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桥新城

2018-11-25 21:29:14 百科
南桥新城

南桥新城

奉贤新城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40)的上海五大新城之一,作为奉贤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奉贤新城将建设成为上海杭州湾北岸地区的综合性服务型核心新城,上海服务长三角南翼以及大浦东开发的重要门户枢纽。新城规划範围为北至大叶公路,东至浦星公路,南至G1501上海绕城高速,西至南沙港和沪杭公路,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75万人。在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编辑过程中,南桥新城的地位将发生变化,将建设成为长三角的节点中心,定位为“独立城市” 。2017年,南桥新城更名为奉贤新城。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奉贤新城
  • 外文名称:Fengxian new city
  • 别名:南桥
  • 行政区类别:新城区
  • 所属地区:上海奉贤区
  • 下辖地区:金海社区、南桥镇、金汇镇
  • 政府驻地:南桥
  • 电话区号:021
  • 邮政区码:201499
  • 地理位置:上海正南
  • 面积:71.39平方公里
  • 人口:规划人口为75万
  • 方言:上海话
  • 气候条件:温带海洋气候
  • 着名景点:上海之鱼金海湖、中央公园
  • 火车站:奉贤海湾火车站
  • 车牌代码:沪
  • 城市等级:长三角节点中心、上海南部中心城市 
  • 交通:捷运5号线、BRT、S4沪金高速
  • 隧道:虹梅南路隧道

项目特点

奉贤新城规划範围面积71.39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8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75万人。新城的空间结构为“一核联四片、一环串两带”,即以保留的4.78平方公里中央生态林地和规划建设中的、2.53平方公里“上海之鱼”项目为城市的生态核心,辐射老城、城北、城南三大综合片区和一个产业片区;以依託水系景观形成的环状生态绿带,串联起依託浦南运河和金汇港而形成的解放路公共服务带和金汇港生态景观带,并将通过对传统江南水乡特色的继承与创新,塑造兼具水乡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气息的“新江南水乡”景观风貌。
奉贤新城LOGO奉贤新城LOGO
奉贤新城更形成独特的城市意象: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
规划範围:
南桥新城规划範围为北至大叶公路,东至浦星公路,南至G1501,西至南沙港和沪杭公路,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城市增长边界南至平庄公路,规划控制面积约8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
  • 南桥新城是奉贤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上海服务长三角南翼以及大浦东开发的重要门户枢纽
  • 上海杭州湾北岸地区的综合性服务型核心新城
城市职能:
根据南桥新城的发展目标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确定城市职能为:
  • 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中重要的门户节点城市
  • 上海后世博时期科学发展示範区和低碳生态城市实验基地
  • 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基地和中小企业创新孵化基地
  • 上海杭州湾北岸地区的综合服务节点
新城结构图新城结构图

发展理念

上海未来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地区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强调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等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繫和紧紧相扣。当前上海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结构调整,推动城市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确定南桥新城未来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战略核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融合,着力建设低碳之城,营造生态之城,创造智慧之城,构筑宜居之城,将“低碳·生态,智慧·宜居”的城市发展理念贯穿到南桥新城的规划建设中,以此提升南桥新城的能级和综合实力。

低碳新城

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紧凑布局城市用地,产业区与城镇生活区融合发展;提升製造业能级,鼓励节能减排,培育低碳型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运输,增加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全面提高信息网路城市覆盖率,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循环、低碳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降低能源消耗。
以提高碳汇为目标,保护和利用新城周边生态基地锚固城市增长边界,构建有机多样的自然生态网路,增加城市中的绿化、水系、森林等自然要素的覆盖率。通过严格保护中央生态林地等生态敏感空间,同时合理利用其比较优势,与历史人文积澱相结合,整体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彰显南桥新城特色,增强城市魅力。

智慧新城

以创建创新型、学习型新城为目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入力度,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汇聚各方贤才,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成为创业者的“摇篮”。在产业引导上体现“智慧”的同时,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从而支撑起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宜居新城

以聚集人气为目标,将“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以水为乐,灵秀南桥”的文化内涵,与河街、绿廊、水网等要素相结合,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江南水乡城市风貌。鼓励低层高密度的空间布局,营造人性化的街区尺度。构建层级清晰、覆盖完整、配套丰富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新城的人口聚集效应。

