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昌大学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18-04-12 08:44:08 百科

南昌大学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该中心已经拥有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并且将以本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申报新的国家、省级和市级科技计画项目,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数量和水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昌大学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隶属:南昌大学
  • 建立于:2006年
  • 基础: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

成立

南昌大学于2006年建立了以黄德欢博士为主任的南昌大学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南昌大学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立足于纳米技术发展前沿的领域,以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为基础,套用研究为方向,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

发展条件

南昌大学纳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得到南昌大学校方各个方面的全力支持,保证了必要的后勤保障及相应经费等配套条件。 该中心有畅通的对外联繫合作渠道,因而能够保证本研究中心对外开放、与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单位和人员联合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并且对国家、省级和市级科技计画项目提出的实验要求提供服务。
未来展望
将对纳米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产业开发,期望实现产品的产业化。按照初期和中长期建设计画,建立纳米技术基础研究和套用开发实验室。如:基础研究实验室,碳纳米管材料后处理实验室,複合材料研究实验室,碳素纤维製备工艺实验室,纳米複合气敏材料合成实验室等。

黄德欢

评价

黄德欢博士从事纳米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已16年,在国际纳米技术界享有很高的盛誉,被认为是纳米技术开拓的国际先驱之一。

经历

黄德欢博士于 1984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1987年博士毕于浙江大学,
1989年在浙江大学仪器仪表博士后流动站,
1989年至2003年,黄德欢博士在日本科学技术厅的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计画中从事基础实验研究
1999年至2004年,黄德欢博士在世界着名的史丹福大学从事日本科技厅和史丹福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计画。
2002年,黄德欢博士在美国硅谷创办了美国套用纳米技术集团公司,开始涉足纳米套用技术的产业化。
16年来,黄德欢博士在纳米技术基础研究和套用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获得了大量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黄德欢博士发表了约260篇学术论文和国际会议报告,出版了3部纳米技术专着。
在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和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申请了70余项纳米套用技术专利。
黄德欢博士对纳米材料製备和套用技术进行了多年深入的探讨,十分熟悉纳米技术的关键研发仪器和设备,曾先后设计製作了十余种纳米材料的製备设备,开发出大量的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方法,製备出高质量的纳米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多金属複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高纯度碳素材料,其中多种纳米材料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在电子技术及器件、新材料开发、高分子材料改性、感测器开发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套用。
黄德欢博士的研究成果曾在中国、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体上得到广泛报导,他曾获得包括英国剑桥二十世纪杰出成就奖等18项学术奖励也曾数度入选美国科学和工程名人录、美国世界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名人录等世界名人录。同时,黄德欢博士担任了国际上多个学术机构的学术顾问和多所中国着名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客座教授。

刘正东

该中心还拥有从浙江大学引进的刘正东教授。刘正东教授是原浙江大学光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光学博士点领衔博导、浙江大学学部学位委员会委员、物理及光学工程学科学位委员会委员。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项、国家《八六三》项目二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一百余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