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京总统府

2019-10-24 06:24:22 百科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闢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闢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闢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自近代以来,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京总统府
  • 外文名称:Nanjing Presidential Palace
  • 地理位置: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
  • 占地面积:约5万余平方米
  • 开放时间:8:30~17:00(每周一全天闭馆) 
  •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门票价格:40元/人次(学生及60岁以上老人半价,70岁以上老人免费)
  • 着名景点:南京总统府门楼、子超楼、煦园、复园等
  • 始建年代:明洪武年间
  • 所属国家:中国
  • 所属城市:南京
  • 建议游玩时长:4-5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历史沿革

明朝初年,今总统府为当时德侯府和汉王府。清军入关后,明汉王府旧址被闢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康熙六下江南,四次居住在当年的江宁织造府,因此就把江宁织造府所在地称为大行宫,并沿用至今。
清鹹丰三年(1853年)3月2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暂住藩习衙署,不久后开始修缮两江总督署,5月开始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修建天王宫(今天王府),随即以原两江总督署为中心,扩建为天王府。至11月,不慎失火,夷为平地。
清鹹丰四年(1854年)2月,天京天王宫再次破土动工。
清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7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湘军攻破天京后太平军放火烧城,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焚毁宫殿建筑。
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江浙联军克复南京,遂议决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
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中,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
民国二年至民国十六年(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军政主官有程德全、张勛、李纯、齐燮元、卢永祥、冯国璋、孙传芳、杨宇霆、张宗昌等人。
南京总统府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
民国十七年(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宋子文、蒋介石、陈铭枢(代理)、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长;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蒋介石、程潜先后任总参谋长;陈其採为主计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28日,梁鸿志等人在南京成立日本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维新政府和另一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併入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汪伪政权的正式成立,表明汪精卫集团完全沦为日本侵华的工具。国民政府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以及汪伪政府的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国府东院成为伪交通部、铁道部等机构;国府西院成为伪军事参议院。
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东花园成为国民政府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则成为国民政府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24日凌晨攻占总统府,南京解放。南京解放后,总统府一直作为机关办公场所。
1982年2月,南京总统府以太平天国天王府名义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关单位陆续搬迁,并于1998年在总统府旧址之上,开始筹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人民解放军攻占总统府人民解放军攻占总统府
2002年9月3日,南京市旧城改造过程中,总统府大照壁于零时30分遭到拆除,拆下来的部件加以保存,并承诺日后重建。
2003年3月,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建设工作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4年,南京总统府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3年1月,南京总统府门楼保护性修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历时2个多月的外立面修缮基本完成,门楼为1932年的外观进行保护性修缮。

建筑布局

概述

南京总统府除中轴线外,东西两侧还各有三四条自成一体的小轴线。总统府建筑群经历六朝、明、清、太平天国和民国等历史时期,最终奠定建筑群现今的基本格局,在一次又一次扩建、改建、重建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大小共八条轴线。

