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2019-01-05 17:30:49 百科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专门机构始建于60年代初期。1989年在原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更名为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现除承担科研工作外,研究所还承担全省馆藏文物、地面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 创建时间:60年代初期
  • 主要研究方向:为纸张及其它纤维质地文物
  • 主要研究成果:有旧纸张加固技术

研究方向

为纸张及其它纤维质地文物系列化保护修复及文物防虫防霉技术、石刻保护修复技术、金属系列化保护修复技术、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结合的研究、古建筑整体保护技术。其中纸张系列化保护技术从脆弱纸张的丝网加固、纸张气相脱酸、纸张脱胶、纸张防虫防霉技术到派拉纶真空镀膜整本书加固技术拥有较为完整的古代纸张的综合保护技术和方法。除纸质文物的保护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外,NMF-1防霉剂的合成及套用研究、複方中草药杀虫剂的研製及套用、青铜器保护新材料的研製及新型古建筑白蚁防治剂的研究和套用也都居国内领先地位。

研究成果

有旧纸张加固技术、纸张气相脱酸套用研究、饱水木漆器的脱水与修复、NMF-1防霉剂的合成及套用研究、複方中草药杀虫剂的研製及套用、红外电视在文物检测中的套用、石刻保护修复技术、整书加固技术、青铜器保护新材料的研製及新型古建筑白蚁防治剂的研究和套用等。文物保护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2项和其它奖项15项。这些成果基本上都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套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在图书库房综合性防虫防霉处理上摸索出了一套简便实用的技术,成功的保护了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南通图书馆古籍部和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等数百万册古籍图书。古建筑白蚁防治剂—灭蚁净,成功地完成了南通天宁寺、遵义会址等十余处古建筑白蚁防治处理工作,南通天宁寺自1990年处理后,至今未发现白蚁活动迹象。青铜器保护新材料将传统去除粉状锈、提取氯离子、缓蚀保护三步工艺简化为一步,经对江苏徐州楚王陵、浙江宁波等地出土的青铜器进行处理的结果证明,该项技术用于青铜器的保护效果十分理想。

研究宗旨

是致力于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套用,最大限度保护好文物,延长文物的寿命。近期的发展目标是在全国六大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之一的基础上,立足全省,面向全国,争取创建全国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