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京南站(中国铁路车站)

2019-07-06 13:29:51 百科
南京南站(中国铁路车站)

南京南站(中国铁路车站)

南京南站(Nanjingnan Railway Station)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站,是南京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国家铁道枢纽站,是亚洲第一大火车站和亚洲第一大高铁站。

南京南站规划于1991年,地处南京南部新城的核心区;2007年底前规划设计方案选定,北靠雨花颱风景区、南临秦淮新河、西接牛首山;2008年1月正式开工;2011年6月28日南京南站及北广场投入使用;2015年1月南广场启用。

截至2018年6月,南京南站占地约7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8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主站房面积达28.15万平方米。站房建筑秉承“古都新站”的设计理念,吸纳了大量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如藻井、斗拱、窗花和木纹肌理等,同时中西合璧、兼收并蓄,将中国宫殿建筑的优势及特点充分发挥,体现了古都南京浓郁的风格和特有的气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京南站
  • 外文名:Nanjingnan Railway Station
  • 投用日期:2011年6月28日
  • 所属地区:南京市雨花台区
  • 区域管理: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铁路局)
  • 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
  • 站台规模:28个
  • 主要线路: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宁杭高速铁路、宁安高速铁路、宁合高速铁路
  • 年客运量:3218.08万人(2016年) 
  • 车站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玉兰路98号
  • 车站性质:枢纽站、区间站、技检站、起讫站
  • 车站地位:国家铁道枢纽站

