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京大屠杀(1996年刘若英主演电影)

2018-08-04 02:54:19 百科
南京大屠杀(1996年刘若英主演电影)

南京大屠杀(1996年刘若英主演电影)

《南京大屠杀》是由吴子牛执导,秦汉、刘若英等主演的历史战争影片,由龙祥电影製作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及中国电影共同摄製。

该片以1937年发生于中国南京的战事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中日结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遭遇。

影片已于1996年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上映。

1998年5月2日该影片在日本上映。

基本介绍

  • 导演:吴子牛
  • 编剧:张冀平 / 洪维健
  • 主演:刘若英,秦汉,早乙女爱(日本),江国宾,陶泽如
  • 製片人:吴宇森、王应祥
  • 出品公司:中国电影合作製片公司、龙祥影业公司
  • 中文名:南京大屠杀
  • 外文名:Don't Cry, Nanking
  • 其它译名:南京1937、1937南京记忆
  • 出品时间:1995年
  • 发行公司:Pro-Star Home Entertainment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拍摄日期:1996年4月1日
  •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灾难
  • 片长:117分钟
  • 上映时间:1996年6月29日
  • 对白语言:国语 / 日语 / 英语 / 德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113930
  • 线上播放平台:电影网
  • 出品人:王应祥

剧情简介

1937年深秋,为躲避战乱,中国医生成贤(秦汉)携带怀有身孕的日本妻子理惠子(早乙女爱)和孩子从上海逃到南京老家,他没想到南京也差不多快被侵华日军夷为废墟。被告知可以进入欧美列强势力保护的安全区避难时,成贤认为自己与难民身份不同没做理会,投靠了老朋友继续行医。以国小教师刘天琴(刘若英)为代表的同胞的悲剧令他震惊愤怒,但他认为自己首要任务不是反抗暴敌而是尽职做好一名医生。
同年冬天12月13日,南京全面沦陷,日军开始在南京疯狂烧杀淫掠,成贤终于意识到日军的残酷麻木,让妻子先行一步去安全区躲避,自己则留下来继续救死扶伤,他不知道的是,安全区早已名存实亡,而要反抗时,他发现已无可能。
南京大屠杀
一九三七年深秋,南京荒凉的铁道上,成贤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理惠子(日本人)回南京的老家。在纷乱的战火中,成贤在南京的老家已成为一堆瓦砾。别人告诉他可以去到外国人保护的安全区,但成贤自认不是难民而不愿去。他找到在下关发电厂做工的幼时朋友根发。根发虽然对他带回来的日本媳妇反感,但还是接纳了他们。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日,日军开始围攻南京城,同年十月十三日南京城破。疯狂的日兵搜寻,烧杀淫掠。理惠带着孩子们进了安全区,难民们得知理惠是日本人,便把所有对日本人的不满发泄在她身上,当成贤来到安全区,理惠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他们不知道另一场浩劫已悄然来临……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成贤秦汉----
理惠子早乙女爱----
刘书琴刘若英----
邓天远陈逸达----
 小绫王思北----
春子史芙嫣----
李根发陶泽如----
松进石根久保惠三郎----
石松君江国宾----

职员表

出品人製作人监製导演编剧摄影配乐剪辑
王应祥王应祥,吴宇森吴宇森吴子牛张冀平,洪维健杨尉、王西里谭盾何文章

幕后製作

影片是一部“南京大屠杀”为主题背景的电影,围绕一个中日结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遭遇,以一位日本女性的视角来审视日本军队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并试图通过细节描写,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表现出侵略者的複杂性。导演吴子牛通过此片展现了他对战争、民族和人性的思考。影片结尾处特别打出了两组字幕,分别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的死亡人数和1995年南京城最新人口数字,用强烈的对比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历史的回声。但是该片公映后很多观众却无法认同这一另类独特的视角,一时间恶评如潮,公映不久便匆匆落幕。
作为一段惨绝人寰的史实,“南京大屠杀”曾经吸引了许多影视导演。1995年,吴子牛决定要拍一部以此为题材的大片。为了表示自己将“南京大屠杀”拍好的决心,吴子牛将一头黑髮剃光。并立下誓言:“拍不好这部电影,我以后就不拍电影。”影片剧本经过梁晓声、徐天生、张冀平等一系列编剧作家之手,创作出了关于“一对恋人,两个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遭遇。 导演试图通过细节以人性的角度描绘出侵略者的複杂性。其中一个细节是当日本兵到理惠子家里搜查时,恐慌的理惠子颤抖地从窗子里挂出一串千纸鹤和一小面日本太阳旗。搜查的日军见状后用日语询问她是哪里人,声音竟是温柔的;另一个细节是成贤被抓走以后,理惠子在一大群避难的中国难民中绝望地用日语哭诉,愤怒的难民把对日本的仇恨迁怒到这位日本妇女身上。
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背景的电影,因其独特的视角也曾被评价为一部“充满人文精神,人性十足、生命意识极强的一部电影”。《南京1937》所展现的是一个导演对战争、对民族、对人性的思考。然而很多观众却无法认同导演另类独特的视角。毕竟,难忘那段过于沉重历史的中国观众们,还难以接受以一位日本女性的视角来审视日本军队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影片一时间恶评如潮,公映不久便匆匆落幕。然而,这部影片毕竟以独特的角度给观众留下了这场战争的思考

创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侵华日军于同年12月13日攻陷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便衣兵、国民革命军战俘及平民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抗战胜利后,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绞刑,谷寿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龙祥影业公司(中国台湾地区)中国电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国大陆地区)

发行公司

pro-star home entertainment(加拿大)

上映日期

于1996年6月29日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1998年5月2日于日本地区上映

影片评价

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背景的电影,因其独特的视角也曾被评价为一部“充满人文精神,人性十足、生命意识极强的一部电影”。(中青线上评价)
《南京大屠杀》所展现的是一个导演对战争、对民族、对人性的思考。然而很多观众却无法认同导演另类独特的视角。(中青线上评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