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昌捷运1号线

2017-08-18 13:28:34 百科
南昌捷运1号线

南昌捷运1号线

南昌捷运1号线(Nanchang Metro Line 1)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第一条建成运营的捷运线路,一期工程于2015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标誌色为大红色。

截至2018年10月,南昌捷运1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双港站,途经蛟桥镇、红谷滩中心区、旧城中心区、城东和瑶湖五大片区,止于瑶湖西站,呈L型西东走向。

截至2018年10月,南昌捷运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8.843千米,均位于地下;共有24座车站;採用6节编组的B型捷运列车。

2017年,南昌捷运1号线全年累计运送旅客1.013646亿人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昌捷运1号线
  • 外文名:Nanchang Metro Line 1
  • 标誌色:大红色
  • 开通日期:2015年12月26日
  • 运行时间:06:00-22:00
  • 轨道类型:捷运系统
  • 起止站点:双港站、瑶湖西站
  • 线路长度:28.843千米
  • 车站数量:24座
  • 车辆编组:6节编组B型动车组
  • 最高时速:80千米/小时
  • 运营机构: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历程

1999年,南昌捷运(含南昌捷运1号线)规划构想方案报中国国务院审批。
2005年,南昌市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初步规划,南昌捷运1号线起于南昌南部,途经向塘进入城区。
2007年,南昌市正式启动南昌捷运1号线工程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
2009年,南昌捷运1号线项目通过评审,于同年7月29日动工建设。
2010年8月30日,南昌捷运1号线24个站点位置公布;同年12月13日,南昌捷运1号线24个站点名称确定。
2011年5月16日,南昌捷运1号线第一幅地下连续墙施工。
南昌捷运线路图南昌捷运线路图
2012年4月25日,南昌捷运1号线首台盾构机“英雄一号”首推掘进。
2013年11月18日,南昌捷运1号线20个盾构区间贯通。
2014年12月26日,南昌捷运1号线48个区间全部洞通。
2015年11月24日,南昌捷运1号线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同年12月10日,南昌捷运1号线举行当地市民试乘体验活动;同年12月26日,南昌捷运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
2018年10月15日,南昌捷运1号线全面启动手机移动支付扫码过闸功能。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截至2018年10月,南昌捷运1号线共设24个站点,均为地下站。
编号
车站
行政区域(南昌市)
换乘线路
站台形式
1 01
双港站
青山湖区(西部)
岛式
1 02
孔目湖站
1 03
长江路站
1 04
珠江路站
1 05
庐山南大道站
1 06
绿茵路站
1 07
卫东站
1 08
捷运大厦站
东湖区
南昌捷运2号线
1 09
秋水广场站
1 10
滕王阁站
1 11
万寿宫站
1 12
八一馆站
南昌捷运3号线(建设中)
侧式
1 13
八一广场站
南昌捷运2号线
岛式
1 14
丁公路北站
南昌捷运4号线(建设中)
1 15
师大南路站
青山湖区(东部)
1 16
彭家桥站
1 17
谢家村站
1 18
青山湖大道站
1 19
高新大道站
南昌捷运5号线(规划中)
1 20
艾溪湖西站
1 21
艾溪湖东站
1 22
太子殿站
南昌县
1 23
奥体中心站
1 24
瑶湖西站
参考资料

车站命名

站点名称
地理位置
命名原因
双港站
双港东大街与军民友谊路交叉口处
双港村
孔目湖站
军民友谊路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旁
孔目湖公园、湖泊
长江路站
丰和北大道与长江路交叉口处
长江路
珠江路站
丰和北大道与珠江路交叉口处
珠江路
庐山南大道站
凤凰中大道与庐山南大道交叉口处
庐山南大道
绿茵路站
凤凰中大道与绿茵路交叉口处
绿茵路
卫东站
凤凰中大道与会展路交叉口处
卫东村、住宅区
捷运大厦站
丰和中大道与世贸路交叉口处
捷运大厦办公楼
秋水广场站
赣江中大道与世贸路交叉口处
秋水文化广场
滕王阁站
中山西路与西河滩巷交叉口处
滕王阁名胜古蹟
万寿宫站
中山路与翘步街交叉口处
万寿宫商业圈地
八一馆站
中山路与象山路交叉口处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八一广场站
中山路与八一大道交叉口处
八一文化广场
丁公路北站
北京西路与丁公路交叉口处
丁公路
师大南路站
北京西路与洪都中大道交叉口西侧300米处
江西师範大学南面
彭家桥站
北京东路与彭桥路交叉口东侧150米处
彭家桥街道办辖区
谢家村站
北京东路与上海北路交叉口处
谢家村
青山湖大道站
北京东路与青山湖大道交叉口处
青山湖大道
高新大道站
北京东路与高新大道交叉口处
高新大道
艾溪湖西站
北京东路与艾溪湖南路交叉口处
艾溪湖公园西南面
艾溪湖东站
紫阳大道与创新一路交叉口处
艾溪湖公园东南面
太子殿站
紫阳大道与创新大道交叉口处
太子殿余家古蹟
奥体中心站
紫阳大道与天祥大道交叉口处
南昌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
瑶湖西站
紫阳大道与瑶湖西大道交叉口处
江西师範大学瑶湖校区西面
参加资料