历史沿革

京沪高铁的前期工作进展,极为缓慢,甚至搁浅停滞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铁路要在速度上与民航竞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直到2003年,铁道部新一任领导班子打算大跨越式发展铁路,京沪高铁才被再度提上议事日程。并且,高铁从南京经过的线路规划,铁道部这一次也改主意了。
南京南站站房南京南站站房
2003年6月13日,铁道部高速办约见南京市政府,通报京沪高铁的最新进展。铁道部改变主意,放弃了自己原先倾向的北线方案,採用了南线方案。而再向前追溯,南京市规划局在1986年前就开始谋划“南京向南”。对于建设者来说,南站,从2008年开始;而对于规划者们来说,南站,始于1991年。
铁道部开展京沪高铁选线,提出“北线方案”,即从上元门地区,通过隧道过江。南京的规划部门则拿出“南线方案”,从大胜关过江。铁道部牵头,进行比选得出的结论是:两个方案在技术上都可行,主要差别在于工程造价、经济效益、运营条件等方面。
江苏省和南京市要求南线方案,而铁道部看好的始终是北线方案。南京力主南线,是放长了眼光。如果从南京北部走,已经不具备扩建条件。南京火车站虽然前面是玄武湖、背面是小红山,景观很美,但是已经没有拓展空间。此外,更重要的是,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铁路带动城市发展的效果都非常明显,南京要想进一步发展南部区域,这是个好机会。显然,高铁建在哪里,也就意味着南京今后的发展框架,是继续囿于老城狭小的空间里,还是大步向南拓展。最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早在1986年就预留了南京南站地区的规划空间,早在1991年南京南站就有了“影子”。
南京南站夜景南京南站夜景
铁道部青睐北线的理由:新线与既有线的衔接方便。清末1900年前后修建的京浦铁路,即从北京到浦口;在长江南岸,之后又修建了沪宁铁路。浦口火车站、下关火车站、南京站,南京重要的火车站,向来都是位于城北。并且,当时铁道部的人都认为,南京的城市中心就在北边。另一方面,铁路的机务段、职工宿舍等都在城北,建成之后,职工上下班都方便。
为了说服铁道部,南京方面列出了南线的九大优势:无论高铁从哪里走,从完善南京枢纽总体布局的角度来看,都必须建大胜关长江大桥;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城市规划,城市今后将主要向东南方向发展,大胜关方案符合城市扩展方向;南面的场站位置已预留多年,有较为理想的建站条件;沿线拆迁量小,对城市干扰和环境影响小;利于形成方便的铁路——航空换乘及铁路与城市道路联结条件……不过,这些最初并没有打动铁道部,铁道部仍然坚持北线方案。
双方意见对峙了好几年,为了促进高铁儘快上马,1995年,南京稍稍“鬆口”。在当年的一份紧急报告里,有这样一句话——“南北方案之争不宜过多坚持,而从规划上对北线方案提出完善意见为妥”。
南京市规划局做了两手準备,针对南线、北线方案,分别做了规划控制。从1995年起,南京根据两个方案,开始分别严格控制沿线用地建设。而这个具有预见性的做法,使得后来的工作变得轻鬆许多。
南京从2001年起,提出“一城三区”的格局,城市南边发展的动力已经非常强劲。铁道部改主意是因为看到了南京多年的坚持是对的;也发现,如果走北线,城市北部的空间已经很侷促,到时候车辆的準备场、作业场选址都是麻烦事。另外,如果採用北线过江方案,存在1000米半径的控制线,到时车速将受到一定限制。而大胜关可以一路笔直前行。坚持了这幺些年,南北之争就此落幕。南京终于全面启动高铁移到城市南部的工作。而北线方案也没白做,后来,这里建了沪宁城际。如果没有超前控制,可想而知,两条铁路沿线的拆迁量会有多庞大。
有了十几年的準备,对于铁道部的突然改变主意,南京胸有成竹。规划部门立即成立“京沪高速铁路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南京段有关情况汇报》,阐述了南线方案概要,以及影响、对策。线路走向敲定,争执远远没有结束。
原本铁道部打算用传统的夯土方式,从地面走铁轨。夯土方式的缺点,老百姓都深有体会,一条铁路硬生生就将两边的空间隔开了。现在南京城北就是典型的例子,车站及铁路以南,很繁华,可是以北地区,则发展的较为缓慢。南部新城正是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不能再人为筑起一道“城墙”将主城与江宁割裂开来,南京提出:必须採用全线高架的方式。
2006年,铁道部在北京举行了一次方案审查会,铁道部公布了自己的论证方案,方案里仍是地面铁路线。南京则坚持建高架。从2006年到2008年间,南京市规划局几乎每个月至少有人进京一次,在专家发言之前就抢着发言,一遍遍表达南京的观点。直到2008年3月,铁道部终于决定採纳高架方案。
南京南站内部南京南站内部
南京南站地下空间使用铁道部拿出的方案是中间只有156米宽,只有捷运通进来,除了南京捷运1号线、南京捷运3号线的换乘厅,以及设备房和出站通道,其余部分全部用高填土填起来。其它换乘方式只能在车站外围。如果从长途汽车站下车后来坐高铁,直线距离是300多米,但是实际要走1200多米。
旅客拎着行李,要走1200多米肯定累坏。他们立即组织了几轮规划论证,来说服铁道部改变原来的方案。南站地区是丘陵地区,承载条件较好,基岩比较浅,地下20米就可以打到持力层。从成本上计算,地面12.4米做架空空间,成本和高填土方案成本基本接近。经过论证,铁道部赞成了这个方案。
2008年奥运会前夕,南京南站的规划设计方案最终尘埃落定,南京规划局坚持的四条意见全部被铁道部採纳,这四条意见是:交通的零换乘;充分开发地下空间,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实现快进快出大交通格局;按程式审批。特别是前面三条意见,让南京南站的设计理念领先全国。就在这份规划方案敲定之前,北京南站开通,落后的交通换乘方式让公众诟病,上海的虹桥站也是如此。
南京南站即将开通,被誉为“亚洲第一”强调的也就是服务第一,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换乘。南部新城总规划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进感慨万千,“我接触高铁站的规划十几个,做得最好的就是南京南站了,通过上下垂直通道,换乘很方便。”段进称,前段时间,他带了一些国外交通专家到南站进行了参观,大家都非常认同该站的“零换乘”方案,“同时,南京南站引领国际的还有‘小地块密路网’模式,全世界80多个国家对此进行了统计,发现这种模式不会堵车,非常利于交通组织,而南京南站所在的南部新城就采服了该模式。
南京南站夜景南京南站夜景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 设计理念
南京南站主站房秉承“古都新站”的理念,以中国古典建筑构成元素为基础,柱廊、斗拱、双重屋檐,方正刚毅的直线和简约优雅的曲线营造出传统建筑的壮美神韵和现代化铁路车站的恢弘气势,完美的体现了古都南京浓郁的地域风格和特有的尊贵气质。
站台站台
南京南站南北两侧主要入口分别採用了8根和6根高大的列柱作为空间构成元素,既突出了建筑的庄重感,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北入口六根立柱寓意“六朝古都文脉”,南入口8根立柱寓意“笑迎八方宾朋”。玻璃幕墙採用黄铜镂花的传统吉祥纹样作为装饰构件,疏密有致的传统纹样与简洁庄重的木构穿插组合,与玻璃、铝板等现代材料有机结合,为建筑赋予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南京南站将“山水城林”的和谐意境融入现代交通建筑中,屋顶挑棚的方正质朴,列柱空间的巍峨大气,都给人以历史时空的纵深体验;城墙肌理的外墙形式、层层叠叠的檐下空间、柱顶交织的穿插木构,使建筑形态与城市特质的深层契合,赋予南京南站浓厚的地域风格和独特气质。站台雨棚採用片状组合型式,顶部设侧向的通风和採光带,既可避免阳光直射,又能获得柔和的自然光线,形成美侖美奂的光影效果。
  • 设计参数
南京南站建有15个候车厅,3个站场,15个站台。主候车厅总面积5.8万平方米,候车大厅南北长417米、东西宽156米,整体东西宽度450米,总高59.96米,二层平台在12.4米高空,三层平台在22.4米高空,站房顶部“南京南站”4个红色汉字单字大小为8米×8米,大小64平方米,南京南站总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大高铁站(根据央视报导另一说为世界最大火车站)。
南京南站夜景南京南站夜景
南京南站主站房由支撑钢柱、站台层劲性钢结构、候车层平面箱形桁架结构和屋盖钢网架组成,占地面积约65000平方米,钢结构总面积约220000平方米。总共40000件钢件结构,全部由南京中建公司製作;南京南站主站房用钢重量约为80000吨,加上无柱雨篷、附属工程用钢,用钢总量约为110000吨。无站台柱雨棚上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近100000平方米。

