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是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瑞林。
基本介绍
- 书名: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 页数:266页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图书信息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10081458
条形码: 9787010081458
尺寸: 23.8 x 16.4 x 2 cm
重量: 440 g

作者简介
李瑞林,云南石林人,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师範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着作3部,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多项。
内容简介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作者就是听我讲授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区域(世界)经济成长规律与途径。与新古典的规模收益不变(递减)和完全竞争不同,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是以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国际背景
1.1.2 选题的国内背景
1.1.3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1.2.2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评价
第三节 研究架构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点和缺陷
1.4.1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进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态
2.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2.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2.1.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2.2.1 理论溯源
2.2.2 关税同盟和资源配置
2.2.3 贸易创造型关税同盟的条件
2.2.4 对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进一步研究
2.2.5 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拓展
2.3.1 研究的基础理论
2.3.2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基本假设
2.3.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作用力量
2.3.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生产和投资效应
第一节 基础模型:自由资本模型(FC模型)
3.1.1 模型的基本假设T
3.1.2 消费者行为
3.1.3 生产者行为
3.1.4 自由资本模型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生产和投资效应
3.2.1 自由资本模型的扩展:多国FC模型
3.2.2 核心一边缘临界点
3.2.3 生产转移和投资转移
第三节 经济一体化的国内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产业与投资分布
3.3.1 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3.3.2 1978年至今中国的产业分布
3.3.3 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趋势
3.3.4 结论与启示
3.3.5 对改革开放至今产业分布和资本流动状况的解释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分析
4.1.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际福利水平
4.1.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内福利水平
4.1.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人际福利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国际经验
4.2.1 模型的说明
4.2.2 分析和政策基点
4.2.3 分析结果
4.2.4 结论与启示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国内经验:我国改革与福利
4.3.1 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人际福利变化
4.3.2 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区际福利变化
4.3.3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节 小结
附录A 1985年一2005年东中西部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
附录B 1985年一2005年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
附录C 1978年一2005年我国三大地带间及区域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度
第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米诺效应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米诺效应
5.1.1 基本经济模型
5.1.2 政治经济模型
5.1.3 多米诺式的区域化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模
5.2.1 基本模型
5.2.2 自由进入的一体化集团规模
5.2.3 选择性接收的一体化集团规模(无进入费用)
5.2.4 选择性接收的一体化集团规模(收取进入费用)
5.2 ,5国家竞争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三节 小结
附录D FrA成员国厂商利润与非成员国厂商利润分析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成长效应
第一节 区域经济成长理论述评
6.1.1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6.1.2 新古典经济成长理论
6.1.3 新增长理论
6.1.4 内生增长模型在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发展
第二节 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成长
6.2.1 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
6.2.2 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成长
6.2.3 经济系统的短期均衡
6.2.4 经济系统中的长期均衡
6.2.5 几点启示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成长的国际经验
6.3.1 研究概况
6.3.2 欧盟经济一体化与增长、收敛
6.3.3 结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成长的国内经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成长
6.4.1 全国GDP、人均GDP的增长统计
6.4.2 我国经济成长的区际差距
6.4.3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成长收敛与否的计量检验
6.4.4 结论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产业分工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