城市发展目标:

适应上海构建国际大都市的整体要求,将南桥新城建设成为一座功能完善、优质而富有活力的低碳生态城。

空间规划

新城布局

“一核联四片,一环串两带”。
  • 一核:利用保留的中央生态林地和规划建设中的“上海之鱼”,形成辐射整个新城範围的生态核心和公共活动中心;
  • 四片:老城、城北和城南三大综合片区和依託综合工业园区的产业片区;
  • 一环:依託浦南运河、金汇港、南横泾等自然水系形成的环状生态绿带,该绿带串联起四个片区;
  • 两带:解放路公共服务带和金汇港生态景观带。
新城规划图新城规划图

用地规划

  • 生态核心区
以中央生态林地、上海之鱼为核心,由浦南运河、金汇港、奉浦大道、沪金高速(S4)围合的区域。
充分利用既有万亩中央生态林地,打造新城绿肺,丰富生态服务和休闲游憩功能。规划依託轨道交通站点引入大型文化和体育设施项目,赋予其功能性内涵。
上海之鱼建设以人工湖串联新城发达的水系,围绕开敞湖面形成丰富的滨水岸线,沿岸形成集商务酒店、文化娱乐、休闲商业为一体的生态型公共活动区,建设南桥新城的城市客厅,并与中央生态林地南北呼应,打造新城生态核心区。
  • 产业片区
主要指工业综合开发区,结合工业综合开发区改造升级,打造高标準产业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逐步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成立以科技创新孵化为主导功能的科技创新园区,推动产业升级。
  • 老城片区
主要指工业综合开发区南部,沪金高速(S4)以西的地区。
该地区通过推进新城区开发建设来逐步疏解和置换老城职能,加快旧城改造和环境整治,完善提升老城综合服务功能。
  • 城南片区
主要指沪金高速(S4)以东,浦南运河-金汇港-团南公路南部绿廊以南的“L”型地区。包括中小企业总部基地所在的综合商务区和规划中的大型居住社区南部地块。
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定位为奉贤区集聚现代服务产业、形成城市综合功能的小型CBD。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都应有较大提升,应是为国内外的中小企业提供信息、金融、结算、产品展示、谘询、法律财会等综合服务平台,适机吸纳大型企业入驻; 打造上海郊区新城发展服务经济的示範区和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总部商务的集聚区。
同时按照全市加快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指导意见,在金汇港以东规划建设奉贤区的大型居住社区。同时结合金汇港和上海之鱼景观水系,可为一些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预留空间。
  • 城北片区
主要指沪金高速(S4)以东,奉浦大道-金汇港-团南公路南部绿廊以北的“L”型地区。包括现代农业园区及其东部的居住地块,规划中的大型居住社区北部地块。
现代农业园区依託既有农产品深加工和生物医药的产业基础进行升级改造,向产业链后端延伸,培育研发创新、技术检验、生产认证、商务服务等职能,同时,积极培育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为南桥新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拓展空间。
充分利用南桥新城地区丰富的水系、绿化资源,围绕金汇港和生态景观核心在新城北部营造富有江南水乡特色,低强度和高品质相结合的宜居住区。与金汇港以东的大型居住社区一起构成类型丰富多样的住宅体系,满足不同阶层居民的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

依託各功能片区,规划形成城市级、地区级和社区级三级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另有若干个专业中心相补充。
  • 城市级公共活动中心
城市级公共活动中心有两处。一处在南桥路和川南奉金公路附近,并呈“十字”轴线延伸,集中了老城区大部分行政办公、教育文化设施,是南桥主要的公共活动中心。另一处在上海之鱼和中央生态林地附近,沿外围呈半环状布局,是未来南桥新城主要的文化、体育、商务和商业等活动的中心。
  • 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有三处,分布结合规划的交通枢纽,在产业片区、城南片区和城北片区均衡布局。产业片区内的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轨道交通奉浦站设定,满足综合工业开发区内的企业及配套的公共活动和商务活动需求。城南片区规划在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东侧,金海路和川南奉金公路附近,集中了文化教育和行政办公的职能。城北片区规划在光明路的奉浦大道至团南路东侧地块,以服务居住社区的商业、文化娱乐也为主。
  • 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结合单元划分,在南桥新城内均匀规划13个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满足城市居民就近的基本公共活动需求。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约8.24平方公里,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13.21%,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0.99平方米。各类公共设施用地中,以商业金融和办公用地为主,合计4.93平方公里,人均6.57平方米。规划新增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上海之鱼周边地区。