整体布局

  • 站房楼层
南京南站是一个“桥建合一”的站房,买票、候车、出站、上车都在一个立面上,但不在一个层面上。站房共分五层,地上三层,地下两层。
候车大厅候车大厅
地下二层为捷运站台层,捷运1号线、3号线南北贯通同台换乘,捷运S1号线、S3号线东西贯通同台换乘。
地下一层为站房设备、捷运站厅、商业开发层及市政配套车库。
地面一层集散层,出站及综合交通方式换乘区域都在这层,四角分别设有配楼,包括计程车场站、公交场站、南京汽车客运南站、铁路售票处等,广场东西两侧有计程车停车泊位730个,社会车停车泊位2348个。
地上二层为站台层,28条铁轨从此层通过,为旅客的到发区域,同时设定有北进站广厅、贵宾区,也包括1个铁路售票处。
地上三层为候车层及送站平台,并设有客服商业夹层,共有56个检票口、100多个的自动检票机,大厅四个角落各配了1个售票处。
  • 广场布局
南京南站地面层为换乘广场,广场中心区域有南京捷运1号线、南京捷运3号线、南京捷运S1号线和南京捷运S3号线的进出站口;南北两侧为公交上客区,东西两侧各设出租、社会车的上客区;广场南侧还有一个机场快客停靠带,可直接去禄口机场。考虑到南北广场客流量的分布情况,公路客运南站设在南广场,占地5万平方米,市民在这里可实现铁路、公交、捷运、长途客车和机场大巴的“零距离”换乘。
南京南站北广场南京南站北广场
  • 路网设计
南京南站为缓解交通压力,车站设计了长途客车单向行驶车道和公车专用疏散通道。南京南站通过四条道路(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南京机场高速公路、宁溧路、宏运大道)与外界相联,在南京南站核心範围内形成两纵两横快速路网。南京南站内部建立五纵四横主干路,并在广场四个角设立大转盘疏散车辆。此外,在玉兰路、宏运大道、站东路、站西路、宁溧路上设定公交干线。

