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8年11月23日南宁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9年5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自2019年7月1日施行。
《条例》明确规定提高生均用地定额标準,住宅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中国小校、幼稚园必须是非营利性,且配套学校、幼稚园要与首期住宅楼同步竣工,企业不按要求移交将最高罚50万元并纳入诚信系统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宁市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保护条例
- 批准日期:2019年5月23日
- 实施日期:2019年7月1日
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规划和保护本市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保障中国小校、幼稚园规划建设与城乡发展、人口增长相适应,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中国小校,包括国小、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包括规划用地和现有用地。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国小校、幼稚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协调解决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所属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的保护进行监督。
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範围内做好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保护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
第二章 规划用地保护
第六条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和人口居住分布状况,根据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国小校、幼稚园布局专项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的中国小校、幼稚园布局专项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準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应当按原审批程式报批。
第七条 农村中国小校、幼稚园专项规划应当纳入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第八条 编制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和居住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应当预留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
规划中国小校、幼稚园建设用地,应当适当预留发展余地。
第九条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确定新设定中国小校、幼稚园的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前,应当徵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十条 中国小校、幼稚园应当在地质安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完善的地段选址,不得毗邻影响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健康,或者可能危及学校安全的场所。
第十一条 城市建成区新规划设定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的建设用地应当符合下列标準:
(一)学校规模标準为:
1.每4000—8000人口区域内应当规划设定一所6—12个班规模的幼稚园;
2.每7000—12000人口区域内应当规划设定一所18—30个班规模的国小;
3.每25000—35000人口区域内应当规划设定一所24—30个班规模的初级中学;
4.每100000—150000人口区域内应当规划设定一所36—60个班规模的普通高级中学;
5.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设定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共同研究确定。
(二)学校生均校园用地面积定额标準为:
1.幼稚园生均校园用地面积不低于17平方米;
2.小学生均校园用地面积不低于21平方米;
3.初级中学生均校园用地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
4.普通高级中学生均校园用地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
5.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园用地面积不低于33平方米。
寄宿制的国小、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的生均校园用地面积定额标準相应增加7.5平方米。
特殊教育学校、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学校或者示範学校,按照国家、自治区规定的标準执行。
第十二条 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辖区内人口居住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城市建成区之外的乡镇和农村地区中国小校、幼稚园建设用地标準。建设用地标準确定前应当徵求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新规划设定中国小校、幼稚园的,建设用地标準参照第十一条规定执行。
支持在山区、偏远地区建设标準化寄宿制国小。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自治区规定的设计规範和建设标準设计和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校舍和场地建设应当符合抗震、消防、防雷、环保、节能等规範和标準的要求。
第十四条 住宅建设项目达到相应人口规模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规划设定和配套建设非营利性中国小校、幼稚园。
配套建设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独立占地的,以划拨方式供给用地。
第十五条 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编制住宅建设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时,应当徵求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配套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的住宅建设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应当对学校、幼稚园的建设规模、建设标準、建设时序、建设期限、资金来源、土地性质、产权界定、移交使用等提出明确要求。
建设条件意见书应当作为土地出让契约或者划拨决定书的附属档案。
第十六条 住宅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中国小校、幼稚园应当与开工建设的首期项目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 未按建设条件意见书配套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的住宅建设项目,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主管部门和相对集中行政审批部门依法不得办理项目后续相关手续。
第十八条 住宅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竣工验收备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土地出让契约或者划拨决定书的要求将学校、幼稚园和有关建设资料全部移交给教育行政部门,并协助办理不动产登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接管手续。
第十九条 不具备配套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条件的住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与有关主管部门的约定出资,由市、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中国小校、幼稚园建设用地或者在附近的学校增设校舍和场地。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中国小校、幼稚园的规划用地性质。因公共利益需要调整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徵求教育行政部门意见,按原审批程式报批。
第二十一条 因市政建设等确需临时占用中国小校、幼稚园规划用地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占用手续。临时占用中国小校、幼稚园规划用地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禁止在批准临时占用的中国小校、幼稚园规划用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学校、幼稚园建设需要时,占用者应当及时归还用地,并自行拆除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三章 现有用地保护
第二十二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现有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进行确权,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依法进行不动产登记。
对存在权属争议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在争议解决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其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十三条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审批中国小校、幼稚园建设总平面图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应当书面徵求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準侵占中国小校、幼稚园现有用地。
因公共利益需要占用中国小校、幼稚园现有用地的,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提出学校、幼稚园用地调整或者重建方案,书面徵求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后,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徵收中国小校、幼稚园校舍的,应当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优先就近重建。