综合交通

  • 道路系统
南桥新城规划路网以方格网的干道系统为主,支路大部分以小方格网的形式分区依附于干道系统。
干道系统联繫各个社区组团之间的交通,社区内部的支路系统通过社区内主要道路搭接到干道系统上,既保障了道路系统的通达性又能满足社区组团的相对独立需要。
道路网规划强调提高路网密度、控制路幅的原则。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规划不追求高指标,着力加大支路网密度。
  • 交通组织
规划道路系统在新城内部形成三个环线,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
外环:由新城外围大叶公路—浦星公路—平庄公路—浦卫公路组成城区过境交通疏解环, 分流过境交通及货运交通。
中环:由环城北路—光明路—环城南路—南桥路组成新城中部交通衔接环。串联综合交通枢纽,承担新城内外客运交通衔接。
内环:由奉浦大道—环城东路—川南奉公路—金钱路组成新城内环。服务内城核心区,串联新城核心区的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 BRT快速交通
作为沪上首条BRT公交线路,南桥新城至东方体育中心的BRT快速公交工程建设正在加紧推进中。考虑到实际道路状况,该条BRT线路运营时将採取“标準专用道+公交专用道”相结合的道路设定模式,并在沿线敏感区域的道路两侧採取安装隔音屏等降噪措施。
根据规划,南桥汽车站至东方体育中心的BRT快速公交线线路走向,由南桥汽车站经南奉公路、贤浦路、南行港路进入浦星公路至东方体育中心,线路全长约33.5公里,预计2017年全线建成通车。据悉,整条BRT线路的道路设定将分为两段,南桥汽车站至轨交8号线沈杜公路站段将是BRT标準专用道,实施公交信号优先;轨交8号线沈杜公路站至东方体育中心段则将辟设公交专用道。
BRT工程将对南奉公路进行道路拓宽改造,增加两根BRT车道,原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隔离带将改为机动车道。敏感区域的道路两侧採取安装隔音屏等降噪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018年4月20日,正式载客运营。
BRTBRT
  • 有轨电车
现代有轨电车将作为南桥新城内部的骨干公交。其中南桥新城有轨电车1号线将列入上海市第一批有轨电车试点,争取与松江有轨电车示範线同步报批、同步建设。
  • 越江隧道
虹梅南路—金海路越江工程全长19.5公里,北起虹梅路、永德路交叉口以北,穿越黄浦江后至西闸路以南约500米止,全长约5260米。主线採用盾构隧道方式越江。隧道规模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每小时60公里。该工程与S4高速平行,建成后服务于沿线紫竹科学园区、南桥新城、奉贤海湾等地区入城交通,将大大加强南桥新城与中心城的联繫,缓解S4公路、莘庄立交及沪闵高架的交通压力。
作为越江工程组成部分的越江隧道自开工建设以来,一直备受市民关注。目前隧道东线结构施工已顺利推进到闵行境内,预计今年7月,隧道西线将贯通。金海路北段(西闸路—大叶公路)新建工程将于下半年开工建设,2015年已建成通车。
虹梅南路隧道途经闵行区和奉贤区,隧道全长5.26公里,起于浦西永德路北侧,于剑川路北侧入地跨越黄浦江,经西闸公路后出地面,终于金海路。浦西起点至剑川路区段为改建原有地面道路,双向4车道,剑川路匝道南侧至浦东终点为双向6车道。其中圆隧道段长3.39千米,工程投资额近30亿元,是目前上海在建最大的市政项目,也是黄浦江底最长的公路隧道,通车后成为上海城市南部的“大动脉”。
虹梅南路隧道虹梅南路隧道
  • 大型交通枢纽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段奉贤新城站将建设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站,集轨交、公交、计程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有停车+换乘的公共停车场。
奉贤新城站是5号线南延伸段建成后实际通车的最后一站。它位于南港路北侧、金海路西侧地块内,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在此地将建设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预计人流量每日3万,将是一个奉贤新城範围内“东、西、南、北”四大综合型交通枢纽之一。该枢纽站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将建成一个容纳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地面公交始发线路、计程车运营站、300个车位的P+R停车场。未来,伴随着奉贤新城公交枢纽的建成和投入使用,现有的南桥汽车站主要的公交始发功能将会转移,南桥汽车站的功能将转型。
  •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5号线是一条市区级线路,起点为闵行区莘庄站。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段自原5号线东川路站起,越江后在奉贤区内沿沪杭公路向南,至航南公路向东,至金海路继续南下,远期规划至海湾旅游区。
规划轨道交通5号线在奉贤区範围内设西渡站、萧塘站、奉浦大道站、环城东路站、望园路站、金海湖站、奉贤新城站7个站点,其中环城东路站、望园路站、金海湖站和奉贤新城站地下站,5号线南延伸为6节编组列车。
5号线南延伸东川路站~奉贤新城站,2018年12月30日起载客运营。
轨道交通5号线轨道交通5号线
轨道交通5号线轨道交通5号线

