协峰会期间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2012年4月10日, 12艘中国渔船在黄岩岛潟湖内例行作业,突然出现的菲律宾军舰对渔民进行堵截和干扰。中国渔民被菲律宾军人扒去上衣在甲板上暴晒的照片,瞬间成为中国各大媒体和网站的头条新闻,引发全国性声讨。菲律宾的粗暴挑衅和中国国内舆情的强烈反应,促使中国政府不得不採取反制行动,一方面进行紧急外交交涉,另一方面派出海监和渔政船只儘快抵达黄岩岛现场,双方进行了激烈交锋。直至2012年6月3日,菲方船只才全部撤出黄岩岛潟湖。为防止菲律宾新的挑衅行为,中国船只留守黄岩岛附近海域,开始实施实际管控。2012年6月21日,中国宣布建立地级三沙市,政府驻西沙永兴岛,管辖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并在随后数月间採取了落实三沙设市的一系列行政、司法、军事举措。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正式向联合国海洋法法庭提请针对中国的“仲裁”。6
仲裁庭背景
仲裁庭五人中,阿尔弗雷德·H.A.·松斯是一名教授,其余四人都是国际海洋法法庭现任或前任法官,其中托马斯·A·门萨是临时仲裁庭主席。按照程式,国际海洋法法庭时任庭长柳井俊二在接受菲律宾2013年1月强行提出的仲裁案后,于2013年5月组成由五名“专业人士”组成的仲裁庭。
柳井俊二

菲律宾方面指派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德国人吕迪格·沃尔夫鲁姆在仲裁庭中代表菲律宾;由于中方不参与仲裁,因此剩余4人均由柳井俊二指派。
柳井俊二在日本外交部门工作40多年,曾任日本外务省次官和驻美大使,2005年成为国际海洋法庭法官,2011年至2014年担任国际海洋法庭庭长。他被认为是日本右翼鹰派人物的代表,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设立的私人谘询机构“安全保障法制基础再构筑恳谈会”的主席。
事件经过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共和国时任政府单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提起仲裁。2013年6月,菲方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成立了由5名人员组成的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其后2013年7月,也就是临时仲裁庭成立的第二个月,它以人力和资源有限为由,把秘书服务正式“外包”给常设仲裁法院,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协助查找和指定专家,发布信息和新闻稿,组织在海牙和平宫举行听证会,支付仲裁员和其他人员的费用等,也就是选定常设仲裁法院作为案件的书记处。南海仲裁案的费用要由当事双方承担。在中方坚决反对的情况下,“菲律宾出了双份钱”。
中方席位空无一人

2015年7月7日,法院首次举办了听证会。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作出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的裁决。2016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并否定了“九段线”,还宣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
各方反应
菲律宾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政府发表声明,对“结果”表示“欢迎”,并组织专家研究该“有利于”菲律宾的结果,同时表示希望各方保持克製冷静。
2016年7月14日,时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他拟派前总统拉莫斯作为特使前往中国,协助开启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谈判。
菲律宾前教育部副部长安东尼奥·瓦尔德斯表示,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看似仲裁菲律宾与中国的争端,实际整件事情由美国操控。菲律宾政治评论员赫尔曼·劳雷尔、前众议员萨图尔·奥坎波、政治分析人士塞尔索·凯因莱特也都认为“南海仲裁案”是美国阴谋。
2016年11月10日,菲律宾候任驻华大使罗马那表示其“涉仲裁言论” 即“表示中国遵守南海仲裁”的报导属于失实报导,贬损曲解了他的原意。
2016年12月17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他将搁置南海仲裁裁决,不会向中方强加任何东西,菲不準备对抗中国。
中国
2014年12月7日,发布《中国政府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档案》。
习近平会见图斯克和容克

2015年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不承认常设仲裁法院对此案的司法管辖权,也拒绝接受菲律宾任何形式有关此案的和解建议。
2015年10月30日中国外交部作出回应: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有关问题的裁决是无效的,对中方没有拘束力。
2016年7月6日,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重点就海上问题交换意见,指出所谓的“南海仲裁案”在程式、法律、证据适用方面牵强附会,漏洞百出。
中国国新办发表白皮书

