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

2019-09-16 23:52:41 百科

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

《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经2000年7月28日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制定,2000年8月26日江苏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批准;根据2011年12月28日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2012年1月12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的决定》第3次修正。《条例》共23条,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2013年6月27日,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制定、2013年7月26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批准《南京市航道管理条例》。该《条例》第52条决定,废止《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
  • 文号:第2号
  • 发布时间:2012年1月30日
  • 发布单位: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

第2号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7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已由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于2011年12月28日通过,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于2012年1月12日批准,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法规修正文本在南京人大信息网上公布。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1月30日

修改决定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7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2011年12月28日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2012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批准)
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决定,对7件法规作如下修改:
…………。
五、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
删除第二十一条。
…………。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修改决定1

(2010年10月28日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10年11月19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
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
(十)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
1.删去第十四条第一款。
2.将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併入第二十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三款、第十二条、第十七条规定的,依据《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由航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3.将第二十三条修改为第二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航道和航道设施严重危及通航安全的,航道管理机构可以暂扣船舶证书,直至滞留船舶、排筏。滞留期限不得超过十五天。”

管理条例

(2000年7月28日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制定,2000年8月26日江苏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批准;根据2004年5月27日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2004年6月17日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的决定》第1次修正;根据2010年10月28日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2010年11月19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8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的决定》第2次修正;根据2011年12月28日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2012年1月12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的决定》第3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航道航政管理,保障航道安全、畅通和航道设施的完好,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航道航政管理,是指市、县人民政府依法为保护航道、航道用地和航道设施,规範航道建设、养护作业,控制临、跨、过航道的设施,制止侵占、损害航道行为所进行的行政管理。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除长江航道外的航道航政管理。
第四条 市、县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交通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航道航政管理的主管部门。市、县交通部门所属的航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具体负责航道航政的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航道航政管理工作。
第五条 航道和航道设施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和检举侵占或者损害航道、航道设施以及其他影响航道畅通的行为。
第六条 本市航道的技术等级分为五、六、七级和等外级航道,其通航保证尺度以设计通航水位为基準,分别为:
(一)五级航道净宽不小于四十米,净高不低于五米,水深不小于二点五米;
(二)六级航道净宽不小于二十二米,净高不低于四点五米,水深不小于二点五米;
(三)七级航道净宽不小于十八米,净高不低于三点五米,水深不小于二点二米;
(四)等外级航道净宽不小于十二米,净高不低于二点五米,水深不小于一点五米。
交通部门应当根据航道发展规划和航道技术等级标準公布具体航道的通航保证尺度;市区内航道技术等级和通航保证尺度的调整,由市交通部门会同市规划等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核准。
第七条 在航道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倾倒或者弃置泥土、砂石、垃圾、废船及其他废弃物;
(二)损坏航标、测量标誌、航道标牌等航道设施;
(三)种植水生植物、围河养殖、设定固定网具;
(四)在过船建筑物引航道内建造码头、船坞和设定堆场等设施;
(五)其他侵占、损坏航道和航道设施的行为。
第八条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在航道、航道两岸陆域各十米以及航标周围二十米範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经过航道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一)疏浚、清障、打捞作业;
(二)架设或者埋设穿越航道的管道、缆线;
(三)新建或者改建临、跨、过航道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四)设定驳岸、渡口、取排水口、水位观察井、水上贮物场以及围堰、护桩、墩台等设施;
(五)设定、移动、拆除航标等保障航道畅通的标誌、标牌,设定广告牌等标牌。
航道管理机构对符合通航标準和通航保证尺度,不影响航道和航道设施完好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予以批准。涉及其他部门的,还应当经有关部门批准。
水利部门进行河道整治,涉及航道的,应当兼顾航运的需要,并事先徵求航道管理机构对有关设计和计画的意见;航道管理机构进行航道整治,应当符合防洪安全要求,并事先徵求水利部门对有关设计和计画的意见。
第九条 在已建成直立式驳岸的航段修建码头、港区应当採用挖入式结构。相邻的码头之间应当留有保证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的距离。
第十条 航道、航道设施建设用地,由建设单位依照国家土地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徵用或者划拨手续。航道沿线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协助航道建设用地的徵用、拆迁安置工作。
第十一条 经批准在航道内施工作业的单位和个人,施工作业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等规定分别办理航行警告和航道通告等事宜。
施工作业时,应当在施工作业地段和施工船舶上设定作业标誌,作业人员应当佩带安全标誌。
施工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清除围堰、沉箱、残桩、废墩等施工遗留物,并接受交通部门的验收。
第十二条 新建或者改建码头、驳岸、桥樑、房屋等临、跨、过航道的设施,埋设管道、缆线,涉及航行安全和建设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规定设定航标。经交通部门批准设定的航标,建设单位应当负责维护,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设定和维护航标有困难的,可以委託航道管理机构设定和维护,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船舶、排筏航行或者停泊时,应当与航标等航道设施保持安全航行的距离,不得触碰航标等航道设施。
因船舶、排筏航行和停泊造成航道、航道设施损害,或者沉船、沉物碍航的,有关责任人应当採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航道管理机构和海事机构,并接受调查处理。
造成航道、航道设施损害的责任人,应当负责及时修复,或者缴纳赔(补)偿费用。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航道上非法拦截船舶、排筏,不得设卡收费。
第十五条 本市实行航道管理和航道养护作业分离制度。
交通部门应当加强对航道养护的监督检查。
航道管理机构应当做好疏浚、清障、打捞等各类涉及保障航道安全畅通的服务工作,并按照规定的技术规範和操作规程,加强对航道和航道设施的监测,维护规定的通航保证尺度,保持航道和航道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十六条 承担航道养护作业的单位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航道养护作业应当依法进行招标投标。
第十七条 码头、港区、取排水口、水上贮物场等设施淤浅造成碍航的,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负责疏浚、清障。?
第十八条 航道建设、养护需要使用国有荒山、荒地、滩涂,或者需要在国有荒山、荒地、滩涂上挖砂、採石、取土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者非法收取费用。
鼓励航道建设和养护工程弃土的综合利用,其收益主要用于航道建设和养护。
第十九条 航道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在航道、码头作业区以及对船舶等进行监督检查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航道航政管理专用交通工具应当按规定使用统一标誌和示警灯。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三款、第十二条、第十七条规定的,依据《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由航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故意损坏航道、航道设施,拒绝、阻碍航道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交通部门、航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3年6月27日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制定,2013年7月26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运资源,加强航道管理,保障航道安全畅通,发挥航道在综合运输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2000年7月28日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制定的《南京市航道航政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