城市定位

南桥新城将进行重新定位,目标是南上海的独立城市,也是濒临杭州湾的长三角节点城市。
据奉贤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华文介绍,今年奉贤区将南桥新城建设为长三角节点城市,也是南上海的独立城市。“所谓独立城市,就是2040年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编辑过程中,政府提出奉贤应建设成为长三角的节点城市,也就是站在长三角的角度、杭州湾的角度,重新找到南桥新城的新的定位、新的着力点和将来的发力点。”他说,未来的新城将是产业与城市高度融合的综合型、服务型的核心城市,对周边及长三角具有辐射功能。

商业娱乐

金叶时代广场、南桥国际商业广场、百联南桥购物中心、南方国际广场、宝龙城市广场、苏宁生活广场、南桥聚润广场、五象广场、新都汇、奉浦美食街、贤城广场、传悦坊、南上海悦都综合体等。

教育设施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範大学、上海套用技术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商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上海城市专修学院、奉贤中学、格致中学奉贤校区、汇贤中学、清溪中学、尚同中学、明德外国语国小、恆贤国小、思言国小等。

医疗设施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奉贤中心医院)、奉贤中医院、奉贤区皮防所、奉贤区牙防所。

公共设施

南上海中心、南上海文化中心、南上海体育中心、上海之鱼会展中心、新城博物馆、城市剧院、新城规划展示馆、九棵树艺术中心、传悦坊、青少年活动中心、群艺馆、贤炉等。

旅游景区

上海之鱼

“上海之鱼”位于南桥新城东北区域,建设用地东至金汇港、南至浦南运河、西至金海路、北至团南公路,占地60.06万平方米,总投资1.86亿元。从设计方案看,“上海之鱼”的架构融合时尚元素,土地被雕塑成鱼型,由鱼身、鱼尾、鱼鳍等三大湖面构成鱼身水体,金汇港和浦南运河构成外围水系,形成以鱼身为中心的圆环水道。日后将建成以游艇文化为核心的体育及水上运动公园,并成为南桥新城景观中心与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据悉,项目已与美国朗润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而杜拜最具标誌性的住宅及旅游项目棕榈岛正是该公司设计力作。“上海之鱼”规划地块,虽然该区域主要道路两侧仍以防护林和田园风光为主,不过,随着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这里将建成高品质住宅及各类度假村、野餐水湾、湖心生态岛、游艇文化馆、水岸商业街及五星级水疗酒店等设施。“上海之鱼”建成后,其创意和硬体设施将可与候选“世界第八奇蹟”的棕榈岛一较高下。
上海之鱼实景图上海之鱼实景图
上海之鱼上海之鱼
上海之鱼上海之鱼

南桥中央公园

南桥中央公园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总面积面积达4.78平方公里,以现有保留的4.78平方公里生态绿地为基底,建成后将作为新城的“绿肺”,发挥生态服务和休闲游憩的功能。经过2011年4月起对南桥中央公园进行的国际招标,并经去年6-7月由业内知名专家进行的概念方案中期成果、最终成果评审,确定由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方案整合与深化设计。南桥中央公园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最大郊野公园。
中央公园中央公园