2016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决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表示中国军队将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坚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各种威胁挑战。同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时强调,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中国一贯维护国际法治以及公平和正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致力于同直接有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当日,王毅就所谓“南海仲裁庭裁决结果”发表谈话。
王毅出席第六届东亚峰会外长会

2016年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
2016年7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就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裁决的声明》。
2016年7月1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发表联合声明,坚定支持中国政府有关声明中的立场。
南海主题宣传短片

2016年7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在北京会见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察森一行,就共同关注的海上安全问题,特别是南海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2016年7月23日至8月3日,一条南海主题宣传短片登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向全球客群介绍中国对南海诸岛合理合法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澄清了所谓南海仲裁案的闹剧真相,重申对话协商才是妥善处理南海争议的解决途径。宣传片以每天120次的频率密集播出。
2016年7月26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万象出席第六届东亚峰会外长会,并针对个别国家外长在发言中提及南海仲裁案阐述了中方立场。
中国空军巡航

201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赴南海进行例行性战斗巡航。
中国驻南非、波赫、丹麦、美国、英国、巴西等国使领馆官员以接受媒体採访、致函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等方式,纷纷表示坚决反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的非法裁决。
2016年8月3日,中国南海网正式开通。
2016年8月5日,5艘曾赴南沙太平岛护权的台湾屏东渔船收到台当局渔业管理部门函件,指称活鱼运搬船海吉利号,涉嫌违反“渔船运搬养殖活鱼管理办法”,从事“非法捕鱼”,限5日内进行意见陈述,否则将要开罚。而此前,台湾当局拒绝接受“仲裁结果”。
国际社会
联合国
联合国出面澄清

2016年7月13日,联合国官方微博声明,“常设仲裁法院”与联合国没有任何关係,海牙国际法庭(又称国际法院)同时发表声明指出,国际法院作为完全不同的另一机构,自始至终未曾参与所谓的南海仲裁案。
支持“仲裁”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7月12日发表新闻声明称,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布的所谓“裁决”对中菲双方“都有法律拘束力”,希望双方遵守“有关义务”,并以此为契机恢复和平解决争议的努力。
日本外务大臣就仲裁庭公布最终裁决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裁决”为“最终结果”,对当事国“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国有必要接受“裁决”,并称强烈期待当事国接受裁决。
澳大利亚领导人声称,有关裁决对当事方“具有约束力”,希各方予以遵守;澳将继续行使国际法赋予的航行和飞越自由权利。
反对“仲裁”或支持对话解决争端
高棉首相洪森: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是“出于政治动机”。高棉不会支持这样的结果。他说,一个非东协国家的大使曾企图游说高棉和其他东协国家支持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某些域外力量纠集力量反对中国,将给东协和地区带来负面影响。域外国家应停止干预南海问题,有关方面应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分歧。
世界各国对于南海仲裁案的立场

