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8-08-10 09:33:38 百科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前身为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2008年12月更名为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5年4月更名为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学院教学楼1学院的诞生,是学校自动化与电气学科发展壮大的产物,也为自动化与电气学科的新飞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舞台。自动化专业1960年开始招生,自动化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 简称:电控学院
  • 校训:明德 厚学 沉毅 笃行
  • 类别:主干院系
  • 现任校长:乔旭
  • 所属地区:江苏南京
  • 现任院长:杨小建
  •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 邮政编码:211816

学院环境

学院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智慧型科学系、自动化技术实验中心等五个系和一个实验中心。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道信号)“等五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被列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与授予权。
学院夜景学院夜景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据官网资料显示,有教学科研人员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多人。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柴天佑院士和瑞典皇家科学院许溶烈院士应聘为学院客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蔡自兴教授和胡寿松教授、长江学者曹一家教授以及孙增圻、郭治、王执铨、苏春翌、吴重光、陈昊等一批享有盛名的教授受聘为学院兼职教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2人。2010年,学院在读本科生约1300人,研究生约170人。

下属机构

学院下设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製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校级自动化研究所、建筑智慧型化研究所、机电控制工程研究所、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等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电机与电力传动控制研究所以及院级系统工程研究所、运动控制研究所、过程控制研究所、智慧型仪器研究所、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部门。

学科建设

学院的学科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主要方向有:电气工程、楼宇自动化、智慧型建筑、过程计算机控制、智慧型仪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慧、机电一体化等,在过程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和智慧型仪器仪表、等离子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承担多个国家、省级基金及企业委託的科研项目,并有多项成果获得部、省、市级奖励。

教学情况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工作并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注重教学科研互动,以科研的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省级优秀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一门。
在重视业务学习的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学生投身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展示了学院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学院学生2001年在首届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画竞赛中获得银奖,2002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在2003年、2004年的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分别获得“机器人游北京”和“自主式机器人足球赛”项目的亚军,在2006年、2008年分别举行的第二、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三项冠军等多项奖项。

学院领导

据官网资料显示,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领导有:
院长:杨小建
副院长:方誌、梅雪
院长助理:薄翠梅
书记:黄锁明
副书记:季宜敬
委员:张广明、张九根、程明霄、孙世荣

专业介绍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该专业是一个将过程控制与运动控制相结合、计算机软体与硬体相结合、控制理论与套用技术相结合,以过程自动化、电气动化和楼宇自动化为不同培养方向的宽领域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对过程控制、运动控制领域的控制理论、控制方法与工程技术的学习与训练,并注重强化对学生在计算机及网路、电子信息管理等方面实际开发能力的培养。
系统工程
该专业以工程、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中的複杂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理论、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解决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实现及综合等问题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培养能够独立从事系统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工程规划、设计和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该专业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套用技术,仪器仪表等多学科综合的宽领域专业。致力于複合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加强学生在科技开发、套用研究和掌握较宽知识面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集检测、控制与仪器仪表设计为一体,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的设计及套用的训练,系统掌握光、机、电、计算机技术结合的现代测控技术。从而培养具有精密仪器设计製造以及测量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套用能力,能从事测控设备的设计製造、科技开发、套用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具有控制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光电子技术、计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能力,从事信息获取及测量控制和自动化仪表的研究、开发、设计製造的高级专门人才。
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
该专业培养能够适应中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21世纪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要求具备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工智慧、智慧型控制以及智慧型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独立从事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理论联繫实际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分析和解决经济建设和交叉学科中涌现出的新课题。

本科生培养

自动化专业
1、培养目标:
使学生具备工业控制、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套用、网路、电气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生产过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和楼宇自动化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造就能够从事科学研究、高级管理和科技开发、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複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A、VC++语言程式设计、大学物理A、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可程式控制器、单片机原理与套用、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A方向(检测仪表、集散控制系统、过程系统原理、过程控制工程)、B方向(电机原理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运动控制系统)。
3、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广,主要在生产过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和楼宇自动化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工作,或者在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从事教学、技术管理、深层次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注重能力提升,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的系统设计、生产製造、试验分析、运行控制、教学科研、信息处理、研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套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複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A、工程力学、工程製图B、电路分析基础、电磁学、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双语课程)、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控制技术(双语课程),建筑电气方向还开设建筑供配电、照明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消防与安防等主干课程;电力系统方向开设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等主干课程。为适应行业的需要,还开设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给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等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及专业设计能力,专门安排单片机实习、专业实习、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供配电课程设计、照明课程设计、通信网路(综合布线)课程设计、楼宇自控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
3、就业方向: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筑设计施工、电力系统、邮电通信、电视广播等行业的企业与管理部门、政府机关等,可从事电气工程的教学、研发、设计、运行管理、施工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规格定位为以“技术型”为主,“研究型”为辅,培养具有研究、设计、製造、套用、维护和管理现代仪器仪表和测控技术装备的能力,掌握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技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有多元人文背景,有道德、善学习、勤思考、重实践、富有创新意识、环保节能意识、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身心健康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2、主干课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信息技术基础B、VC++程式设计,工程製图B,大学英语,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大学物理A,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过程系统原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感测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套用,虚拟仪器设计基础,数位讯号处理,分析仪器设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双语课程有:VHDL语言,可程式控制器,资料库技术,数位讯号处理等。
3、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中外合资、独资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领域和精密测试计量与精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从事自动化精密科学仪器、自动化监测、控制或生产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从事机电、测控、仪器仪表、通信、家电等行业的商贸工作;从事机电产品精度分析与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在高等院校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可以考取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专业
1、培养目标:
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专业即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筑电气方向,本专业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注重能力培养,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电气工程人才,特别是从事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科研、信息处理、研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套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複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干课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信息技术基础B、VC++程式设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A、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学(上、下)、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照明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智慧型建筑公共安全系统。
3、就业方向: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筑设计施工、邮电通信、电视广播等行业的企业与管理部门、政府机关等,可从事建筑电气及智慧型化相关领域的教学、研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地图信息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