站台线路

主要线路

截至2018年底,南京南站共有三个站场,并分别设了三个不同信号楼,其中京沪场12股道,宁杭、宁蓉场10股道,宁安场6股道,主要途径有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宁杭高速铁路、宁安高速铁路、宁合高速铁路、沪蓉沿江高速铁路(在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规划)。此外,沪宁城际铁路最后的终点站是南京站,但经过仙林站后仍可通过联接线进入南京南站。
上行车站高铁线路下行车站
滁州站
京沪高速铁路(2011年7月1日开通)
镇江南站
全椒站
沪汉蓉高速铁路(南站启用时接入)
镇江南站
宁杭高速铁路(2013年7月1日开通)
江宁站
宁安高速铁路(2015年12月6日开通)
江宁西站
宁合高速铁路(南站启用时接入)
全椒站
仙林站
沪宁城际铁路(2010年7月1日开通,由支线接入)
未定
沪蓉沿江高速铁路(在建)
未定
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规划)
江宁站

站台设定

截至2018年底,南京南站共有28个站台,1至10号站台供京沪线(上海至南京至北京)列车停靠,11至21号站台供宁蓉线(南京至成都方向)和宁杭线(南京至杭州)列车停靠,22站台供沪宁线的支线(上海、上海虹桥至南京南)列车停靠,23至28号站台供宁安线(南京至安庆)列车停靠。
南京南站站台配置
站台编号路线行驶方向
1至10
京沪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杭甬高速铁路・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
北京南・天津西・济南西・徐州东・蚌埠南・镇江南・丹阳北・常州北・无锡东・苏州北・崑山南・安亭北・南翔北・上海西・上海・上海虹桥・松江南・金山北・嘉善南・嘉兴南・桐乡・海宁西・余杭・杭州东・杭州・绍兴北・上虞北・余姚北・庄桥・宁波・宁波东・奉化・宁海・三门县・临海・台州・温岭・雁荡山・绅坊・乐清・永嘉・温州南・瑞安・鳌江・苍南・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马尾・福州南・诸暨・义乌・金华・龙游・衢州・江山
11至22
宁合高速铁路・宁杭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杭甬高速铁路・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
成都东・重庆北・宜昌东・汉口・武昌・武汉・六安・合肥南・上海・上海虹桥・溧阳・宜兴・长兴・湖州・德清・杭州东・杭州・绍兴北・上虞北・余姚北・庄桥・宁波・宁波东・奉化・宁海・三门县・临海・台州・温岭・雁荡山・绅坊・乐清・永嘉・温州南・瑞安・鳌江・苍南・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马尾・福州南・诸暨・义乌・金华・龙游・衢州・江山・玉山南・上饶・弋阳・鹰潭北・抚州东・进贤南・南昌西・高安・新余北・宜春・萍乡北・醴陵东・长沙南
23至28
宁安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
江宁西・马鞍山东・当涂东・芜湖・弋江・繁昌西・铜陵・池州・安庆

