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是由许鞍华指导的电影。黄秋生,李丽珍等参加演出。本片是继《甜蜜蜜》(1996)之后又一部以邓丽君歌曲名命名的电影,《千言万语》的旋律贯穿全片:“不知道为了什幺,忧愁它围绕着我”。影片是以爱情包装的政治话题电影,反映了香港七八十年代的重大事件,是一次写实性的香港回忆之旅,回顾了香港本土知识分子自觉向港英挑战的历程。
基本介绍
- 导演:许鞍华
- 编剧:陈健忠
- 主演:黄秋生,李丽珍,李康生 ,谢君豪
- 製片人:许鞍华
- 出品公司:卡士有限公司
- 中文名:千言万语
- 外文名:Ordinary Heroes
- 出品时间:1998年
- 发行公司:嘉禾电影有限公司
- 製片地区:中国香港
- 类型:政治
- 片长:128分钟
- 上映时间:1999年4月10日
- 主要奖项: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剧情简介
一个茫然的年轻女子,在失常的在街上游蕩,没有记忆,已摆脱掉不堪回首的过去。她是苏凤娣(李丽珍饰)从小在船屋长大,一场在避风港发生的大火,夺走了她的家庭,痛心的她而后在友人的支持下,投入了为艇户等弱势族群争取权利的社会运动生涯。过去她的身边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她年少时因偷窃而相识的同龄好友李绍东,一个是引领她进入社会运动领域的大学生邱明宽,而另一个则是绍东的精神导师,义大利籍神父甘仔。绍东对她一网情深,却只能看着她为充满理想与使命感的明宽而疑狂。绍东只好寄情于他所钟爱的音乐,排解烦闷。不顾同志们的反对而决意竞选公职的邱明宽顺利的当选了区议员,并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但仍与苏纠缠不清。苏不幸怀了邱的孩子,于是让绍东带着她到深圳堕胎,内心百感事交集而迷惘不已的绍东,将自己放逐在大陆,而苏与邱终于分手了。就在89年6月4日,天安门广场讯息爆发之时,他们三人的命运又再度交会。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苏凤娣 Sow (as Rachel Lee) | 李丽珍 | ---- |
甘神父 Peter Kam | 黄秋生 | ---- |
邱明宽 Yau | 谢君豪 | ---- |
李绍东 Tung | 李康生 | ---- |
绍东母 Tung's mother | 鲍起静 | ---- |
军装警察 | 刘国昌 | ---- |
曾锡年 | 李锦明 | ---- |
新闻报导员 | 黄家辉 | ---- |
童年李绍东 | 张雅君 | ---- |
童年苏凤娣 | 李剑如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监製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灯光 | 录音 |
---|---|---|---|---|---|---|---|---|---|---|---|
许鞍华 黄立德 | 许鞍华 | 许鞍华 | 周惠坤 周强 | 陈建忠 | 余力为 | 赵增熹 许愿 | 邝志良 | 冯继辉 潘燚森 | 潘燚森 | 黄志明 | 郭礼杞 |
演职员参考
角色演员介绍
- 甘仔演员:黄秋生义大利籍神父,在香港为水上居民等弱势社群争取权益。此角色以甘浩望神父为蓝本。绍东的精神导师,信奉马克斯思想与天主教精神、不断为水上新娘、遭囚禁的政治异议份子等奔波
- 苏凤娣演员:李丽珍渔家贫女,水上人,故事以她的失忆开始,透过描写她的经历写出故事。痛心的她后来在友人的支持下,投入了为艇户等弱势族群争取权利的社会运动生涯。
- 李绍东演员:李康生长期暗恋苏凤娣,草根阶层出生。长期参与甘仔、邱明宽等人的社会运动的小人物。在苏凤娣失忆后,一直留在身边照顾她,帮助她恢复记忆。
- 邱明宽演员:谢君豪社会运动的中坚分子,后来成为葵青区议会区议员(其名片显示的地址为葵芳,但电影中的议员办事处在大坑东),引领苏凤娣进入社会运动领域,被苏凤娣喜欢。
角色参考
幕后花絮
1、影片是根据真实的社会事件改编,许鞍华为此策划多年,经历无数艰辛困苦,甚至因为资金不够而自掏腰包补足,导致生活困窘而不得不到香港城市大学去教书为生。
2、影片通过时序倒乱的剪接将政治与爱情两条线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影片是继《甜蜜蜜》(1996)之后又一部以邓丽君歌曲名命名的电影,《千言万语》的旋律贯穿全片:“不知道为了什幺,忧愁它围绕着我”。
获奖记录
奖序 | 年份 | 奖项 | 获奖人 | 备注 |
---|---|---|---|---|
1 | 1999 |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 许鞍华 | 提名奖 |
2 | 2000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 许鞍华 | |
3 | 2000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 许鞍华 | 提名奖 |
4 | 2000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 陈建忠 | 提名奖 |
5 | 2000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 黄秋生 | 提名奖 |
6 | 2000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 李丽珍 | 提名奖 |
7 | 2000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 谢君豪 | 提名奖 |
8 | 2000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 鲍起静 | 提名奖 |
9 | 2000 |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 | 潘燚森、冯继辉 | 提名奖 |
10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 许鞍华 | |
11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 李丽珍 | |
12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 许鞍华 | |
13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艺术指导 | 冯继辉、潘燚森 | |
14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 | 潘燚森 | |
15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 黄秋生 | 提名奖 |
16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 | 陈建忠 | 提名奖 |
17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奖 | 余力为 | 提名奖 |
18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音效 | 杜笃之 | 提名奖 |
19 | 1999 | 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音乐 | 赵增熹、许愿 | 提名奖 |
影片评价
许鞍华在这部影片中首次介入政治题材,在沉重的历史感中,通过一群社会底层平民的成长与遭际,呈示了一个别样的香港社会的心灵历史。她并非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上流露她的悲悯,换取观众的一掬同情之泪,而是在平淡直白的叙述当中,经意捕捉着个人记忆中的点滴生活感受、爱恨情仇,从而将距离感化解,将观众带入到一个本真同时又充满了抗争力量的生命群体当中,与主人公共同体味着人生中充满酸甜苦辣的千言万语,体验着无由言说的悲哀与凄凉。真切的生命感受、生活实感使不浓不酽的凡俗生活也变得刻骨铭心,同时也使其文化内涵远远超越了对底层平民生活的现实观照的表层涵义,上升到对人类共通的生命状态的描摹与具象。影片是香港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史诗之作,既是一段追索往事的记忆之旅,也是一首关于人生抗争的命运交响,见证普通人生命历程的宏伟讚歌。如果说《上海之夜》是1984年的徐克充满希望的以上海映射香港的城市记忆,那1999的《千言万语》就是许鞍华充满勇气的试图不断接近香港七八十年代的社会记忆。(国际线上评)
影片是以爱情包装的政治话题电影,反映了香港七八十年代的重大事件,是一次写实性的香港回忆之旅,回顾了香港本土知识分子自觉向港英挑战的历程。在纪录与虚构的故事交错中,以参差对照的手法排比陈列了三个主要角色如何参与社会运动,如何看待自己的信念的。影片对形式的运用十分自觉,视角观点也十分成熟。本片是部荡气迴肠的史诗性作品,浪漫与悲剧交织。影片立足香港,面对中国,游于两者之间。(1905电影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