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

2019-05-21 09:10:31 百科
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

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

南京新港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9月,1997年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空间39.2平方公里。2014年11月,国务院批覆同意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新港高新园被纳入建设範围。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新港高新园已成为南京市创新型经济及服务型经济的主阵地之一,为南京市三大产业园区之一。2015年,新港高新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工业总产值1816亿元,财政收入6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61亿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9家,上市企业16家,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和转型创新发展。

南京市“十三五”规划指出:以南京高新区、新港高新园和江宁高新园为主战场,大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建设,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新港高新园围绕新型显示、雷射技术、固体照明、高端装备製造等领域,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1—2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新港高新园由新港、红枫、西岗三个主要片区组成,设有国家(南京)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南京)低碳产业示範园、江苏高校科技工业园、南京生物医药科技工业园、紫金(新港)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中国(南京)液晶谷等一批区中园。获批国家智慧财产权试点园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範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火炬光电及雷射特色产业基地等品牌资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
  • 外文名:Nanjing Xingang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 别名:新港高新园
  • 所属地区:南京市、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管委会驻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智路10号
  • 机场:南京禄口机场
  • 火车站:南京站、南京南站、仙林站
  • 电话区号:025
  • 邮政编码:210046
  • 成立时间:1992年9月
  • 批准时间:1997年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 设立时间:2014年纳入苏南自主创新示範区
  • 发展空间:39.2平方公里
  • 园区级别:国家级高新区
  • 下辖範围:新港、红枫、西岗三大片区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新港高新园已成为南京市创新型经济及服务型经济的主阵地之一,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智慧型装备、科技服务几大产业高度集聚,移动互联、电子商务、软体、信息服务等一批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高新园目前已引进落户项目2000多个,韩国LG,日本夏普、尼康、电气硝子、NTN,德国博世、西门子、采埃孚、林德,法国液化空气,英国GSK,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奥托立夫,美国A.O.Smith,中国台湾冠捷、瀚宇彩晶等世界知名的企业在区先后投资项目60多个,中国电子、熊猫电子、中铁宝桥、宝钢、海信、天加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在高新园发展兴业,南京高科、大贺广告、金陵药业、康尼机电、视威电子等股份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高新园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9家,2015年园区产值181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61亿元。
2015年,新港高新园成功创建江苏省雷射与光电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全省首个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获批国家火炬光电及雷射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分中心、江苏省众创集聚区、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新的称号。
为了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园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及科技创业工作,加快建设集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总部基地、人才公寓、配套设施等于一体的科技创业创新载体,以兴智科技园(ISP)、龙港科技园(TSP)、汇智科技园(VSP)、红枫科技园(MSP)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园区拔地而起,全力打造人才引进、企业孵化、技术研发、产业集聚特色高地,产业转型以及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截至目前,高新园已先后培育及引进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实现中组部“千人计画”特聘专家自主培养5名、外部引进28名,入选科技部“万人计画”6名、江苏省“双创人才”43名、江苏省“科技企业家”11名、江苏省“双创团队”2个、南京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209名、南京市“科技创业家”17名、南京市“高端人才团队”5个,一批科技创新企业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行业内领军企业。与此同时,高新园积极地联合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剑桥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和院所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共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平台,目前拥有江苏省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2家、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3家、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5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企业技术中心41家、工程研究中心6家、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研究生科研工作站10家。通过建设最优质的人才引进、孵化管理、创业投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新园正迈进国内一流国际化高科技园区行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