中轴线

总统府建筑群的主轴线,由门楼、大堂、二堂、八字厅、会客厅、麒麟门、政务局楼、子超楼组成。建筑风格前半部分以中式为主,后半部分则以西式居多。
大堂大堂
门楼建于1929年,姚彬设计。这里也是太平天国天朝宫殿的真神荣光门、清两江总督署以及旧督军署大门旧址。在这典型的古罗马建筑风格门楼前,保留了督署前石狮,并加建了照壁(后于2003年因长江路拓宽被拆除)。
门楼与大堂间的广场由水泥条石铺成,有些柱础规律地掩于条石下。东、西朝房依旧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东朝房曾为督署的吏户礼三科,西朝房曾为兵刑工三科。民国时期是卫士室。
红柱灰瓦、方砖铺地的大堂建于太平天国荣光大殿原址,大堂正中悬挂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横匾。大堂后有东、西厢房各一,其后由封闭的西式通体方格毛玻璃封闭穿堂与二堂相连。穿堂东面是一清代四合院,西面是大礼堂。
二堂位置是洪秀全处理军国大事的真神天父殿,内有4根粗壮红柱,拱形的北门上部是空格窗,天棚、四壁、屋顶、门窗皆为木结构,加上重檐青瓦,粗看是标準中式建筑,其北面外部却又是典型的西式风格,硕大的拱形门上嵌有拱心石,并饰以西式花纹。
麒麟门麒麟门
二堂北面的拱门外廊与东、西建筑相连,正北的敞开式穿堂与一座西式平房相连,平房造型与西花厅相似,门前的彩色石子台阶呈“八”字状展开,故称“八字厅”,是当年送别宾客时经常合影留念的地方。
八字厅通入的平房建于1917年,是冯国璋任副总统时期在一次大火后的废墟上所建,后来作为内、外宾会客室。后面又是一条中西合璧的开放式长廊,地面上的彩色磨石至今花纹鲜亮如新。
东、西所通平房都有拱门外廊,走廊中却是一樘极具中国传统的红色双扉木门,至今仍用门臼开启,名曰“麒麟门”。不过,真正的麒麟门已在上世纪50年代初被拆除,地址位于红门以北两三米处,那里地上还留有“建康营造厂制”、“民国二十四年”的字迹。
子超楼子超楼
长廊后的两层西式楼房建于1925年,是子超楼建成前总统府内最好的办公楼,曾作为文官处办公楼,后来是政务局办公楼。
中轴线的最北端,就是大名鼎鼎的子超楼,也是总统府内最重要的建筑。虞炳烈设计,1935年12月由鲁创营造厂建成。这是当时少见的高楼,中间高些,有六层;两边稍低,为五层,左右对称,钢筋混凝土结构。

西轴线

西一轴线
由临时大总统秘书处、中山广场、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楼组成。
总统府摄影处(俗称“八字厅”)总统府摄影处(俗称“八字厅”)
这条线的建筑以展现孙中山业绩为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是核心。这幢仿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平房,是清末两江总督端方赴欧美考察回国后所建,初名“宝华盫”,作为接待重要宾客的馆驿。因位于督署西部,又名“西花厅”。
临时大总统秘书处系2003年根据史料复建。它与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之间的庭院,于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扩建为中山广场,并立有孙中山先生坐像。
建于1935年的参谋本部办公楼,现为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史料展厅。楼北面的博爱湖,是2003年将周边零散房屋拆除后挖掘而成,种有绿化植被,供人们小憩。
西二轴线
由太平湖及周边建筑、“图书馆”楼、游客餐厅组成。
熙园熙园
太平湖是西花园的中心,原是通向杨吴城壕的池塘小溪,后经多次开凿,呈东西对称、北窄南阔的瓶形,周长500余米。东榭西楼,北阁南舫,不对称地围湖而建。
建在太平湖东岸的忘飞阁水榭,与同样三面临水的夕佳楼隔湖而望,是观赏园中美景的绝佳之处。
不繫舟石舫是大院最古老的遗留建筑,为清两江总督尹继善所建,名字是乾隆亲赐。如今除石质材料外,木质结构已更换多次,太平天国风格的船舱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装饰。
漪澜阁立于水中,左右只有石桥与岸相连,所以太平天国机密房选址于此。上世纪30年代初为高级参谋室。
湖北的三层小楼建于1929年,初为参谋本部办公楼,后为国民政府文官处图书馆。其后平房原为档案室,现改建为游客餐厅。
西三轴线
由主计处办公楼、桐音馆、花厅、观戏台及孙中山起居室组成。成形于1870年,曾国藩重修督署时期。
主计处办公楼建于1935年,呈回字形,后作为军令部、参谋本部、首都卫戍司令部办公用房。现为江苏禁毒展览馆展厅。桐音馆掩于数棵青桐之中,民国时期为军务局局长室。此馆与花厅间的假山系多次垒建而成。花厅、观戏台及其东部长方廊均为晚清建筑,孙中山曾在此议事会客,后用于诗会、堂会,后为军务局办公处。孙中山起居室的二层小楼,晚清时供总督内眷居住。
西四轴线
主要由贵宾休息室、礼堂、四小院组成,成形于上世纪30年代。
贵宾休息室的中式院落是民国时期医务室用房。中西合璧的礼堂建成于1930年,系卢树森设计,许多重要活动都在此举行。四小院由3排平房与1幢两层小楼组成。民国时期先后为典礼局、印铸局用房。