十字水街

继南桥新城着名的景观、休闲项目“上海之鱼”之后,新城内还将建设另一条既是景观又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浦南水街”——浦南运河水上一条街。
浦南运河是奉贤南桥地区一条重要的河道,西端起自沿塘港,向东贯穿整个奉贤区,继续延伸至浦东新区。其中奉贤全场约18公里。“我们此次设计规划的中心河段,长3公里多,宽七八十米。”参与设计的建筑设计师陈嘉炜介绍,这段河道相对平直,向上游可连通“上海之鱼”湖面。
“浦南水街”建成后,将可以进行龙舟比赛、划船等水上活动,还可以通行豪华游艇。根据规划,浦南运河两侧将留出足够的绿化及公共空间,沿线布局商业、文化、旅游、会展和宗教元素。“浦南水街”向东与金汇港联接,形成更具规模的“十字水街”。

田字绿廊

项目秉承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步行主导、建立品牌的基本理念,在南桥新城打造出独特的城市名片“田字绿廊”。由S4 高速公路、航南公路与奉贤新城四至範围(东至浦星公路、南至G1501 高速、西至南竹港、北至大叶公路)围合而成,规划用地面积约561 公顷,全长50 公里,包括33 公里的环城林廓和中间十字交叠的17 公里长的城市景观带。“田字绿廊”是新城的特色生态景观框架体系的“田字形”主骨架,包括新城环城森林城廓公园(方形环线),航南公路步行林荫大道(横轴)以及S4线性公园(竖轴)。
作为重大的新城标誌性生态项目,已有泛亚国际、新加坡CPG集团、北京土人景观三家业内有名的设计单位参与对南桥新城“田字绿廊”景观框架概念规划、重点区段及节点景观规划设计。
十字水街、田字绿廊十字水街、田字绿廊

城市博物馆

项目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上海之鱼”区域内,项目占地面积20286平方米,建筑面积23386平方米。该项目作为奉贤区的城市规划馆和博物馆的有机融合体,将记录奉贤发展的足迹,讲述奉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将成为奉贤历史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展示平台,成为市民公众重要的文化交流场所该区域规划为南桥新城主要的文化、体育、商务和商业等活动中心。项目由号称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建筑师之一的藤本壮介设计,建筑顺应地块的地形红线,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区,划分了三个功能块,相互独立。在体型上运用化整为零的手法调小建筑的尺度,创造出亲密宜人的共享空间,也营造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意空间。
城市博物馆城市博物馆

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

项目置身于南桥新城中央公园腹地,能满足歌剧、舞剧、话剧、戏曲、交响乐、综艺演出,具备接待世界优秀表演院团演出的条件和能力,是一个综合演艺中心。项目地理位置优越,文化传承意义重大。
已有六家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包括日本矶崎新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Studios Architecture事务所、法国何斐德建筑设计事务所、台湾大元设计事务所、芬兰PES事务所、澳大利亚伍兹贝格建筑设计谘询(北京)有限公司参与项目设计,力求将其打造为上海奉贤地区艺术文化的传承之地。
九棵树艺术中心九棵树艺术中心

传悦坊

传悦坊”是上海报业集团文化地产平台运行的首个项目,将成为上海南部地区首个文化商业综合体,积极构建生态有机、生动活泼的城市空间。项目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项目将依託报业集团文化软实力,协同奉贤区文化创意集群发展,以“新华书店、少儿娱乐教育、影院剧场”和“文化创意办公”为特质,以餐饮、商业等为特色,打造文化、商业、消费的综合体,吸引有规模、有影响力的文化传媒企业,特别是新媒体企业入驻,力争成为南上海文化商业地标。
隈研吾是日本着名建筑师,他的作品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还于去年年底一举中标“2020东京·奥运主场馆”项目。来自隈研吾的“传悦坊”概念设计,关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自然、商业与景观等多元融合,涵盖工作、教育、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全方位功能,并运用艺术手法打造“生态有机、健康动感”的空间理念。设计中,“传悦坊”的气质通过“退台式商业空间+景观步行街+绿色城市设计”等得到传神演绎:不同业态的店面,利用室外或半室外露台,形成退台式商业空间;丰富的街巷和错落的店铺勾勒街区式景观漫游,空中连桥和走廊连线了不同的业态区,构成活泼的商业空间;多种绿化打造自然怡人的场所。这一设计展现上海报业集团的文化精神气质,也呼应奉贤南桥“生态·智慧·宜居”等规划理念。
传悦坊传悦坊