运营情况

2016年,南京高铁客运量3939.84万人,同比增长24.7%,其中南京南站高铁客运量3218.08万人,同比增长30.7%。增幅高出南京市客运总量平均增速6.0个百分点。2012-2016年间,南京南站的客运总量破亿,达到10521.56万人。南京南站高铁客运量占客运总量的比重也逐年攀升,2016年占比为81.7%,比2012年占比高出18.4个百分点。(注:南京南站为纯高铁站,南京站为高铁、普铁混合站。)
2012年-2016年南京高铁客运量情况表2012年-2016年南京高铁客运量情况表
根据预测,至2030年,南京南站枢纽年传送铁路旅客5822万人次,公路旅客1100万人次。

交通换乘

轨道交通

截至2018年底,有南京捷运1号线、3号线、S1号线、S3号线,共4条捷运线路途径南京南站,并设南京南站。
捷运线路
运营时间
可前往
南京捷运1号线
05:42-23:27
迈皋桥、南京站、新街口、江宁大学城
南京捷运3号线
06:00-23:00
浦口桥北、南京站、大行宫、夫子庙、江宁
南京捷运S1号线
06:00-22:40
江宁经济开发区、禄口机场、溧水、高淳
南京捷运S3号线
06:00-23:00
浦口、桥林

公交线路

截至2018年底,南京南站南北广场均设有公交站场,北广场公交站面积1.7万平方米,安排18至20条公交线路;南广场设公交、团体车辆停车场,其中公车站场面积8000平方米,安排9至10条公交线路,车站东西两侧都设有公车行驶的专用疏解通道。
线路方向
公交线路
起讫站点
服务时间
主城方向(含河西
南京公交19路
育才公寓至南京南站
育才公寓6:00—22:00
南京南站5:15—21:15
南京公交84路
南京理工大至南京南站
南京南站5:20—21:20
南京理工大学6:00—22:00
南京公交129路
东宝路至南京南站
东宝路5:00—21:00
南京南站6:00—22:00
南京公交181路区间
光卡路至南京南站
光卡路6:30—22:15
南京南站6:45—22:30
南京公交190路
南京站·南广场东至南京南站
南京站·南广场东6:30—23:00
南京南站5:40—22:00
江宁方向
南京公交119路
武夷绿洲至南京南站
武夷绿洲5:30—20:30
南京南站6:00—21:00
南京公交791路
众彩物流中心至南京南站
众彩物流中心6:00—19:30
南京南站6:40—20:00
南京公交792路
出口加工区客运站至南京南站
出口加工区客运站6:30—22:00
南京南站6:00—22:00

机场大巴

机场大巴由南京南站北广场西侧的南京汽车客运南站至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车时间为05:00-21:00,每20分钟一班。此外,南京南站广场南侧还有一个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快客停靠带,可直接去网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长途车站

南京汽车客运南站位于南京南站北广场西侧,地面一层,是站运分离的一级社会公用型车站, 是中国首家实现火车、长途客运、捷运、市内公交、计程车、社会车辆等6种运输方式无缝连结和零距离换乘的新型智慧型化综合枢纽汽车客运站,设有发车位23个,检票口21个,售票视窗22个,营运班线辐射範围覆盖六省。

价值意义

南京南站是国家战略性重点建设项目京沪高速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中国交通事业发展、对南京经济社会建设,城市形象提升、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高铁时代,南京南站是中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格局中南北、中西干线的重要交汇点,进一步强化南京在长三角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南京市的综合竞争力,并带动南京从长三角“终点城市”向“泛长三角”1小时都市圈“中点城市”的跨越;进一步推动南京城市新一轮的大发展和大腾飞,引领南京实现新的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
南京交通地位的变化:中国交通枢纽将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中心”变为“五大中心”,南京将成为“华东新枢纽”。南京发展方式的变化:南京市区将形成主城、河西新城、南部新城“三足鼎立”均衡发展态势,这里将成为南京的“新经济成长极”。南京文化地标的变化:在中山陵、夫子庙、雨花台、阅江楼等之后,南京将再增加一处文化地标,这里将成为南京的新“标誌性建筑”。
南京南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