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县位于台湾省中部,面积4106.4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51.1万人。台湾省唯一的内陆县。
南投县东面相邻花莲县,西面接壤彰化县和云林县,南面毗邻嘉义县和高雄市,北面交界台中市,领域範围方整适中。县内中东部为山地和丘陵,西部为低丘陵和平原;海拔3925米的玉山是台湾最高峰。年均气温19℃,一年四季温度都相对舒适,县内众多高山挡下来自太平洋的季风水汽,提供台湾丰富的雨水来源,使台湾较同纬度的地区拥有更多的年降雨量。
南投县境内先住民族别繁多,至今散居各地有泰雅族、布农族、邹族及居住在日月潭畔的邵族。
自明郑成功驱荷复台以来,当地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斯土使拓。2008年该县有53万余人口,姓氏总数有503个,每个姓氏的发祥地均在大陆,祖先由中原经闽粤辗转来台,所用语言、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亦皆为中原正统的延续。
1981年12月25日南投镇改制为南投市,该县行政区分为一市四镇八乡,即南投市。
2012年南投县GDP95亿美元,人均GDP18200美元。
翻开南投的开发史,举凡人文史迹,或自然资源,莫不与山林有关,真是名副其实的“高山县”。 秀美的山水风情,丰富的文物史迹,和朴实宽厚的人情风味,俱是南投迷人之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投县
- 外文名称:Nantou County
- 别名:投、投县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台湾省
- 下辖地区:1市、4镇、8乡
- 政府驻地:南投市
- 电话区号:049
- 邮政区码:540
- 地理位置:台湾岛中部
- 面积:4106.4平方公里
- 人口:51.1万人(2015年)
- 方言:闽南语(台湾话)、客家话;南岛语系诸语言
-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日月潭
- 火车站:集集车站、水里车站、车埕车站
- 车牌代码:N
- 市花:梅花
- 市树:樟树
- 东经:120°37′0″—121°25′0″
- 北纬:23°25′53″—24°20′
建制沿革
南投县在明郑时期属天兴县(注:今台南市以北均属之),后属北路安抚司。
南投县县徽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
雍正元年(1723年)增设彰化县,本县隶属之。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式设县丞。
光绪十三年(1887年)福建、台湾分治,台湾正式改制为台湾省,这时的南投行政区属台湾府台湾县,县丞驻南投。同时云林县衙设在竹山,管辖云林县。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战败,遂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将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台湾附属岛屿割让日本,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几经改制后,南投行政区隶属台中州,分设南投郡、竹山郡、新高郡、能高郡。
南投县县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战败,战后初期本县仍属台中县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中华民国政府实施地方自治,调整全省行政区,于是南投自台中县划出单独设县,并于同年十月二十一日设立南投县政府,此为南投县之诞生。县治设于南投镇。