线路走向

南昌捷运1号线为L形轨道线路,在红谷滩新区呈S形南北走向,在赣江东岸片区呈东西走向。全段线路西端起点位于蛟桥镇双港大道,向南至红谷滩中心区世贸路后折向东行;向东下穿赣江后,依次经过中山路和八一广场;向东沿北京西路、北京东路至艾溪湖大桥;向东沿紫阳大道至瑶湖大桥西岸,止于昌东镇瑶湖西站。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2018年2月1日起,南昌捷运1号线工作日高峰期间(07:00-9:00、17:00-19:00)行车间隔缩短至5分12秒,双休日高峰期间(12:00-20:00)行车间隔缩短至5分45秒;在早晚尖峰时段,八一广场站、捷运大厦站等大客流站点会适当延长列车停站时间。
南昌捷运1号线列车运营时刻表
方向
首班车
末班车
车站
往瑶湖西
往双港
往瑶湖西
往双港
双港
06:00
--
22:00
--
孔目湖
06:02
06:51
22:02
22:51
长江路
06:06
06:47
22:06
22:47
珠江路
06:08
06:45
22:08
22:45
庐山南大道
06:10
06:43
22:10
22:43
绿茵路
06:12
06:41
22:12
22:41
卫东
06:14
06:38
22:14
22:38
捷运大厦
06:17
06:36
22:17
22:36
秋水广场
06:19
06:34
22:19
22:34
滕王阁
06:22
06:31
22:22
22:31
万寿宫
06:24
06:29
22:24
22:29
八一馆
06:26
06:27
22:26
22:27
八一广场
06:28
06:25
22:28
22:25
丁公路北
06:30
06:23
22:30
22:23
师大南路
06:32
06:21
22:32
22:21
彭家桥
06:34
06:18
22:34
22:18
谢家村
06:36
06:16
22:36
22:16
青山湖大道
06:38
06:15
22:38
22:15
高新大道
06:40
06:12
22:40
22:12
艾溪湖西
06:42
06:10
22:42
22:10
艾溪湖东
06:45
06:07
22:45
22:07
太子殿
06:48
06:04
22:48
22:04
奥体中心
06:50
06:02
22:50
22:02
瑶湖西
--
06:00
--
22:00
参考资料

客运流量

截至2016年12月26日,南昌捷运1号线开通一年累计运送旅客8000万人次。
截至2017年12月26日,南昌捷运1号线开通两年累计运送旅客1.8亿人次。
2018年国庆期间,南昌捷运1号线累计运送旅客281.23万人次。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南昌捷运1号线营运列车为6节车厢的B2型电力动车组,由两端各1节带驾驶室的拖车和中间4节纯载客的动车共同组成。列车全长120米,宽2.8米、高3.8米,最大载客量2062人,构造速度90千米/小时;车头採用流线型设计,司机视野宽阔;轻量化车体採用大截面中空铝合金焊接结构;车上设备均能满足南昌地区湿热条件。
南昌捷运1号线营运列车南昌捷运1号线营运列车
列车客室设有轮椅区与老、幼、病、残和孕专席,座位採用不鏽钢结构;车上广播提供语音报站,并利用客室动态电子地图、LED屏和19寸液晶显示器準确地显示到站信息,同时还能为OCC提供视频监控和音频监听功能;车内照明採用绿色环保光源,防火配置採用BS6853标準;车门为双开式电动塞拉门,具有自动检测微小障碍物功能,并配有紧急解锁装置;每列车装有16个摄像头、28个报警探头和14个灭火器。

