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十二等差律

2019-06-14 20:40:00 百科

十二等差律

“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是南朝宋时的乐律学家何承天提出的理论。

基本介绍

  • 律学理论:十二等差率(新律)

个人简介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大臣、着名天文学家、无神论思想家,乐律学家,其为郯(今山东郯城)人。五岁丧父,赖母徐氏抚孤成人。承天自幼聪明好学,诸子百家,莫不博览,幼年从学于当时的学者徐广。历官衡阳内史,御史中丞等。世称何衡阳。元嘉时为着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卒。他在乐律学史上,第一次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的理论。

推算方法

先以黄钟本律之数(9寸)减去由仲吕所生黄钟2之数(8.8788寸),得差为0.1212,再将此差数平分为十二等份。即0.1212÷12=0.0101,然后将此数依次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意义

何承天的这种“新律”,不但完全解决了古律仲吕还生不能得黄钟本律的问题,而且还缩小了古律大、小半音之间的差距,已接近十二平均律,是乐律史上一大贡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