上海之鱼五星级酒店

项目位于上海之鱼核心区,三面环水,环境秀美,南侧地块为奉贤区城市博物馆。为提升上海之鱼整体品质,打造城市名片,需设计出鲜明、特色,能代表上海之鱼的标誌性建筑。
已有澳大利亚PCDI湃登国际设计集团、美国建斐建筑谘询(上海)有限公司、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规划公司和澳大利亚GSA设计集团四家经验丰富、水平一流的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参与其中。
上海之鱼酒店上海之鱼酒店

奉浦大道(东方美谷大道)

规划範围西起浦卫公路,东至浦星公路,全长13 公里,道路红线宽40 米,局部展宽至60 米。研究採用人车立体分离模式,打造一条还路于民、宜生、宜业、宜居的城市大道。

上海之鱼年丰公园

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年丰路东端,“上海之鱼”入口。公园于2016年正式开工建设,总建设面积为23992平方米(合36亩)。“上海之鱼”是奉贤新城的景观中心,也是奉贤新城的城市客厅。通过大地雕塑,开凿形成金鱼造型的“金海湖”,并以“金海湖”为主体,沿曲折有致的滨水岸线,规划建设以水为乐的生态型主题国际社区。

上海之鱼青年艺术公园及滨水景观带

上海之鱼青年艺术公园及滨水景观带,占地面积134089 平方米,绿化面积87389 平方米,园路及铺装场地面积46700 平方米。

上海之鱼雕塑艺术公园

位于湖心岛南侧,占地约73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绿化、亲水平台、景观灯光等,呼应周边城市博物馆、东方美谷论坛酒店等文化商业建筑,在水天一色间成为市民公共休闲文化空间。

金汇港生态滨水长廊

金汇港生态滨水长廊自北向南经过金汇、南桥、青村、柘林、海湾五镇,全长约21.8 公里。东至浦星公路,西至金海路,北至黄浦江,南至碧海金沙,宽约1-4 公里,总面积约70 平方公里,核心範围主要沿金汇港两侧约50-500 米区域,总面积约11 平方公里。

三中心

三中心,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工人俱乐部,三馆合一,东至环城东路、南至奉浦大道、西至陈桥路、北至航谊路,用地面积70198 ㎡,总建筑面积约122000 ㎡,建筑高度30 米。

网船会天主堂

南桥网船会天主堂,奉圣伯多禄为主保,原地处南桥网船会,总建筑面积593平方米,教堂高29米,为哥德式风格,2010年12月竣工,2011年对教堂内外进行功能性完善,于2011年10月15日开堂。
1811年(清嘉庆16年)由当地教友周荣廷、张玉昆、胡德仁集资,赵秀三捐献土地一亩修建九间厢房作为教堂和生活用房,教堂奉耶稣的大宗徒圣伯多禄为主保。
1878年(光绪3年)由周洪元、周洪海、周丕显等教友集资将原有教堂迁至河东,基地增加到2亩多,建房屋九间设为教堂和生活用房。
天主教堂天主教堂
1922年(民国11年)天主教江南教区设浦南为总铎区,南桥堂为总铎座堂,管辖胡村堂区、高桥堂区、亭林堂区,胡村本堂区下辖:沈行前堂、网船会堂、俞家堂、六里墩堂、曹家堂、十字漾堂、杨王堂、朱庄堂、泥桥堂、潘家堂、庄行堂、丁家堂、法华桥堂、钱桥堂十四个堂口。
文革期间,宗教活动逼迫停止,教堂被村政府拆除。改革开放后上海教区和本地教友不断地申请恢复教堂,到2000年落实教产,由杭州湾建材市场拆迁建新教堂,2000年6月29日圣伯多禄瞻礼复堂,使用土地1亩半,建筑面积121平方米,有教友200人左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