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937》是一部由[丹麦] 何铭生所着的纪实书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基本介绍
- 书名:南京1937
- 作者:[丹麦] 何铭生
- ISBN:9787520110266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信息
作者:[丹麦] 何铭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血战危城
原作名:Nanjing 1937: Battle for a Doomed City
译者:季大方/毛凡宇/魏丽萍
出版年:2017-8-1
页数:384(52张插图)
定价:69
装帧:精装
丛书:甲骨文丛书
ISBN:978752011026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血战危城
原作名:Nanjing 1937: Battle for a Doomed City
译者:季大方/毛凡宇/魏丽萍
出版年:2017-8-1
页数:384(52张插图)
定价:69
装帧:精装
丛书:甲骨文丛书
ISBN:9787520110266
内容简介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笼罩在20世纪亚洲历史上的黑暗阴影,它也是二战时期中国战场上最广为人知的篇章之一。相较之下,发生在这场恶名昭彰的屠杀之前的那长达一个月的战争在英语世界却从未被人完整地讲述。何铭生的《南京1937:血战危城》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本书用震撼人心的文字描述了赢得淞沪会战之后的日本军队如何以破竹之势向南京推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证明了其野蛮程度。
不同于以阵地战为主要特色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则是装甲车和空中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快节奏的运动战。这是两年后希特勒入侵波兰的“闪电战”的预先上演。面对这场现代化的机械化战争,南京守军的抵抗虽是英勇无畏的,但最终还是在日军的兇猛攻势下归于失败。和淞沪会战一样,南京保卫战不仅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许多国家的士兵和平民也同样见证或参与其中。德国顾问、美国记者和英国外交官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一支新的力量也出现在其中,史达林派出的苏联飞行员在挑战日本人的制空权。儘管如此,绝大多数受害者都是中国人——无数甚至都未留下姓名的士兵和平民。这本书就是献给他们的,他们应该得到历史的重视。
在驻东亚资深记者何铭生的笔下,南京保卫战的史诗故事和南京大屠杀的黑暗篇章被生动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因《上海1937》一书而获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最重要的史实纪录者的身份,因这部开创性的叙事史着作而得到巩固。
这部了不起的作品填补了论述第二次中日战争的英文着述中的明显空白,首次全面阐述了1937年的南京战役。作者将出自中国、日本和西方资料来源的研究生动地交织进对军事、外交和文职上下各层面的真知灼见之中。何铭生的这部作品引人瞩目,眼光独到,也许是因为只有一个外国人才能够客观地对待中日两国之间的激烈冲突。
作者简介
作者
何铭生(Peter Harmsen),丹麦人,曾在台湾大学学习历史,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东亚任驻外记者,为法新社、彭博新闻社、经济学人智库服务过,1998~2009年在中国大陆生活和工作。2013年出版的着作《上海1937: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Shanghai 1937: 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畅销图书。
译者
季大方,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等,撰写及翻译着作十余部。
毛凡宇,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先后在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和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访学,主持完成多项省级课题,并发表论文十余篇。
魏丽萍,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现任教于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参与广东省政府外宣工作,并为广东省高院、检察院、2010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等单位和项目担任翻译。
目录
致谢 1
作者按 3
前言 7
第一章 新的战斗打响了 11
第二章 “全面出击!” 48
第三章 跨越战线 77
第四章 太湖之战 106
第五章 严冬 138
第六章 兵临城下 169
第七章 决定性的日子 204
第八章 沦陷 230
第九章 恐怖 264
第十章 劫后 297
附录 战斗序列 304
注释 307
参考文献 350
索引 366
作者按 3
前言 7
第一章 新的战斗打响了 11
第二章 “全面出击!” 48
第三章 跨越战线 77
第四章 太湖之战 106
第五章 严冬 138
第六章 兵临城下 169
第七章 决定性的日子 204
第八章 沦陷 230
第九章 恐怖 264
第十章 劫后 297
附录 战斗序列 304
注释 307
参考文献 350
索引 366
· · · · · ·
丛书信息
甲骨文丛书 (共100册), 这套丛书还有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精緻版)》,《史达林的战争》,《迦太基必须毁灭》,《奠基者:独立战争那一代》,《中国之翼》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