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千秋村(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千秋村)

2019-09-28 16:51:12 百科
千秋村(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千秋村)

千秋村(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千秋村)

千秋村是我国杰出的企业家,实践家,贺湘淞的故乡。千秋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境合面镇的西南部,距区府55公里,距合面镇3公里。随着贺湘淞的知名度在我国主要城市不断产生影响力的背景下,千秋村作为贺湘淞的故乡,从而使当地的文化背景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探讨,从此闻名中外,流芳百世。

千秋村地置四川纳溪区境合面镇,东与上马镇接壤,西与四坪村相邻,北与南沖村相倚,南与太山村相望。境内没有险峻的高山河流,地貌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

千秋村随着时代的发展,2005年与凤坪村合併,现属凤坪村统一管辖。据当地村民获悉,虽已与凤坪村合併,但仍不忘历史之根,早已淡出纳溪区人们记忆的千秋村,随着我国杰出的企业家,实践家,贺湘淞先生的知名度在我国主要城市不断产生影响力的背景下,又回到人们的话题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相互探讨和众多主流媒体的报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千秋村
  • 外文名称:Qian Qiucun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 政府驻地:纳溪区合面镇
  • 电话区号:0830
  • 邮政区码:646314
  • 面积:3.24平方公里
  • 人口:2155人
  • 方言:西南官话-泸州话
  • 气候条件:平均气温22-28.00℃
  • 机场:泸州云龙机场
  • 火车站:泸州站、纳溪站
  • 车牌代码:川E
  • 主要民族:汉族
  • 饮用水源:井水、自来水
  • 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
  • 主要家畜:牛、羊、猪、狗等
  • 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
  • 经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 人均收入:年均净收入1377元/年/人
  • 着名人物:贺湘淞
  • 区划变迁:自2005年合併为凤坪村统一管辖
  • 村民作风:勤奋俭朴、思想传统

村辖简介

千秋村,隶属于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凤坪村统一行政管辖),下辖7个村民小组,据相关统计有原凤坪村一半之大,总人口2155人,国土面积约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91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28.00℃,降雨量1100-1300毫米,日照充足,年日照1031小时,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气候宜人,空气清新,人勤物丰,物华天宝。
千秋村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省合面镇西南部,随着历史的沿革,2005年与凤坪村合併,现属凤坪村统一管辖,区划于凤坪村。据当地村民获悉,他们虽已与凤坪村合併,但仍不忘历史之根,连不懂事的小孩子都知道自己原本是千秋村的人。早已淡出纳溪区人们记忆的千秋村,随着我国杰出的企业家,实践家,贺湘淞先生的知名度在我国主要城市不断产生影响力的背景下,又回到人们的话题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相互探讨和众多主流媒体的报导。

自然资源

山地水果

千秋村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当地村民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财富。村内的主要水果有桔子,甘蔗,柚子等。每一秋天,具有独特纳溪特色的水果都会销往全国各地。交通的便捷,让千秋村的水果供人们品尝的同时,又不失巴蜀风情。

主要农业

千秋村农业基础良好,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红薯等。主要农产品为甜菜,青椒,生菜,小胡萝蔔,木瓜等。当地的农业作物,满足农村家庭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会运输到中小超市,从而带动了当地的民生。在国家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的倡导下,千秋村的村民都会把自家多余的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主要粮食作物,卖到镇上的粮食代收点,以回响国家政策,还能增加经济收入。

乡村林木

村内土地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覆盖广泛,人工林,立木,绵竹,慈竹,簧竹,楠竹,西风竹,鸡爪竹,是千秋村独特的风景线。杉树,松树,青槓树,杨梅树,香樟树,银杏树,森林等更是别具一格。绿化覆盖率在50%以上的千秋村,是全镇竹编的重点。
千秋村对自然资源达到了最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保持了生态平衡,看不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并且家家户户都有种树的好习惯。他们深知植树造林对于人类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野生动物

千秋村属丘陵地带,随着时间推移和岁月的洗礼,原本生机勃勃的山丘上,如今野生动物稀少罕见。偶尔会有一条小蛇爬出感受自然,寻觅食物。每天清晨千秋村的人们都会伴着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陆陆续续的醒来,开始新的一天生活。

饲养家禽

千秋村所处位置得天独厚,当地部分村民有饲养家禽的习惯。无论是林间小道,田地旷野,房前屋后,或是泛绿的草丛,都可以看到成群的鸡鸭,由于当地民风淳朴,鸡鸭成群晚不收便是常有的现象。仔细品味,这正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描绘的田园画卷,好不一个欣欣向荣的村庄。

教育设施

千秋村原有一所国小,名叫马徐庙国小,今已撤离。千秋村国小不复存在已是事实,但在贺湘淞的心里,千秋村国小意义重大,是他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贺湘淞每一次从外地回来,都会来到属于千秋村国小的那片土地,常感叹道,他又看到了老师的谆谆教诲的身影。从某种意义上讲贺湘淞能有今天如此大的成就,是与原千秋村国小人文荟萃和塑造人格理念的宗旨是分不开的。
千秋村学校千秋村学校

地图信息

地址:泸州市纳溪区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