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着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基本介绍
- 书名: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 作者:王国平
- ISBN:978-7-5153-2175-2
- 页数:268
- 定价:32元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 开本:16
成书经历
2月19日记者获悉,由王国平创作的《南怀瑾的最后100天》近日由凤凰联动策划出版。据策划出版方介绍,该书为着名国学大家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其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记录。南怀瑾在生命最后日子的生活细节,在书中展现于世人眼前。此外,还包括南怀瑾对自己的回顾和总结以及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思考。
策划出版方介绍,在书中,不仅记录了南怀瑾口述的许多往事,括中青年时期在四川的从政参学等故事,晚年的文化教育活动以及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如作者亲自为南怀瑾做川菜的经过,更有南怀瑾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教育等问题的看法。另据介绍,王国平1976年出生,为诗人、作家,四川江油人。因南怀瑾早年曾追随袁焕仙在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寺学佛。恰巧在都江堰工作的王国平,就这样奇妙地“接上”了南怀瑾早年在川十年的人生经历。而之后认识南怀瑾,并被邀请去太湖大学堂为其撰写口述自传。
内容简介
他不是学术专家,也不致力于独创门户,甚至也不自称为佛教徒,无门无派,却“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堪称名满天下,褒贬亦随之而来。而看南怀瑾一生的传奇经历,数十年来的参学修道,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成就了南怀瑾的既浩瀚又驳杂的学问体系,自称“充其量国小毕业”的他,最终成为千万人仰望的文化大师,无一处不惹动世人眼光,连末后一着,也留下无数的争议。
本书为着名国学大家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书中不仅记录了南怀瑾口述的许多往事,包括中青年时期在四川的从政参学等故事,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作者介绍
王国平:1976年生,诗人、作家。四川江油人。着有人文地理随笔《都江堰——比长城更伟大的工程》《都江堰:两个世纪的影像记录》,大型访谈录《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倖存者口述》,诗集《輓歌与颂辞》《琴歌》等。作品曾入围全国鲁迅文学奖,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等。现居四川都江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全省委员会委员。
目录
引子:南缘
第一章 一湖涛声忆初逢
第二章 太湖三万六千顷
第三章 月在波心说向谁
第四章 只缘一会灵山后
第五章 师为教育试耕田
第六章 声情并茂唱川剧
第七章 更向荒唐演大荒
第八章 我为南师做川菜
第九章 于细微处识南师
第十章 “人民公社”故事多
第十一章 心随帆渡蜀山青
第十二章 南师“骗”人办女学
第十三章 南师眼中三首诗
第十四章 楼成人去散亦聚
第十五章 中西交流一使者
第十六章 一瓢一笠到襄阳
第十七章 隔海忆旧已沧桑
第十八章 五百年来第一人
第十九章 一百年来春梦痕
第二十章 肠断沧溟魂梦中
编辑推荐
100天的贴身记录,100天的口述回忆,浓缩南怀瑾传奇的一生
作者为南怀瑾指定为其写口述传记的唯一一人。
唯一一本近距离记录南怀瑾临终前的生活和情怀,回顾总结南怀瑾生平的着作。
记录南怀瑾口述的许多珍贵往事,早年在川的从政、参学等传奇故事;晚年的文化教育活动;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南师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教育等问题的最后开示。
精彩语句:
谈传记:南先生说:“这些年来,很多人都想写我的传记,我都没有同意。因为我怕他们把我的传记写得太实太死,写得不食人间烟火。我想要的传记是: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有文学性、趣味性、可读性,这样子才好玩。我每天讲一段我的经历,先把它整理出来,然后根据口述,再写成传记,肯定会非常好看。”
谈故交: 南师说:“感谢你邀请我回四川。对不起,人怕老,老了以后,当年的老朋友一个个都没有啦,找不到老朋友了,跟很多人坐在一起,都无话可谈了。”
谈政治: 南师说:“回去的那天晚上,我跟父亲睡在一张床上。到了半夜,父亲翻来覆去睡不着,忍不住问我;‘如今天下大势究竟如何?’我说:‘共产党一定会统一中国。’”
谈修行: 我也曾向南师请教走路的方法,南师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抬腿时像老虎那幺有力,落地时像狸猫那幺轻柔,落地时意念中要让脚尖紧紧抓地。快走的时候,全身要放鬆,双手要自然甩动,甚至可以甩到与肩平,很自然的,你会越走越快,血脉越畅,经络越通,最后就会感觉到好像御风而行,要飞起来了。
谈教育:什幺叫人生?生存。生存,具体地讲就是生活,就是衣、食、住、行,怎幺样穿衣服,怎幺样吃饭,怎幺样睡觉,这些生活都是教育,处处要规矩、礼貌。把生活处理好了,就是你们这四年所学这一套,这是基本,你的人生基础就稳定。拿这个影响父母,乃至出去读别的学校,照样影响别的同学、朋友,到社会上造就社会他人,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