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台湾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台中县合彰化市,分为彰化、台中、南投三县。
民国五十八年(1969年)一月一日,草屯镇山脚里的第十五至十九邻划归南投镇,设立光辉里。
民国七十年(198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南投镇改制为县辖市南投市。
行政区划

截至民国一百零二年(2013年),南投县辖1市4镇8乡:南投市、草屯镇、埔里镇、集集镇、竹山镇、中寮乡、国姓乡、仁爱乡、名间乡、水里乡、鱼池乡、信义乡、鹿谷乡。
县政府设在南投市。
南投县旗帜徽章
旗帜 | 徽章 |
---|---|
![]() | ![]()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投县位于东经120°37′0″—121°25′0″、北纬23°25′53″—24°20′。东为仁爱乡毕禄山南峰,西为名间乡弓鞋粗坑,南为信义乡山地尖山顶,北为仁爱乡毕禄山。中心位置为鱼池乡内加道坑,位于东经120°58′、北纬23°52′30″。南投县辖市南投市位于东经120°37′0″、北纬23°25′53″。
该县东以中央山脉的分水岭与花莲县为界,西以八卦丘陵毗连彰化、云林两县,南以清水溪及玉山支脉与云林、嘉义、高雄等县接境,北以北港、大甲二溪的分水岭向姑大山(又名白狗大山)、八仙及乌溪与台中县为界,是全省唯一无海岸线的县。
全县东西宽约72公里、南北长约95公里,总面积达4106.4360平方公里,占台湾地区总面积的11.41%,为全省第二大县,仅次于花莲县。
台湾省南投县
地形地貌
南投县位于台湾的地理中心,是全台唯一不临海的县份。全境山地占83%,其坡度皆在10% 以上。平地以南投市为中心,包括草屯、竹山与集集三镇与名间乡。境内山地多平原少,地形以高山、河谷、丘陵和台地为主,平地面积仅占约总面积的5%。
气候
南投县位于中央山脉西斜面,自西向东分为热、温、寒三带,气温垂直变化极大,温度和雨量随标高而有不同。
年平均气温:平地乡镇23℃、山地乡镇20℃。
气候类型 |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年平均温 | 19.2℃ |
年最高月均温 | 22.9℃ |
年最低月均温 | 14.1℃ |
年降水量 | 1100多毫米 |
气候表格资料来源
水文
南投县境内共分为乌溪与浊水溪二大流域,其中乌溪发源于南投县中央山脉合欢山西麓,该溪流量丰沛,支流流经县境内埔里、国姓、仁爱、草屯、南投、中寮、名间等乡镇。而浊水溪则以水质混浊得名,发源于合欢山主峰与东峰间佐久间鞍部,为全省最长河川,支流流经县境内竹山、集集、水里、信义、鹿谷、鱼池、仁爱等乡镇,为台湾水力蕴藏量最丰富的河川。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南投县境内因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三座水力发电厂,包括位于南投县水里乡的明潭抽水蓄能电站、大观发电厂及南投县仁爱乡的万大发电厂,其中明潭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规模更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大的抽蓄髮电厂。
浊水溪

土地资源
全县总面积四十一万余公顷,耕地面积六万六千多公顷,约占总面积16%,其中水田面积一万六千多公顷约占四分之一,旱田面积近五万公顷约占四分之三。
境内山地多平原少,地形以高山、河谷、丘陵和台地为主,平地面积仅占约总面积的5%,不同地形有互异的土壤性质,台地、丘陵地主要是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山地土壤以崩积土及石质土分布最广,河谷地则以沖积土较多。