东轴线

东一轴线
主要由东部诸小院、东湖及文官处宿舍楼组成。
东厢房及相连小院如今为清两江总督文物史料展厅,复原了两江总督大堂、花厅等场景。大堂后东面的清代小院现为太平天国与天朝宫殿文物史料陈列厅,复原了天王宝座、天王书房、枢密室、娘娘宫等场景。两展用房系清末建成,民国时期为总务局办公用房。东湖系2003年拆除原址建筑挖掘而成。上世纪30年代初这里建有礼堂、餐厅及职员宿舍。
东二轴线
主要由6排平房组成。
这里原有10排平房,在太平天国及督署时期为马廄,民国时期先后为印铸局工厂、军乐队、警卫队、交通队、清洁队及参军处、主计处宿舍。2003年,整体规划拆除了4排平房。余下的,4排作为晚清与民国展览用房,2排用于复原马廄和军乐队的场景。
东三轴线
主要由陶林二公祠及行政院南楼、北楼和北门组成。
陶林二公祠原址在长江东街4号(现属江苏省美术馆新馆範围),于2007年整体移建于此。
行政院北楼1928年建成,为二层混凝土建筑,两边向南伸展,呈“凹”形。中间屋顶为尖形,两边为平台。南楼由赵深设计,1934年6月建成。两楼底层地下均有防空洞,这也是战时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
行政院北门其实并不是面朝正北,而是略微偏东。由于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正门向南,占据了国府路(今长江路)以北的全部区域,而东面东箭道上的那条贯穿市内的铁路,限制了办公区域向东和向北扩展,行政院只好屈于东北一隅。东箭道的路面毕竟不够宽畅,车辆往来有所不便,不久就在东面不远处又开了东门。这两门均颇具特色,现保存完好。

主要建筑

概述

总统府(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共分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中轴线)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是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和西花园,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是行政院旧址、马廄和东花园。一系列展馆和史料陈列,则分布在这三个区域中。