运行系统

南昌捷运1号线设有蛟桥停车场和瑶湖定修段,还设有捷运消防站;指挥控制中心位于红谷滩新区中央商务区捷运大厦站旁,可同时服务于南昌市已建、待建的共5条捷运线路。
南昌捷运1号线营运列车採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受电方式,其中地下採用刚性架空接触网,全车採用三相三线AC380V扩展供电;配有双冗余的MVB车辆网路控制系统,能根据线路、乘客数量等条件实时自动调整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牵引系统具有防滑防空转功能,制动採用电制动和空气制动混合方式;具有ATO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模式,配合信号系统可自动将停车精度控制在正负0.250厘米内,且拥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南昌捷运1号线还装配先进的移动闭塞列车无线控制系统;车载信号设备为强抗干扰的数据通信系统,避免旅客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干扰列车运行;军工级列车GPS可实现精準定位与停车;全线实现2G、3G、4G多种制式信号全覆盖。
南昌捷运1号线主题文化全景列车南昌捷运1号线主题文化全景列车

服务设施

2015年11月27日起,南昌捷运1号线共设有洪城一卡通人工服务亭6处、24小时自助一体机10台。其中,人工服务中心点分别在双港站C口处、捷运大厦站AB口之间、秋水广场站AB口之间、瑶湖西站A口处、八一广场站D口处和高新大道站AB口之间;自助售卡充值一体机布放点分别在珠江路B口处、瑶湖西站A口处、高新大道站CD口处、师大南路站CD口之间、八一广场站捷运G口处和秋水广场站AB口之间。
南昌捷运1号线地下站台南昌捷运1号线地下站台
南昌捷运1号线每个站点都装有环控系统装置,车站进出口楼梯、站厅层和站台层都设有盲道,站台层装有座椅、自动售票机,站台内设有无障碍卫生间,站口设有直通站台层的无障碍电梯;每个车站均有自助售卖机和银行ATM机点位。

主要工程

南昌捷运1号线在八一广场地下施工中,因该段是以前的老护城河,地下水丰富,地质呈上软下硬,有泥质粉渣和沙尘,盾构机的姿态很难控制;施工单位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渣土改良和推进参数,採用了进口的渣土改良添加剂,避免喷涌和工后沉降过大问题。南昌捷运1号线在八丁区间正旁穿过共19栋地面重要建筑物,整个施工沉降控制在零毫米。
南昌捷运1号线赣江隧道秋水广场站至中山西路站盾构区间全长1889米,施工期间克服了穿越上软下硬的地质条件、穿越江底断层带以及隧道顶部距赣江底部最短距离仅5.2米三大难题,创造了中国国内泥水盾构穿越複合地形实现沉降最小、在泥质粉沙岩层中掘进里程最长的纪录。

文化特色

● 车辆外观
南昌捷运1号线列车外观设计选择“南昌笑脸”方案 ,内装设计採用“青花瓷”方案;同时融入南昌市红色革命文化因素。2016年8月24日起,南昌捷运1号线不定期开行多种主题的全景内包列车,首列主题为“荷塘印象”。
南昌捷运1号线《红土地》艺术墙南昌捷运1号线《红土地》艺术墙
● 车站内饰
南昌捷运1号线在秋水广场站、捷运大厦站、八一馆站和八一广场站内布置有主题分别为《洪城白鹭》《托举起城市的力量》《红土地》《回眸展望》的艺术画墙。

建设规划

2018年6月11日,南昌捷运1号线北延段列入《2018年南昌市重大重点项目投资计画表(前期谋划项目)》;项目南起双港站,北至昌北机场站,全长约14千米,新增志敏大道站、昌北大道站、经开大道站、建业大道站、富仁大道站和昌北机场站6座车站;同时,南昌捷运1号线二期工程(东延段)处于研究前期阶段。

价值意义

南昌捷运1号线的建成使用,实现了500万南昌人民的“捷运梦”,让南昌“老表”迈进了捷运时代、成为中国国内第25座开通捷运线路的城市;它极大增强了南昌的城市运力,为豫章城的交通注入一剂强心剂;同时,作为城市的又一文化展厅,南昌捷运1号线融合南昌大众的审美意识与时代精神,为这座英雄城的古老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人民网 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