台地及丘陵地大都开发为茶园、荔枝园、香蕉园,或种植生姜、凤梨及其它蔬果;高山和山坡地区,除林地外,也开垦种植茶树、果树、槟榔树、花卉和高冷蔬菜。平地农田则以种植粮食作物水稻,及生产园艺作物蔬菜和花卉为主。
动物资源
南投县内哺乳类动物种占全台湾70%,两栖类占台湾81%。
人口民族
截至2005年底,南投县总人口计537168人,其中男性279214人,占总人口数51.98%,女性257954人,占总人口数 48.02%。2005年该县劳动力人口245000人,占15岁以上民间人口57.00%(劳动参与率),其中就业人口234000人,占劳动力人口的95.51% 。
2009年,南投县总人口有530940人(2009/8)。
2012年,南投县常住人口52万人。
南投县境内有泰雅族、布农族、邹族和邵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1年南投县GDP93.6亿美元(约人民币597.7764亿元,按1美元=6.3865人民币元计算)。
2012年,南投县GDP达到95.0亿美元(约人民币606.7175亿元,按1美元=6.3865人民币元计算),在台湾各市县排名中位列第13位;人均GDP1.826923万美元(约人民币11.6676万元,按1美元=6.3865人民币元计算),在台湾各市县排名中位列第14位。南投县GDP在台湾各市县排名虽然较低,但人均GDP却高于1.5万美元,已达到世界发达地区标準。
第一产业
基本概况
南投县殊异的土壤和多样的气候条件,孕育出南投县种类丰富的农特产品,台地及丘陵地大都开发为茶园、荔枝园、香蕉园,或种植生姜、凤梨及其它蔬果;高山和山坡地区,除林地外,也开垦种植茶树、果树、槟榔树、花卉和高冷蔬菜。平地农田则以种植粮食作物水稻及生产园艺作物蔬菜和花卉为主。畜产类生产以养猪和鸡为最多,水鹿和乳牛次之。
作物产值
南投县农业总产值约为2055000余万元(新台币),包括农产作物产值1654000余万元(新台币)占80.5%、畜产品产值393000万元(新台币)占19.1%和渔产品产值7600余万元(新台币)占0.3%。
农户数
南投县农户数49140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4.6%,其中自耕农占81.3%,半自耕农占10.4%,佃农占8.3%,每户农家耕地面积1.34公顷。农业人口235000余人,占全县总人口546000余人的 43%,平均每户农家人口数4.8人,相对高于全县平均每户人口数3.9人,全县农业户口数和农业人口数都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第二产业
截至2005年底止,共登记工厂家数1326家。
截至2005年底止,共登记公司家数4678家,资本额58770百万元(新台币)。
第三产业
截至2005年底止,共登记商业家数25538家,资本额4139百万元(新台币)。
社会事业
南投县有大学2所、高中6所、高职5所、国中6所、市镇乡图书馆13个,高速公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文化事业
南投县有市镇乡图书馆13个:中寮乡立图书馆、鱼池乡立图书馆、水里乡立图书馆、仁爱乡立图书馆、南投市立图书馆、名间乡立图书馆、草屯镇立图书馆、集集镇立图书馆、国姓乡立图书馆、信义乡立图书馆、埔里镇立图书馆、鹿谷乡立图书馆、竹山镇立图书馆 等。
教育事业
南投县有大学2所、高中6所、高职5所、国中6所:
大专院校
暨南国际大学
南开科技大学(原南开科技学院)
高中
南投高中
中兴高中
竹山高中
南投高中
中兴高中
竹山高中
暨大附中
县立旭光高中
私立五育高中
南开科技大学
县立旭光高中
私立五育高中

高职
南投高商
埔里高工
草屯商工
水里商工
私立同德家商
国中
县立南投国中
县立名间国中
县立南岗国中
县立三光国中
县立草屯国中
县立中兴国中
南投高商
埔里高工
草屯商工
水里商工
私立同德家商
国中
县立南投国中
县立名间国中
县立南岗国中
县立三光国中
县立草屯国中
县立中兴国中
社会保障