中线

简介图片
门楼
南京总统府门楼是拥有83年历史的民国标誌性建筑,原址是清两江总督署头门,太平天国时建天朝宫殿“真神荣光门”,又称“皇天门”或“凤门”。1864年清兵攻破天京后将此门拆毁,重建两江总督署大门。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9年新建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在大门前举行了入城式,并在门侧悬挂第十六师团部木牌。继而为“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及汪伪政府监察院等机构的大门。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大门。1948年5月“行宪国大”召开,主席改称“总统”,即将“国民政府”换嵌总统府三字。直至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将红旗插上总统府的门楼。
总统府门楼总统府门楼
朝房
东朝房为清代建筑,为两江总督署吏、户、礼科房。太平天国时期为官员等候天王接见的地方。后为总统府警卫团兵舍。
西朝房为清代建筑,为两江总督署兵、刑、工科房。太平天国时为官员等候天王接见的地方。后为总统府交通科和警卫团兵舍。
西朝房西朝房
大堂
总统府大堂为中式建筑,抱厦五间面阔七间,硬山顶单层双檐,与二堂及穿堂相连,呈“工”型殿。原为太平天国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后即葬于此。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毁,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两江总督署大堂。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就在大堂后的西暖阁举行。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作为国民政府的大堂。1929年国民政府部分改建时,将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挂于大堂正中横樑上。之后,大堂先后被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沿用。至今保存完好。
大堂大堂
二堂
二堂又称中堂,清代晚期建筑,原为太平天国的内宫建筑。两江总督署时期为二堂。民国年间,为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所,如外国使节向中国政府首脑递交国书,举行各种仪式等。举行会谈前也在这里先进行礼节性晤面。民国时期曾多次改建,内部保持了中式风格,北墙门外却是西式门廊。
二堂二堂
总统府会客室
总统府会客室是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时期,在举行正式仪式前,蒋介石、林森或李宗仁等在此短暂休息的地方,同时也兼作内宾接待室。内有一套间作为蒋介石的临时办公室,有时蒋介石不到总统办公楼而在此办公。1946年国共谈判也曾在这里举行。1949年2月27日,“代总统”李宗仁曾在此会见由北平归来的“上海和平代表团”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等一行。
总统府会客室总统府会客室
麒麟门
麒麟门为长方形大红漆面的双扉木门,将中轴线分为两段。为显示主席和总统的威严,平时紧闭,只有蒋介石到来时才开启,其他人只能从门两侧绕行。门前“蹲”着两只石麒麟,故名“麒麟门”。该门已于1950年代初拆除,地上还留有明显的凿痕。
麒麟门麒麟门
政务局大楼
政务局大楼是仿欧式两层建筑,外廊七间,红瓦歇山顶。建于1920年代中期。为江苏督军孙传芳的督军公署办公楼,1930年代为国民政府文官处办公楼。1946年以后曾是国民政府文书局及总统府政务局办公楼。政务局主要负责重要文稿拟撰、机要档案的查鑒及转递等党政方面的事务,蒋介石的高级幕僚陈布雷等人也曾在此办公。
政务局大楼政务局大楼
子超楼
子超楼位于总统府中轴线北端,是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任上所建,林森字子超,且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最长,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超楼”。子超楼是中国新民族建筑,又称现代建筑,是典型的民国公共行政建筑。由南京鲁创营造厂承建,耗资106952元(银元),设计者虞炳烈。
子超楼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第一层,先为国民政府文官处,后成为总统府文书局的办公室。第二层是总统、副总统办公室。朝南的这间是蒋介石的办公室,朝北的这间是副总统李宗仁的办公室。第三层是国民政府会议室。楼前两棵雪松,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手植,树苗从印度进口,价格昂贵,以寸计金。右侧的那颗已于2011年枯死。
子超楼1934年开工兴建,至1935年底完工,1936年初正式启用。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此楼被日军中岛部队和十六师团占用。1938年3月成为伪维新政府行政院办公楼。1940年3月汪伪政府成立后,为伪立法院、监察院等办公机构办公场所。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由重庆“还都”南京,此楼先后作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的办公楼。内设林森的主席办公室、蒋介石的总统办公室、李宗仁的副总统办公室、秘书长办公室,以及国务会议厅等。
子超楼子超楼
总统办公室
总统办公室位于总统办公楼(子超楼)二层的东南角,是一个由三个房间组成的套房,曾是蒋介石的办公室。中间的一间为办公室,临窗有一巨形写字檯,写字檯上有一本檯曆,檯曆的日期仍然是1949年4月23日,这天是南京的解放日,历史在这里定格。一张特製的皮转椅,会客用的沙发上方悬挂着蒋介石身穿戎装的巨幅照片,四周的墙壁上则是嵌入墙体的档案柜,屋顶上悬挂着从法国里昂进口的磨砂玻璃吊灯。办公室东间为休息室,配有卫生间。西间为书房和接待室。
总统办公室总统办公室

