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陆。即北方之地,又指日本北陆道。
在我国古文中一般指虚宿,也是我国i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星宿之一。位于冬季北方可见。
在十二星座中,虚宿又名行宿,属磨宫二足,瓶宫二足。此星为山羊座。
虚宿有星官10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陆
- 外文名:běi lù
- 典源:《尔雅》卷六《释天》
- 别名:虚宿
基本信息
词目:北陆(北陆)
拼音:běi lù
典源
《尔雅》卷六《释天》
「北陆,虚也。」晋·郭璞注:「虚星之名凡四。」
「北陆,虚也。」晋·郭璞注:「虚星之名凡四。」
《春秋左传·昭公四年》
「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晋·杜预注:「陆,道也。谓夏十二月,日在虚危,冰坚而藏之。」
「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晋·杜预注:「陆,道也。谓夏十二月,日在虚危,冰坚而藏之。」
《后汉书·律曆志下》
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
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
详细解释
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陆,北方之地也。”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于上席,行礼敬于质明,奠椒桂于中尊,敬神明于如在。”
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
《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 孔颖达 疏:“日在北陆,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于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
《尔雅·释天》:“玄枵,虚也;颛顼之虚,虚也。北陆,虚也。” 郭璞 注:“虚星之名凡四。”《汉书·律曆志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
指夏曆十二月或冬天
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 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授钺于西颢之半,策勛于北陆之初。”
宋 王禹称 《火星中而寒暑退赋》:“至若北陆兇残,人斯鲜懽,层冰飞雪以俱至,挟纩重裘而图安。”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三:“北陆既藏冰,西宅复寅饯。”
西晋 张载〈〈七哀诗二首〉〉:“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亦指日本北陆道
(古代日本行政区划五畿七道之一)
日本古代五畿七道之一。指若狭国、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越中国、越后国、佐渡国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