三大产业就业人口
全县劳动人口约为249000人,农业就业人口约有61000人,占25%;工业类就业人口约为76000人,占30%;商业和服务类就业人口约112000人,占45%。
平均就业人数
南投县2006年平均就业人数达239000人,较2005年增加5000人约增长2.14%。
失业率比较
2006年失业率为4.20%,较2003年的5.30%下降1.10%,较2004年4.70%下降0.50%,较2005年的4.40%下降0.20%,失业率创5年来新低。
外劳情况
截至2007年9月底止,南投县有“外劳”总计6037人,其中印度尼西亚籍2220人,泰国籍1737人,越南籍1488人,菲律宾籍592人。并设定“外劳谘询服务中心”专责视窗,提供各项外劳相关业务服务。
自来水
截至2005年底,南投县自来水总普及率为78.7﹪,其中普及率较高的三乡镇市分别为草屯镇、名间乡、南投市。
交通
南投县高速公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高速公路
南投县交通

中部第二高速公路南投段
中二高南投段于2002年6月7日正式通车,南投路段北起彰化县芬园乡与南投县草屯镇分界点,行经草屯镇、南投市、中寮乡、名间乡、竹山镇等乡镇,迄清水溪南岸云林县林内乡止,长约35.39公里,计有草屯、南投、名间、竹山四个交流道。
“国道”六号南投段(兴建中)
自台中县雾峰乡乌溪北岸的二高主线分出,往东沿乌溪经南投县草屯镇、国姓乡、埔里镇、衔接东郊台14线省道止,全长约38公里,沿线起点与第二高速公路交会处设定系统交流道,沿线于东草屯、国姓、爱兰、埔里等地设定4处服务性交流道。
中二高南投段于2002年6月7日正式通车,南投路段北起彰化县芬园乡与南投县草屯镇分界点,行经草屯镇、南投市、中寮乡、名间乡、竹山镇等乡镇,迄清水溪南岸云林县林内乡止,长约35.39公里,计有草屯、南投、名间、竹山四个交流道。
“国道”六号南投段(兴建中)
自台中县雾峰乡乌溪北岸的二高主线分出,往东沿乌溪经南投县草屯镇、国姓乡、埔里镇、衔接东郊台14线省道止,全长约38公里,沿线起点与第二高速公路交会处设定系统交流道,沿线于东草屯、国姓、爱兰、埔里等地设定4处服务性交流道。
公路
基隆、台北、台中、高雄等地皆有台汽客运开往南投;而彰化县内的彰化、员林客运亦有公车可联络草屯、埔里、竹山、集集、水里等各大重要乡镇;或由台中干城站搭联营公车也可分抵南投各地。
南投境内大众运输以彰化、员林、南投客运为主,草屯、南投市、埔里、竹山、水里为五大转运站。草屯有多家客运可抵国姓、埔里,埔里则有南投客运发往庐山、雾社、清境农场一线,竹山是往鹿谷、溪头、杉林溪的大本营,水里除有员林客运行驶新中横沿线外,还有南投、丰荣客运北往日月潭、埔里,南向地利山区,形成紧密的联络网。
中投公路(台中-南投)由台中市大庆街经大里﹑彰化芬园进入南投县,途经草屯、南投市等乡镇,道路为二到三车道,为南投县北向重要快速联外的干道。
汉宝-草屯东西向快速公路为“六年国建”十二条东西快速公路的一条,全长33.9公里,路宽25米。其路线起自彰化福兴乡下汉宝附近,东行以隧道贯穿八卦山到南投县过沟,跨猫罗溪,至与二高相交处的终点,并以匝道与台14乙新线相接。
台三线(台北-屏东纵贯公路)由台中县雾峰经乌溪大桥进入南投县,途经草屯、南投市、名间乡、竹山等乡镇后,通往云林县林内乡,道路宽度在7~30米,为南投县丘陵地区与外联繫的干道。
台十四线(彰化县彰化市-南投县仁爱乡)起自彰化市经途芬园乡、草屯镇、国姓乡、埔里镇、仁爱乡等乡镇,为上述乡镇与外联繫的主干道,道路宽度为24米,在南投县全长约19公里,经台14甲线,再连线台8线后可进入花莲县境。
台十六线为南投县东西向交通重要干道之一。该路线西起于名间乡台3线232K处,经集集镇、水里镇、信义乡地利、合流坪,到丹大林业区,止于七彩湖,为新计画中的新中横公路。路宽在名间到水里段为16米,信义乡之后为6米。
台十八线自信义乡南部开始,行经高雄县桃源乡后进入花莲县卓溪乡。为信义乡与东边的花莲县的联络道路,亦为玉山公园对外联络的道路之一。
台二十一线为南投县南北向交通重要干道,纵贯南投县生活圈的中央,北接台中县中横公路天冷,南经过埔里镇、鱼池乡的日月潭、水里乡及信义乡等乡镇。