西线

简介图片
煦园
煦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与总统府连为一体,至今还保留有诸多着名的遗址景点,如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明朝初年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名中的“煦”字而得名。清朝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时予以扩建,因花园位于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清军破城时被毁,曾国藩予以重建。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煦园内。以后,又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都督府、督军署等机构的办公处。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委会,以及总统府军务局等机构,都曾在园内设有办公处。
熙园熙园
方胜亭
方胜亭,俗称"鸳鸯亭",是民国前江南惟一的方胜亭。方胜,又称双菱,指两菱形相叠。亭基方胜,上为双顶、远观似双亭并立,近看却一亭独伫,小巧玲珑,颇为别致。飞檐翘角,如欲飞的鸳鸯。樑柱间有很大的彩绘"雀替木",这是清代建筑的特徵之一。因其少用斗拱,为出挑檐,只得加大这种斜角支撑物。亭里可见一些龙凤狮虎等动物形状的刻绘。
方胜亭方胜亭
石舫
石舫又叫不繫舟,不繫舟建在一个青石平台之上,用10层巨型青石一一垒砌。平日太平湖水满时,人们只能看到船舷以下三四层的部位,而现在湖水放乾后,常年潜于水下的6层青石也全部现形。它们有3米高,边缘被仔细地打磨成弧形,呈现出木船外廓的优美弧度。最为出彩的是不繫舟的尾部,用一整块青石刻成的尾舵拖在中央,舵桿伸出水面,连固定尾舵的舵环都被清晰地刻划出来。
石舫(不繫舟)石舫(不繫舟)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清朝两江总督端方曾赴欧洲访问,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1909年,在总督任上开始建造这一座仿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未及竣工,即奉清廷之命赴四川镇压革命党。该建筑落成于1910年,即新续任总督(也是末任总督)张人骏任上。因位于总督署西侧的西花园,又称“西花厅”。整幢建筑坐北朝南,七开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即以此为大总统办公室。1月2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也在这里举行。以后,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部、江苏都督府、督军署、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北伐军总司令部)、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本部(军令部)等机构的办公处。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孙中山起居室
孙中山起居室建于1909年,小青瓦木结构硬山顶,两层中式建筑。原为清朝两江总督署高级幕僚的住所。1912年1月至4月,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期间即在此居住。楼上是卧室和办公室,楼下是会客室和餐厅,另有侍卫室和厨房。长子孙科、孙中山夫人卢慕贞携女孙娫、孙婉来到南京时,也在这里与孙中山共同生活。3月25日卢夫人离开南京,两女托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霭龄照看。直至4月3日孙中山离任。院内一对汉白玉金鱼缸,为海外华侨赠给孙中山的。
孙中山起居室孙中山起居室

东线

简介图片
复园
复园在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时期在这里建东花园。当年有石舫、湖泊、假山及楼台亭阁等建筑。1864年清军攻破天京时被毁。国民政府时期曾是行政院的一部分。2002年根据史料复建了原东花园的一部分。
复园复园
行政院
行政院办公厅建于1934年6月。楼内设行政院院长、副院长、秘书长、政务处长办公室,以及会议室、总办公厅、稽核室等。行政院是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成立于1928年10月25日,掌理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政、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院下辖各部会,分掌各项行政职权。1937年11月,行政院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日伪统治时期,沦为铁道部、交通部。1946年5月“还都”南京后,行政院迁至原铁道部办公,此处作为国民政府社会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办公处,直至1949年4月行政院迁广州。
南京总统府
马廄
这里先是清两江总督署和太平天国时期的马廄,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时期,曾作为库房和总务局交通队、军乐队、警卫队、清洁队等机构的营房。此为当年马廄的复原。
马廄马廄
起义百年纪念碑
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用汉白玉精製而成,碑身是“万”字回纹。碑阴刻有碑记,由着名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撰文,共322个字。在1951年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00周年之际,南京“百年纪念筹备会”决定勒石立碑,建议中共中央主要导人为纪念碑写碑文。毛泽东提议由时任政务院副院长的郭沫若书丹,郭欣然命笔,11字一气呵成。该碑于1952年1月1日竖在总统府大门南面大照壁的花坛前。2002年8月31日,因长江路拓宽,碑从总统府大门前移走。2006年12月在东苑内重竖。
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

