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坪镇(四川九寨沟县辖镇)

2018-09-22 23:10:30 百科
南坪镇(四川九寨沟县辖镇)

南坪镇(四川九寨沟县辖镇)

南坪镇于2013年11月由原永乐镇、永丰乡、安乐乡撤销合併设定,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县城所在地,城区由张家湾新区、老城区和永丰新区三部分组成,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旧城区1.89平方公里、新城区2.3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常住人口1.4万余人,是一个藏、羌、回、汉等多民族聚居区,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坪镇
  • 别名:永乐、羊峒
  • 行政区类别:建制镇
  • 所属地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 下辖地区:3个社区、25个村
  • 面积:4.2平方公里
  • 人口:1.4万余人
  • 方言:藏语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机场:九寨沟黄龙机场(附近)
  • 火车站:九寨沟站(成兰铁路在建)
  • 车牌代码:川U

历史沿革

南坪古称羊峒,近两千年南坪名称变化很大,至清朝雍正年间开始叫南坪。
经考古调查,今南坪镇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可将南坪历史上溯至五千年以前。大禹时今九寨沟县(当然也包括南坪镇境域)属梁州的西北境,据《南坪县誌》记载,自殷商、西周、春秋、战国至秦(约公元前16世纪-前206年),今南坪镇境域均属氐羌地。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益州设广汉郡(今四川北部),下辖十三县,其中的甸氐道就在今天的九寨沟县境内,治所在今南坪镇下安乐村,甸氐道设定是南坪镇及九寨沟县有史可考的最早行政管理机构。这充分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九寨沟县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就已纳入到西汉王朝的版图。东汉(公元25-220年)时境属益州剌史部北部广汉属国白马羌。三国时境属蜀汉益州阴平郡甸氐。西魏设邓至城,筑置宁州。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吐谷浑可汗之子、龙涸王莫昌率众归附北周,北周以其地为扶州(今松潘黄龙乡),置扶州总管府。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攻守州为废邓州,改置扶州,将扶州由今松潘县黄龙乡迁至今九寨沟县南坪镇下安乐村(旧称水扶州)。隋、唐、元、明时皆为扶州,城垣毁于清初“帕纳皇帝”之乱。清朝雍正三年,朝廷决定设立松潘厅南坪营,因扶州城毁坏,于是另选城址于扶州之南、西山之麓的南坪坝,至雍正七年筑成。近两千年南坪名称变化很大,自此,“南坪”之名称见诸史端。
1949年12月16日南坪和平解放。1953年建南坪县,驻地位于今南坪镇。1998年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至今。2013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九寨沟县撤销永乐镇、永丰乡、安乐乡,设立南坪镇,镇人民政府驻南坪镇滨河路,辖原永乐镇、永丰乡、安乐乡所属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坪镇是九寨沟县县城所在地,城区面积达4.2平方公里,城区海拔1400米。
南坪镇政府驻地(原永乐镇)位置

气候

冬长夏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温凉。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平均气压859.3百帕。

行政区划

2013年1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永乐镇、永丰乡、安乐乡,设立南坪镇,辖原永乐镇、永丰乡、安乐乡所属行政区域。截至2013年11月,南坪镇共辖3个社区、25个行政村。
  • 社区:和平社区、梨花社区、南坪社区
  • 行政村:清平一村、清平二村、清平三村、拨拉沟村、和平一村、和平二村、梨花村社村、大岭村、中寨村、下寨村、上寨村、菜园村、双龙村、新坪村、下安乐村、中安乐村、上安乐村、安乐寨村、甲勿村、下双河村、上双河村、中田山村、半山村、阳坡村、大寨村

经济

2015年永乐镇收入预算总额为351.69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351.69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351.6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300.9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9万元,医疗卫生5.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5.73万元,安全生产工作经费1万元,城乡社区事务(环境卫生整治)16万元。

社会

教育

2012年末共有国小18所,国小在校学生总数5802人,专任教师482人;普通中学3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4762人 ,专任教师39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国中毕业生升学率91.7%,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8.2%。

卫生事业

2012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0所,床位310张,卫生技术人员311人,其中执业医生135人。年内全县医疗机构诊疗人数19万人次。

文化

悠久的历史,特殊的位置,为九寨沟县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素有“民歌之乡、琵琶之乡、情歌之乡”的美誉,拥有《舞》和《南坪曲子》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九寨沟演艺产业群”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範基地,大型歌舞剧《藏迷》于2008年正式落户九寨沟藏迷大剧院定点演出。境内有宗教活动场所12处,盛行藏传苯波教、萨迦派佛教和伊斯兰教,火圈舞、涂墨节等民俗文化独具魅力。
南坪曲子
“南坪曲子”原名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当地人称“曲子”。是流行于川西北高原九寨沟县(原南坪县)一带汉族(含少数回族)民间自弹自唱的说唱艺术。“南坪曲子”主要是当地人民民众自娱性的演唱,在农村尤为盛行,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山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聚于庭前树下,或围坐火塘旁,弹起三根弦的琵琶,敲起瓷碟碰碗等引吭高歌,气氛十分热烈。

旅游

南坪镇毗邻拥有获“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三项国际桂冠和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