汉宝-草屯东西向快速公路为“六年国建”十二条东西快速公路的一条,全长33.9公里,路宽25米。其路线起自彰化福兴乡下汉宝附近,东行以隧道贯穿八卦山到南投县过沟,跨猫罗溪,至与二高相交处的终点,并以匝道与台14乙新线相接。
台三线(台北-屏东纵贯公路)由台中县雾峰经乌溪大桥进入南投县,途经草屯、南投市、名间乡、竹山等乡镇后,通往云林县林内乡,道路宽度在7~30米,为南投县丘陵地区与外联繫的干道。
台十四线(彰化县彰化市-南投县仁爱乡)起自彰化市经途芬园乡、草屯镇、国姓乡、埔里镇、仁爱乡等乡镇,为上述乡镇与外联繫的主干道,道路宽度为24米,在南投县全长约19公里,经台14甲线,再连线台8线后可进入花莲县境。
台十六线为南投县东西向交通重要干道之一。该路线西起于名间乡台3线232K处,经集集镇、水里镇、信义乡地利、合流坪,到丹大林业区,止于七彩湖,为新计画中的新中横公路。路宽在名间到水里段为16米,信义乡之后为6米。
台十八线自信义乡南部开始,行经高雄县桃源乡后进入花莲县卓溪乡。为信义乡与东边的花莲县的联络道路,亦为玉山公园对外联络的道路之一。
台二十一线为南投县南北向交通重要干道,纵贯南投县生活圈的中央,北接台中县中横公路天冷,南经过埔里镇、鱼池乡的日月潭、水里乡及信义乡等乡镇。
铁路
南投县观光铁道由彰化县二水乡经过南投县名间乡、集集镇、至水里乡车埕村,全长计29.7公里。通称为集集支线,火车通车初期以载运工程材料为主,不过随后亦负担起运输沿线乡镇旅客、香蕉、稻米、水果和木材的功能,自1985年起因台16线的通车,公路客运渐渐取代火车的运输功能,因为火车沿线风景优美,因此,自1990年以后,逐渐转为观光旅游导向的功能。
西部纵贯线铁路虽未经过南投县,但自彰化二水到水里、车埕的集集支线铁路,却横贯南投县中部,并连线县内各主要公路,是条便捷的交通线。
南投县火车站图册图片来源
政治
南投县地方政治权力早期主要为国民党控制,权力之争主要表现为国民党内部的地方派系之争,后来形势更为複杂,既有派系之争,也有政党(国民党与民进党)之争,更有无党籍的第三势力与派系、政党相互竞争与制衡。
历届县议会议长基本上为国民党当选,儘管2002年的议长选举中,由退出国民党的无党籍郑文桐当选,但仍为国民党的“党友”。
2008年的南投县政坛有三大势力,即国民党的旧派力量,以简金卿为代表;无党籍的新派力量,以陈启吉为代表;民进党的力量,以林宗男与在1997年县长选举中退出民进党的彭百显为代表。
国民党失去政权后的县议会与基层选举中,国民党在政党中仍占居较大优势,但无党籍力量上升,显示在地方政治结构中政党影响力有所下降。
历史文化
宗教民俗
原住民宗教:宗教思想极为原始,认为神力掌握人之凶吉祸福,乃对神祭祀祈祷,信仰颇深,修持咒术,而各族共通的信仰在于崇拜祖先,其祭祀祈祷的对象,各族并不一致。日人治理原住民,极其严酷,故原始宗教渐渐没落,又因基督、天主教的传入,致原住民宗教已无法复甦,甚至濒临绝迹。
道教:清初至乾隆间传入竹山、南投、草屯,为道教庙宇的先驱,一般祭祀以各主神的诞日为主,举行祈安三献酬神、梨园演戏庆祝、出巡游境等活动。近年来,由于经济富裕,宗教活动频繁,普遍香火鼎盛,亦有迈向观光及企业化经营及前往大陆谒祖进香的情形。
佛教:清朝时,临济、曹洞二宗派,随垦民传入南投,乾隆十七年,观恩大和尚首创碧山岩寺,迩后各地陆续兴建佛寺(堂),其奉祀以观世音菩萨居首,次为释迦牟尼佛。以先天派、龙华派、黄教派居多。
天主教:日据时期,由罗多利格士传入竹山,原以平地传教为主,光复后始传入山地乡。其教会在平地乡镇市计有十六所,山地乡二十八所。
基督教:清同治十年由荷兰人传入埔里平埔族地区,初在埔里乌牛栏,其次再传大湳、牛眠二部落及北门等,设立埔里教会。日人据台后,始发展至平地乡镇,惟基督教教派甚多,平地地区十七所教会中,教派竟达十种,山地地区属于长老教会的七种教派。
轩辕教:仅有寺庙一所,建于1974年,位在国姓乡,曰泰华宫,记名信徒九十五人。
一贯道:一贯道由于早期受到查禁,何时传入南投,已无法查考,惟于查禁之前早已遍及平地乡镇。大多以吃菜(素食)名义招揽信徒,以家庭式佛坛传其道。已完成寺庙登记的有草屯镇南赡灵隐寺(发一组崇德),名间乡明本宫(宝光组明本),中寮乡明善寺(发一组崇德),竹山镇德化宫等。