马拉威总统彼得·穆塔里卡:马方理解并支持中国在南海仲裁案上的立场。马拉威将与其他非洲国家一道,支持有关各方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南海争端,而非诉诸强制仲裁。
辛巴威总统穆加贝:津方坚定支持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主张,即相关国家要通过双边对话,和平解决争议。
赤道几内亚执政党民主党总书记奥萨:菲律宾单方面就南海问题提出国际仲裁是不合适的,不利于南海和平与稳定。在涉及领土和领海纠纷的问题上,双方应该在相互尊重主权的情况下,根据《联合国宪章》,在国际法的範围内通过双边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他呼吁菲律宾儘快回到协商谈判的轨道上来,保持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茅利塔尼亚执政党争取共和联盟主席马哈:毛塔外交部曾就南海问题发表声明,支持中国政府立场,呼吁中国和菲律宾通过双边直接谈判寻求和平解决办法。作为毛塔执政党,争取共和联盟支持该声明,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是公正的,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巴基斯坦总统海珊、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巴布亚纽几内亚总理奥尼尔、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也都表示,支持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塞内加尔外长恩迪亚耶:塞方注意到中菲此前曾就谈判解决南海争议达成过共识。塞内加尔呼吁有关国家遵守共识,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维护南海和平与安全。
衣索比亚外交国务部长塔耶:埃塞政府理解和支持中方有关立场和主张,希望相关国家根据双边协定和地区有关共识,通过协商谈判解决领土和海洋争议问题。南海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利益。
捷克众议院副议长沃伊捷赫·菲利普:菲律宾单方面就南海问题提起仲裁的行为自相矛盾,背弃了其早年希望磋商解决争端所作的努力。菲律宾单方面採取的这种行动过于草率,超出了国际法的框架,违反了菲律宾曾承诺的当事方协商一致的原则。从这点上讲,他们的立场是模糊的。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所採取的行为是恰当的,中国政府不可能接受所谓的仲裁。
狮子山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萨穆拉·卡马拉:狮子山政府希望各方尊重中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出的排除性声明。“南海问题相关各方应对一国的领土主权表示出应有的尊重,并在《公约》框架下解决问题。”他说,狮子山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坚定地站在一起,希望各方相互尊重,为这一问题找出一条和平解决的道路。
此外,马达加斯加和安哥拉政府分别发表公报和声明,支持南海问题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截至2016年7月12日,有90多个国家的23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表示公开支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社会影响
①易导致众多国家滥用诉讼;②使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渐盛渐强的威望之光黯然失色;③威胁南海地区的和平;④破坏亚太地区如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仲裁”使菲律宾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友好关係降至冰点,令菲律宾错失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机。而且,菲律宾也失去了与中国携手开发南海一些尚存争议地区的机会。南海问题的“裁决”还导致南海地区的进一步军事化,危害该地区的稳定。
“南海仲裁案”的肇始、演进、终了和贻害,堪比癌细胞入侵健康机体的过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好比健康机体,其薄弱处成为“致癌病原体”侵入的突破口,内外诱因促发病变扩散,最终遗毒《公约》乃至国际法治。
社会评价
专家点评
柳井俊二作为日本右翼势力代表,为安倍做了很多事情,这些专家完全是根据他的好恶和喜好来指定的。参与仲裁的5人虽然包括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或前法官,但其中4人来自欧洲,另一名加纳籍法官也长居欧洲,他们对南海的实际情况和亚洲複杂的地缘政治并不了解。更严重的是,12日公布的所谓裁决结果竟然与这些专家原来持有的观点发生“反转”。有些专家原来明明认为南海有10多个天然岛都可以认定为岛屿,仲裁时却对这些岛屿一概否认,让人非常惊讶,表明所谓裁决结果的公正性成疑......这些人拿着菲律宾的钱来仲裁,与最后一边倒、罔顾事实的所谓裁决结果有很大关係。(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黄硕琳)
在有关岛礁地位的裁决中,仲裁庭自称指定了“一名水文地理专家协助评估菲律宾的技术性证据”,这名专家同意了菲律宾关于一些岛礁的认定。仲裁庭仅仅根据“一名水文专家”和菲律宾单方面观点就做出裁定,没有完整的证据链,这是很不严肃的做法。实际上,对于南海岛礁的实际情况,国际上存在不同说法,不少很有声望的地理学家和海洋法学家都认定太平岛是岛,而非礁。仲裁庭故意模糊和迴避岛屿归属问题,试图通过否定“九段线”的历史性权利主张来否定“九段线”的合法性,从而否定中国对“九段线”以内的岛礁主权,正是迎合了某些国家的需求,这也是对《公约》不判断主权归属的违背。(常设仲裁法院中国籍仲裁员刘楠来)
另外,不少法律界人士在阅读裁决书的英法文原版后都读出一种傲慢、武断和偏激的味道,不知是因为不专业所致,还是有感而发的情绪所致。

报纸社论
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企图搅乱南海以逞一己之私终将是黄粱一梦,挑事者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浩渺南海,潮起潮落。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坚定维护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坚持通过同直接当事国友好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议。我们坚信,中国同东协国家一道努力、互利共赢,必将让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我自岿然不动,何惧沧海横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诸如荒谬的南海仲裁案这般考验绝不会少,我们时刻要保持警惕。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一切挑战。(新华社)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