主要展览

  •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展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展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展
整个展览分为五大部分,《翠亨明灯 民族之光》,表现孙中山在青年时代接受了中西文化的薰陶,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为了推动革命,他组织了兴中会和同盟会,并组织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的历程。第二部分为《推翻帝制 创立民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17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公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并组建了临时政府。
第三部分为《讨袁护法 捍卫共和》,袁世凯任临时政府大总统后,实行独裁统治,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之后,孙中山又高举护法旗帜,与北洋军阀政权进行斗争。第四部分为《国共合作 顺应潮流》,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使孙中山决心联合中国共产党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筹建了黄埔军校,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最后部分为《巨星陨落 奉安南京》,1924年10月,孙中山应爱国将领冯玉祥的邀请赴北京共商和平统一大计。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为配合该展,总统府拍摄的《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历史资料片,在展馆影视厅循环播放以供广大游客观看。
  • 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历史陈列馆
以天王宝座、书房、后宫、机密房等模拟景观,再现了天朝宫殿的昔日辉煌;此外,洪秀全在广东、广西、湖北等地居住过的几处建筑遗存模型,展示了太平天国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展览还陈列了一些文物图片资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在天京的一些历史事件。总之,该馆在内容上体现了“三天”(天王、天京、天朝宫殿)的特色,在形式上显示了遗址性的风格。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已故着名书法家刘海粟为展览题写匾额。
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历史陈列馆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历史陈列馆

保护修缮

2009年5月,忘飞阁开始进行修缮保护。
大平天国部分展厅完成油漆出新大平天国部分展厅完成油漆出新
2009年8月,总统府中轴线上精美飞罩按历史原样重新恢复。总统府消失数十年的大堂和八字厅前的飞罩已先后于2009年7月30日和8月29日安装完毕。这几处飞罩是依据民国史料照片複製,採用上好楠木,镂空雕刻,其油漆饰面运用红木家具油漆工艺,由十多位技术工人,耗时三个多月完成的。
2009年11月,忘飞阁修缮工程竣工。
2010年10月,总统府子超楼外墙加固粉刷维修工程开工。位于总统府内的“子超楼”建成于1935年12月。外墙粉刷层历经七十多年的风雨侵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鼓、开裂和剥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为确保该建筑和游客的安全,南京市文物局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勘察并提出修复意见,具体修複方案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周琦教授领衔设计。整个工程于2010年10月26日全面开工。
2011年5月,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修缮及内部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开工。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经江苏省市文物局批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修缮及内部环境整治工程于2011年5月4日全面启动。该项工程的方案设计分别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南京园林规划设计院担纲。为确保施工质量,特聘请着名民国建筑专家周琦教授担任总顾问。
子超楼外墙加固粉刷维修工程竣工子超楼外墙加固粉刷维修工程竣工
2011年6月,漪澜阁实施修缮出新。漪澜阁是总统府经典古建筑之一,因其建造年代久远,木构件已有多处出现开裂、变形或白蚁蛀蚀等现象,加之多年的油漆保养,其门窗漆面越积越厚,原本精美的雕花纹饰已无法显现。为确保全全和恢复历史原貌,于6月中旬起对该建筑的门窗、木柱及屋面等进行修缮出新。
2011年8月,大平天国部分展厅完成油漆出新工程。包括更换腐烂的沿口椽子及望板等木构件;整修开裂的藻井、帷盖;重新绘製南侧外廊彩绘;油漆外廊挂落、楣子、立柱及门窗等木构件;对金龙殿天王宝座前陛道扶拦补金补漆等。
2011年8月22日,漪澜阁维修工程竣工。对建筑的门窗、木柱进行了修缮出新,恢复了其精美的雕饰花纹。
漪澜阁维修工程竣工漪澜阁维修工程竣工
2011年8月31日,子超楼外墙加固粉刷维修工程竣工。本工程不仅解决了外墙面安全可靠的问题。
2011年9月18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修缮及内部环境整治工程竣工。包括对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实施加固、外立面纹饰出新、门窗油漆保养、复原木瓦屋面;对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处办公楼全面维修;整治临时大总统府办公室前广场环境,并依据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的照片,在广场中部立一尊孙中山先生坐姿铜像,供游客瞻仰等。
2011年10月,夕佳楼实施修缮。包括屋面翻铺,更换木基层;更换或截换损坏的砖细、木製部件、承重樑柱;部分基础加固;门窗油漆出新等。
2012年6月,夕佳楼修缮工程竣工。
夕佳楼修缮工程竣工夕佳楼修缮工程竣工
2012年10月10日,南京总统府门楼进行修缮保护。
2013年2月4日,南京总统府大门楼修缮竣工。本次修缮既保持了该建筑的原有风貌,又使建筑结构安全得到了有效加固。同时,根据历史照片记载,恢复东、北、西立面镂空女儿墙。