第二十五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的教育教学用地,不得出租、转让。
不得在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範围内新建、扩建教职工住宅及其他与教学活动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二十六条 不得在中国小校、幼稚园围墙外倚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在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周边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间距和环保要求。
在中国小校、幼稚园周边二百米範围内,不得设立网际网路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电子游戏室、桌球室、歌舞厅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经营性场所。
第二十七条 现有的中国小校、幼稚园合併、分立、搬迁后的生均校园用地面积应当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标準。
第二十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在实施旧区改造时,改造区域内现有中国小校、幼稚园生均校园用地面积低于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标準的,应当按照标準增加学校、幼稚园用地。
因用地条件限制无法按照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标準增加学校、幼稚园用地的,应当在相邻地段予以解决。
第二十九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
新建、扩建非住宅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非营利性民办中国小校、幼稚园,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与公办学校同等原则,以划拨等方式供给土地。
新建、扩建营利性民办中国小校、幼稚园,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供给土地。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住宅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中国小校、幼稚园未达到同时交付使用要求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或者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处以应配套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建设费用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未按要求移交中国小校、幼稚园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或者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组织编制或者擅自变更中国小校、幼稚园布局专项规划的;
(二)在编制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规划时,没有预留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的;
(三)未按照中国小校、幼稚园布局专项规划进行规划建设的;
(四)新规划设定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标準的;
(五)对未按建设条件意见书要求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相关部门仍然办理项目后续相关手续的;
(六)将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中国小校、幼稚园教育教学用地出租、转让的;
(七)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建设的中国小校、幼稚园项目办理规划、建设许可、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
(八)教育行政部门未及时办理接管中国小校、幼稚园手续的;
(九)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施行后,国家、自治区新出台的学校规模和学校生均校园用地面积定额标準高于本条例规定的,应当按照国家、自治区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南宁市人大常委会2005年9月1日施行的《南宁市中国小幼稚园用地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条例解读
增加学校布点提高生均用地面积标準
在立法调研阶段,不难发现,一些农村学校和幼稚园因场地有限,学生做操都要去校门外的晒穀场。幼稚园缺少户外场地,很多活动只能在教室里进行。
教育用地不足,其中一个原因是与过去规划设定的学校规模和学校生均用地面积过低有关。此次新出台的《条例》细化、提高了城市建成区新规划设定的学校规模标準和生均用地面积标準。例如生均用地面积,幼稚园从原条例的12平方米提到17平方米,国小从13平方米提到21平方米,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从17平方米分别提到25平方米、30平方米;幼稚园标準从原来的7000人口区域设定1所,降低到4000人口区域设定1所,大大增加学校布点。
此外,《条例》明确城市建成区之外的乡镇和农村地区中国小校、幼稚园建设用地标準,由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确定前必须徵求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并支持在山区、偏远地区建设标準化寄宿制国小等。这意味着,农村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纳入《条例》保护适用範围,解决教育资源用地不足等问题。
小区配套学校幼稚园须是非营利性质
现实中,住宅小区建设中多数配套有中国小校、幼稚园,但目前配套建设的幼稚园绝大部分都是营利性质。家住东协商务区某小区业主赵雪说,小区内的幼稚园每学期收费达16000元(不包含一伙食费),太贵了。
2018年新建成的凤岭南路某小区配套的同类性营利性幼稚园,每学期约8400元(含一伙食费)学费,已经被同片区的业主大呼“便宜”。
那幺,随着《条例》的施行,像这样小区配套幼稚园动辄万元甚至超万元的学费将有望破局。《条例》明确完善住宅建设项目配套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的相关规定。如,明确小区配套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必须是非营利性质,配套建设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独立占地的,以划拨方式供给用地。
配套学校要与首期住宅同步竣工交付
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如期动工,但在建设过程中突然停工,或者学校建设完成后却迟迟不交付使用,导致业主孩子就近入园和入学成了空谈。这种情况的背后,是开发商代建学校出现产权扯皮不清。
针对这种情形,《条例》明确了配套建设的具体流程,对“建设时序”关键环节增加了紧箍咒。如,配套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要与开工建设的首期项目做到同时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以及同时交付使用的“五同时”。
同时,《条例》还规定配套学校和幼稚园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土地出让契约或者划拨决定书的要求,将学校和幼稚园移交给教育行政部门,并协助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接管手续。
教育用地规划预留有新规
孩子就近“入园难”“入校难”是教育用地资源不足的一个表象。那幺,解决教育用地不足就涉及规划预留用地的问题。对此,《条例》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的规划预留做出明确要求。
如,要求各级教育行蹤部门编制好中国小校、幼稚园布局专项规划;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将农村中国小校、幼稚园专项规划纳入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在编制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和居住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单元和村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条例》确定的学校规模标準、生均校园用地面积定额标準,兼顾用地选址要求,科学规划预留好足够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用地,并适当预留发展用地。
对旧改区域内现有的中国小校、幼稚园生均校园用地面积低于《条例》标準的问题,明确要求按照标準增加学校、幼稚园用地。对因用地条件限制无法增加的,要在相邻地段予以解决。
另外,明确在中国小校、幼稚园周边200米範围内,不得设立网际网路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电子游戏室、桌球室、歌舞厅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经营性场所。
小区太小没地方配套建设学校怎幺办?
建设单位要缴纳建设配套资金增设场地
南宁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不具备配套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条件的住宅建设项目,也就是达不到相应人口规模的住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要与有关主管部门约定,并按照南宁市《关于推进新建住宅项目配套国小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缴纳相应建设配套资金,由市、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中国小校、幼稚园建设用地或者在附近的学校增设校舍和场地。
目前,配套国小校建设资金以127元/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计收,这个标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小区配套学校不按时移交,将如何处理?
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并最高罚款50万元
《条例》规定对住宅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中国小校、幼稚园未达到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时交付使用要求的,由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或者县住建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处以应配套建设中国小校、幼稚园建设费用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
对未按要求移交中国小校、幼稚园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或者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