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範大学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京东郊仙林大学城,中心的实验室主要集中在2006年新落成近两万平米的地理科学大楼内,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综合实验场位于校园内的仙鹤湖畔,面积达6000平方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师範大学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 位置:南京东郊仙林大学城
- 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 面积达:6000平方米
发展沿革
南京师範大学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基本阶段:
一、创业奠基期(1952-1995年)
1952年,在我国着名地理学
家李旭旦教授主持下成立南京师範学院地理系,并成立了包括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植被实验室在内的地理科学教学实验室,形成了在国内有相当影响的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二、突破提高期 (1996-2003年)
地理科学教学科研水平大幅提高,获得了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均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建立了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地理科学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极大促进了实验中心各项工作的发展。地理科学实验室得到突破性发展。中心建立了庐山、黄山、南京汤山等野外综合实习基地,建成地理科学馆和环境监测实验场,实验内容涵盖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专业方向30余门课程。教学改革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02年,“地方高师地理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取得成绩
实验教学发展取得突出成绩,体现在:
1、科研反哺教学成效显着:2004年以来,中心教师主持7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一批突出的科学研究成果。中心採取一系列政策与导向制度,形成了高水平科研力量反哺教学的制度与模式。形成了学院-重点实验室-实验示範中心“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相互支撑、相互协同、共建共享的发展关係。三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所承担的高层次科学项目,为实验教学中心组织学生开展高水平创新实验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2、中心教学名师云集:实验中心有专职教师60余名,其中包括: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以及教育部国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南京师範大学教学名师等。
3、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以创新型实验教学为特色的《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两门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带动了整个学院与实验示範中心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教材建设取得突出成就。48部自编教材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其中12本教材获国家21世纪教材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全国地理教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精品化战略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2007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以注重创新、强化实践、双语教学为特色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7年获国家特色专业(一类)。
4、平台建设高水平:2006年,2万平米的地理科学学院大楼建成使用,成为我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地理科学学院。其中实验示範中心获得了近4000平米的空间,不但满足当前的需要,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心通过多种渠道,投入3000多万元,强化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基地与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了实验室的软硬体条件及开放共享环境。目前,中心除拥有9个基础实验室外,还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净实验室、地理模拟实验室、车载三维数据採集系统等;此外,中心建有4个校内综合实验场,与庐山、黄山等野外综合实习基地及ESRI中国有限公司、国家气象局、江苏省测绘局、南京环科所等实验教学基地,共同构成体系完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平台。有价值近500万元的各种地学分析软体及较为全面的地理实验数据,实验平台建设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实验教学中心目前已经构建起了包括基础型实验教学、综合型实验教学与实习、研究创新型实验与实践教学的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了包括实验教学基地、实习教学基地、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实验教学基地体系,形成了包括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实习基地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基地的社会实践以及自主型社会实践、学生的社团活动、科研活动、学术讲座、技能竞赛等多元化的实验实践方式。近年来实验中心平均每年服务的学生在1万人次以上。
5、学生水平提高显着: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有显着的提高。近年来,实验中心学生获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93项,获实验室开放基金123项,获国家、省部级和校级科研奖励219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33项;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5人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套用竞赛一等奖19人次。学生通过各种实验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院的实验教学有着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影响,已成为国内高校同类学科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经济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心。每年有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实验与参观的师生2000多名,2008年开始还接待国际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夏令营(International ISPRS Summer School),拓展国际化空间。
中心已形成了“高水平科研多角度反哺实验教学、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引领地理实验教学变革、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开放共享机制”的明显特色。目前,全体教师正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理念先进、实验类型丰富、实验设施完善、实验方法创新、实验教材完备,特色鲜明、开放共享的一流地理实验教学基地。实现“立足江苏、辐射华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心建设定位与发展目标。
学科建设
5年来,南京师範大学对地理学科设立“学科特区”进行重点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实验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江苏省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的成立,以及学科与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地理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平台。
目前,实验教学的学科支撑有:
地理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
人文地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自然地理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环境演变与生态修复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