所获荣誉

颁发时间荣誉
2007年
江苏省接待系统先进集体
2009年
平安玄武建设先进集体
2009年
南京市旅游行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功单位
2010年
平安景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
绿化先进单位
2010年
流动人口计画奖
2010年
优秀旅游景区网站
2010年
南京市导游员最佳组织奖
2010年
南京市系列平安创建平安景区
2010年
文化遗产宣传保护先进集体
2010年
南京市旅游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
江苏省旅游景区二十强
2011年
四星级公园
2011年
平安景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
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012年
四星级公园
2012年
“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2012年
平安景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
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012年
博物馆先进集体
2013年
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13年
平安景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
“迎青奥、知南京、话南京”导游服务技能学习竞赛优秀组织奖
2014年
园林式单位
2014年
南京市平安景区示範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

旅游信息

门票信息

  • 门票价格
成人票门40元,网路价37元(景区内有免费WIFI覆盖)
总统府参观导览图总统府参观导览图
南京总统府自2017年4月26日起全面实行参观“实名制”,即所有观众须凭二代身份证或护照购票入馆。无论是网上预订或者现场扫码,游客必须输入购票人身份证购票,取消原刷二维码入馆,一律凭购票人身份证或护照购票,且一证当日限购一张,在检票口凭纸质门票入馆;如果发生购票人未带身份证或护照的情况,景区採取人性化的办法,在售票处9号视窗,购票人可凭本人其他有效证件办理购票手续,一证限购一张。
  • 取票地点
景区票务中心(游玩当天凭预订成功简讯,报确认码或手机号码换票)
  • 特惠政策
⑴免票政策:
a.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一个家长带一个未成年人,需带身份证证明未成年)
b.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身份证件)
c.现役军人、退休军人、离休干部、残疾人(凭有效身份证件)
⑵优惠政策:
a.60至69周岁之间老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可享门票挂牌价五折
b.全日制大专、本科在校学生凭本人学生证可享门票挂牌价五折
以上优惠政策,请到景区自行购买。

开放时间

3月1日~10月15日 8:00~18:00
10月16日~11月15日 8:00~17:30
11月16日~2月28(29)日 8:00~17:00
闭馆前1小时停止售票。

地理位置

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大行宫附近。

周边交通

  • 捷运
乘坐南京捷运2号线或南京捷运3号线至大行宫站。
  • 公交
从南京火车站乘坐3、29、44、51、65、95、163、201、202、304路公车均可到达总统府。
乘坐5、9、25、55、80路公车在新街口或大行宫(大行宫北站)下,穿过南京图书馆也可到达。
  • 自驾路线
沿G42行驶,朝无锡/北京/江阴大桥/G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2,沿无锡枢纽行驶,在无锡枢纽朝南京/G42方向,朝南京市区/中山门/中山陵/马群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沪宁高速公路,沿沪宁高速公路行驶,朝中山东路方向,直行进入中山东路,沿中山东路行驶,过左侧的南京物资大厦,右转进入汉府街,沿汉府街行驶,左前方转弯进入长江路,沿长江路行驶,到达终点。
南京总统府地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