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十三行博物馆(台湾省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馆)

2018-01-24 17:46:43 百科
十三行博物馆(台湾省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馆)

十三行博物馆(台湾省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馆)

十三行博物馆位于台北县八里乡淡水河海口交界处的南岸,面积约为62500平方公尺,为民国46年地质学者林朝綮在这里发现史前的炼铁遗蹟,同时亦发现许多史前陶片、石支脚与凹石等,因而判断此处为史前遗址,并依据该地地名将它定名为十三行遗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十三行博物馆
  • 类别:历史考古博物馆
  • 地点:新北市八里区淡水河海口交界处的南岸
  • 开放时间:9-16
  • 馆藏精品:红褐色夹砂陶

发展历史

十三行博物馆的位置为十三行文化遗址。命名为『十三行遗址』是根据考古学习惯,史前遗址的命名多採用发现地的最小地名,而十三行遗址之所在地,新北市八里区顶罟村的别名为『十三行庄』因而得名。

建筑布局

十三行博物馆其建筑的设计理念来自于考古发掘及先民乘船渡海来台的意念。十三行博物馆藉由三组不同型态的建筑群,分别表达山与海、过去与现在的意象;钢构建筑象徵“海”,所有的结构轴线以放射状指向“海洋”;斜缓的屋顶象徵过去十三行人生存环境中的沙丘户海中凸起的鲸背,三层楼的清水混凝土建筑,象徵“山”型,量体简单素净,十三行博物馆侧边的两道高墙直指观音山上的大坌坑遗址,隐含十三行与大坌坑两文化的时间连结。十三行博物馆隶属于台北县政府,为县府二级独立机构,业务受文化局监督,十三行博物馆为北台湾第一座考古博物馆。

馆藏文物

镇馆之宝“人面陶罐”图册
十三行博物馆的位置为十三行文化遗址,是目前台湾唯一确定拥有炼铁技术的史前居民,可能是台湾平埔族凯达格兰人的祖先,十三行遗址被内政部订为国家二级古蹟;十三行文化属于北台湾地区的金属器时代,时间大致从2300年前开始,到汉人进入本地区之后才结束,除了发现石、铁外,还有为数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红褐色夹砂陶,特徵是手工製作,含细沙,火候高、质地坚硬;十三行文化的分布地区,在西海岸地区由淡水河沿着海岸向南一直分布到大安溪,向东则沿着北海岸、兰阳平原一直分布到奇莱平原北侧的三栈溪。
十三行博物馆

参观信息

来到十三行博物馆了解距今一千多年前就具有炼铁技术的十三行人是如何生活的,以及当时的活络贸易活动有哪些,丰富的文化值得驻足停留。
地址:新北市八里区博物馆路200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