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餵入花生联合收穫机关键技术研究》笔者在对已开发国家花生等土下果实联合收穫工艺技术与设备结构形式消化吸收与系统研析基础上,根据我国花生品种、种植农艺、作业条件、经营规模和模式等生产实际,採用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并举,部件最佳化与整机研发并重,吸纳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并强化自主创新,紧扣市场,重点突破、攻克关键、全面提升的技术路线,理论分析、台架试验、田间试验、提升最佳化等方法相结合併贯穿整个研究内容,研究开发出能一次完成花生挖掘、输送、清土、摘果、清选、集果、秧蔓处理等所有收穫作业的花生联合收穫设备,以期为研发土下果实联合收穫设备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本介绍
- 书名:半餵入花生联合收穫机关键技术研究
-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页数:191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胡志超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1614353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半餵入花生联合收穫机关键技术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胡志超,男,汉族,1963年2月生,西安市蓝田县人,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现代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机械研究室主任、全国农机化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农业部收穫机械专业科技创新谘询组组长。
长期从事农业技术设备研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收穫与产后加工技术与装备,先后负责和参与完成国家“863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画”、“科技支撑计画”、“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近期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30多篇,获优秀论文奖20多篇,获国家专利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0多项。
先后获“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科技创新标兵”、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所带领的科研团队2013年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2010年和2013年分别被授予“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农业技术设备研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收穫与产后加工技术与装备,先后负责和参与完成国家“863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画”、“科技支撑计画”、“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近期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30多篇,获优秀论文奖20多篇,获国家专利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0多项。
先后获“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科技创新标兵”、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所带领的科研团队2013年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2010年和2013年分别被授予“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1.1 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花生收穫机械现状
1.2.2国内花生收穫机械现状
1 2.3国内花生收穫机械的发展趋势分析
1.3半餵入花生联合收穫机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收穫工艺流程与总体没计
2.1 我国花生种植农艺和生物学特徵
2.1.1种植农艺
2.1.2生物学特徵
2.2设计要求
2.2.1 符合中国目前花生生产的农艺要求
2.2.2符合目前我国的农业经营规模
2.2.3主要性能指标
2.2.4结构紧凑,降低成本
2.3收穫工艺流程设计
2.3.1 花生联合收穫作业模式选定
2.3.2摘果形式比较与选定
2.3.3花生起秧方式
2.3.4其他作业工序与部件
2.3.5整机作业流程和部件组成
2.4总体设计
2.4.1 整机布置方案及工作过程
2.4.2行走方式
2.4.3传动方案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挖—拔组合式起秧装置研究
3.1分禾装置设计
3.2扶禾装置设计
3.2.1结构设计
3.2.2扶禾链条速度
3.2.3花生秧蔓扶禾过程分析
3.3夹持输送链设计
3.3.1 结构设计
3.3.2夹持输送链速度的研究
3.4挖掘铲的设计
3.5扶禾器、挖掘铲、夹持链的配置位置
3.5.1满足的作业要求
3.5.2位置关係的初步确定
3.5.3花生起秧性能验证试验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清土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4.1 清土装置类型与特点
4.1.1上下摆拍板式
4.1.2横向摆拍板式
4.1.3差速链桿式
4.1.4往复振动筛式
4.1.5升运链式
4.2清土装置类型的选择
4.3花生植株在清土段的运动分析
4.3.1清土装置结构设计
4.3.2拍土板运动解析
4.3.3清土运动过程分析
……
第五章 摘果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第六章 秧蔓抛送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第七章整机性能试验与作业参数最佳化
第八章总结与构想
参考文献
1.1 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花生收穫机械现状
1.2.2国内花生收穫机械现状
1 2.3国内花生收穫机械的发展趋势分析
1.3半餵入花生联合收穫机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收穫工艺流程与总体没计
2.1 我国花生种植农艺和生物学特徵
2.1.1种植农艺
2.1.2生物学特徵
2.2设计要求
2.2.1 符合中国目前花生生产的农艺要求
2.2.2符合目前我国的农业经营规模
2.2.3主要性能指标
2.2.4结构紧凑,降低成本
2.3收穫工艺流程设计
2.3.1 花生联合收穫作业模式选定
2.3.2摘果形式比较与选定
2.3.3花生起秧方式
2.3.4其他作业工序与部件
2.3.5整机作业流程和部件组成
2.4总体设计
2.4.1 整机布置方案及工作过程
2.4.2行走方式
2.4.3传动方案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挖—拔组合式起秧装置研究
3.1分禾装置设计
3.2扶禾装置设计
3.2.1结构设计
3.2.2扶禾链条速度
3.2.3花生秧蔓扶禾过程分析
3.3夹持输送链设计
3.3.1 结构设计
3.3.2夹持输送链速度的研究
3.4挖掘铲的设计
3.5扶禾器、挖掘铲、夹持链的配置位置
3.5.1满足的作业要求
3.5.2位置关係的初步确定
3.5.3花生起秧性能验证试验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清土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4.1 清土装置类型与特点
4.1.1上下摆拍板式
4.1.2横向摆拍板式
4.1.3差速链桿式
4.1.4往复振动筛式
4.1.5升运链式
4.2清土装置类型的选择
4.3花生植株在清土段的运动分析
4.3.1清土装置结构设计
4.3.2拍土板运动解析
4.3.3清土运动过程分析
……
第五章 摘果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第六章 秧蔓抛送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第七章整机性能试验与作业参数最佳化
第八章总结与构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