民俗信仰:明清以来,南投县的民间信仰多是随俗而起,当时闽粤移民来台日众,远涉台海,攸关生命安全,端赖神佛保佑,于是神随人行,形影不离。凡是驻垦之处,便有崇拜携带的神明或香火,其膜拜神佛,上自天公、三界公,下至地方诸神,如妈祖、关圣帝君、城隍、福德、开台圣王、开漳圣王、辅信将军、三山国王、惭愧祖师、王爷,稍后亦并祀地方开拓有功者,及无主之大众爷、褒忠之义民爷、石头公、大树公等不一而足。此等信仰,不外与传统的巫觋、卜筮、巫术相结合,渐渐形成神明会、神坛等,及发展为纯寺庙形态的宗教活动。
南投陶
南投陶超过二百年历史,在日据时期陶业达到鼎盛,成为南投县特产之一。南投县陶器常用成型技法有陶板、拉坯、模製、捏塑及泥条攀筑等。装饰技法,如黏贴、镶嵌、刮雕、压印、刷化妆土及上釉等。
风味小吃
竹山的竹製品和红薯、集集的山蕉、埔里的绍兴酒、水里二坪山的古早枝仔冰。
地方特产
埔里米粉
埔里米粉质地扎实、口感顺滑,是利用水煮的方式製作而成,所以又称为水粉。埔里米粉因水质佳、风和日丽、封杀少,所以用日晒风乾作为乾燥米粉的方法,此方法製作出的米粉口感甚佳。
钻竹炭花生
成熟竹山竹材通过特殊碳化技术精炼成“竹炭”,它的组织细緻、空隙多,碾磨成粉后成为竹炭粉。钻竹炭花生是将饱满浑圆的北港精选花生,裹上纳米萃取的竹山竹炭粉加以低温酥炸而成。
竹山黑糖番薯
竹山黑糖番薯在台湾属于特殊品种,生长在红色土质坡地肉色红润,质地细密甜美。相传清朝嘉庆君曾到竹山下坪访视时,大啖番薯汤后讚不绝口,后人便称竹山番薯为“皇帝薯”。竹山番薯与麦芽、黑糖一起炼製,佐以温火费时熬煮,内馅绵密,口感扎实。
竹山竹製品
竹山竹製品有:竹製女用手提包、拐杖、菸斗、画屏、模型、玩具、竹蓆、凉垫、躺椅、竹灯、果盘、器具、童玩,小自竹蜻蜓、竹笛、竹桌、竹屏风。
竹山竹美食有:竹笋套餐、竹笋汤、竹笋饭等美食。
南投特色美食图册来源
风景名胜
旅游景点
南投县有玉山公园、太鲁阁公园、日月潭、参山国家风景区的梨山风景区、八卦山风景区、合欢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奥万大国家森林游乐区、溪头森林游乐区、杉林溪森林游乐区、清境农场、风柜斗、庐山温泉、东埔温泉、奥万大温泉、名间乡冷泉、台湾地理中心碑、惠荪林场、丹大林道、水里蛇窑、凤凰谷鸟园、中台禅寺、雾社、丹野农场、龙凤瀑布、南投县文化园区、九族文化村、南投酒厂、石杭峡谷、集集支线铁路、鹿谷一带的茶园风光等旅游景点。
南投县风景名胜图册来源
文物古蹟
南投境内古蹟特多,号称“前山第一城”的竹山,为境内开发最早之地,有"崇本堂"、"敦本堂"及陈佛照公厅等精美大宅;而吴光亮开发中路时,更留下甚多轶闻、史迹,如八通关古道及道旁的“万年亨衢”碣,集集镇上的"开闢鸿荒"、"化及蛮貊"碣;其他如先人兴学义举的"明新书院"、"蓝田书院"和 "登瀛书院",供奉当地人信仰神明惭愧祖师的凤凰山寺等,都成了珍贵的文化资产。
南投古书院图册来源
着名人物
吴敦义:前台北市议员、前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郁馥馨:台儿庄古城《天下第一庄》杂誌总编。
林洋港:南投县长。
江丙坤:现任海基会董事长。
张美瑶:金马奖影后,柯俊雄夫人。
黄芳彦:前新光医院副院长。
巫永福:知名作家。
詹宏志:知名作家、出版人。
隋棠:着名模特、演员。
侯怡君:着名演员。
谢和弦:歌手。
莫那鲁道:酋长、雾社事件领袖。
王立诚:知名旅日棋士,曾获棋圣、十段、王座等头衔。
孟庭苇:歌手。
苏逸洪:知名主播。
郁馥馨:台儿庄古城《天下第一庄》杂誌总编。
林洋港:南投县长。
江丙坤:现任海基会董事长。
张美瑶:金马奖影后,柯俊雄夫人。
黄芳彦:前新光医院副院长。
巫永福:知名作家。
詹宏志:知名作家、出版人。
隋棠:着名模特、演员。
侯怡君:着名演员。
谢和弦:歌手。
莫那鲁道:酋长、雾社事件领袖。
王立诚:知名旅日棋士,曾获棋圣、十段、王座等头衔。
孟庭苇:歌手。
苏逸洪:知名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