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名,侯爵。应龙,古代生翼的龙。《辞源》说“应龙”是有翅膀的千年龙,五百年的被称为角龙。龙是不凡之物,寿命奇长,应龙更是龙中之贵。夏商时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应yīng县一带有古应国,后来古应国的子民迁至今河南平顶山地区定居。西周初期,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应叔被封为应侯,因封地属应国故地,国名仍为应国。西周时期鹰〔应yīng〕国【西周初应叔立国~东周早期灭国;历350余年历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千年龙
- 应龙:是有翅膀的千年龙
- 定义:应龙的别名
- 记载: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 1324 年
传说
周初到春秋之时的应国,在周王朝所辖诸侯国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且具有一定的“监国”职能,因此,应国在周王朝建立之初,充当了开疆拓土,平叛伐逆的重要角色,也得到了周王朝的不断嘉奖,以致有诗经上所记周王“媚兹一人,应侯顺德”的讚誉。但是,随着周王朝的没落和连年征讨,应国终于国力衰竭,又加上北有晋,西有秦,东北有齐,东南有吴,可谓列强四起。更处险境的是,被称为荆蛮的楚国在南方逐渐强盛起来,敢于“问鼎”于周王朝,自封为王,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屡屡入侵江淮小国。可以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吞併了江淮诸国,如史籍所说“拓地千里,封畛于汝,江汉诸姬,楚尽有之”。应国也是在这一时期,在强楚狂风暴雨般的进攻下,连史官都来不及记载,就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值得庆幸的是,应国长期隐于史载,但终于随着滍阳岭上的春秋应国贵族墓地发掘,使其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真实的历史全貌逐渐彰显出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滍阳县,后魏末置雉阳县,隋改为湛水,又改为犫城,唐改为滍阳,寻省,今为滍阳镇。”这里说的湛水,即今横穿平顶山市区的湛河。《括地誌》故应城,因应山为名,在汝州叶县。武王代商,封其后于应,或谓弟。周公平武庚管叔之乱,封武王子叔韩于应。《左传》春秋僖公二十四(公元前636年)年:“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应的分封,当在周公东征之后。应的地望,据引《水经注》,在河南省蚩水之北。在应国贵族墓地考古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证实应都位于滍阳,证明应国与邓、申等国以相互联姻的形式结成政治联盟的历史事实。应都滍阳在明清时期,是宛洛间的交通要道,是物资贸易的中转地,是商业发达的中州名镇。
古滍阳城区图
千年龙就是应龙


记载
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 1324 年,《左传》、《诗经》、《史记》等书皆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