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简称“卓越计画”)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範和引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
- 简称:“卓越计画”
- 创办时间:2010年6月
- 类别:国家战略
-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人才培养:各行业高质量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 实施层次:工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
- 使命宗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
启动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高等工程教育

一是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三是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最佳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为此,高等工程教育要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是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二是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
三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
启动大会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以下简称“卓越计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卓越计画”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2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60多所高校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
校企合作

培养特点
“卓越计画”具有三个特点:
教育部“卓越计画”启动会 陈希副部长讲话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二是学校按通用标準和行业标準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施细则
主要目标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以实施卓越计画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卓越计画之清华大学

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画。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画,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画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採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卓越计画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实施领域
卓越计画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要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适度超前培养人才。 卓越计画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卓越计画之上海交通大学

实施措施
一、创立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卓越计画之西南交通大学

二、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三、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
四、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五、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準。
部门职责
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政策支持,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採取措施,破解难题,教育界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界的合作,高等学校要精心组织计画的实施。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本地区企业参与“卓越计画”,并对本地区参与计画的高校予以重点支持。
卓越计画之南京大学

国务院主要参与部门:人社部、财政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交通部、商务部、国资委、质检总局、安监总局、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主要参与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等。
卓越计画之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安排,主动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有关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政策、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联合培养企业的财税政策等,为实施“卓越计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教育部
教育部在五个方面採取措施推进该计画的实施:
卓越计画之北京交通大学

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卓越计画之华南理工大学

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
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準。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準,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準,高校按标準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準,评价“卓越计画”的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工程院
启动“卓越计画”,加紧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委託左铁镛院士到会讲话)。
中国工程院高度重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积极支持和配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开展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改革,并围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了相关的谘询研究。
实施“卓越计画”,需要科技界、教育界和企业界携手合作。
为支持计画的实施,工程院推荐了十多位院士,与教育部联合组建“卓越计画”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卓越计画”的组织实施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凝聚到“卓越计画”的具体实施之中,确保科学推进“卓越计画”。
住建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赵琦介绍了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高校土建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经验。赵琦表示,住建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卓越计画”给予支持:
卓越计画之东南大学

一是与教育部门、行业学协会、企业、高校共同构建土建类专业“卓越计画”组织管理体系。
二是研究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标準,为“卓越计画”培养提供依据。
三是选择部分通过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参加“卓越计画”的试点。
四是鼓励建筑企业、勘察设计机构及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卓越计画”。
院校名单
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高校名单
清华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天津大学 | 燕山大学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太原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吉林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东华大学 | 上海大学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电力学院 | 东南大学 | 河海大学 |
江南大学 | 江苏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程学院 | 浙江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科技学院 | 宁波工程学院 | 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学院 | 福州大学 | 福建工程学院 |
南昌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山东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南大学 | 湖南大学 |
湖南工程学院 | 华南理工大学 | 汕头大学 |
东莞理工学院 | 四川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长安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安理工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 - |
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高校名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北京服装学院 | 北京印刷学院 | 北京建筑大学 |
北方工业大学 | 中国民航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理工大学 | 华北科技学院 |
防灾科技学院 | 河北工业大学 | 华北理工大学 |
河北科技大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北大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东北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瀋阳大学 | 瀋阳理工大学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瀋阳工业大学 | 瀋阳建筑大学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大连交通大学 | 瀋阳化工大学 |
辽宁科技大学 | 大连工业大学 | 瀋阳航空航天大学 |
长春理工大学 | 长春工业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 |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化工学院 |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东北石油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海事大学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上海套用技术大学 |
上海电机学院 | 南京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苏州大学 | 扬州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徐州工程学院 |
淮阴工学院 | 常州工学院 | 盐城工学院 |
苏州科技学院 | 常熟理工学院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温州大学 | 中国计量学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科技学院 | 厦门理工学院 |
江西理工大学 | 华东交通大学 | 东华理工大学 |
南昌航空大学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南昌工程学院 |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
烟台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 | 青岛理工大学 |
济南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工业大学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南阳理工学院 | 武汉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长江大学 | 三峡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湖北工业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湖南科技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南华大学 |
湖南工学院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广州大学 | 宁夏大学 | 青海大学 |
广西大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理工大学 |
海南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成都大学 |
重庆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科技学院 | 贵州大学 | 昆明理工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 | 西安石油大学 | 西安工程大学 |
西安工业大学 | 陕西科技大学 | 西安邮电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交通大学 |
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高校名单
河北大学 | 河北农业大学 | 新疆工程学院 |
金陵科技学院 | 厦门大学 | 集美大学 |
三明学院 | 华中农业大学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云南大学 | 云南农业大学 | 西南林业大学 |
新疆大学 | 新疆农业大学 | 石河子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