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华大学

2018-06-24 20:23:29 百科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Beihua University),简称北华,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高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实施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範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首批成员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高校。北华大学是吉林省唯一举办林学、林业工程等涉林一级学科的高校,吉林省60%以上的林业技术与管理骨干毕业于北华大学。

学校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範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併组建而成。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试点高校。2014年10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试点高校。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217万元,馆藏图书320.6万册;设有1个医学部,29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69个学术科研机构,设有81个本科专业,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教职工2641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572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62人,本科生23317人,专科生306人,来华留学生746人,预科生94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6个
  • 主管部门:吉林省
  • 学校官网:http://www.beihua.edu.cn
  • 中文名:北华大学
  • 外文名:Beihua University
  • 简称:北华(BHU)
  • 创办时间:1906年(丙午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综合
  • 属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2012年)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2014年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5年)
    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
    教育部来华留学示範基地(2014年)
  • 现任领导:校长:任玉珊
    党委书记:李岩峰
  • 专职院士:4 人
  • 本科专业:84个
  • 院系设定:24个学院
  • 校训:崇德尚学,自强力行
  • 校歌:《北华之歌》
  • 校庆日:每年9月9日
  •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滨江东路3999号
  • 院校代码:11923
  • 主要奖项: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画项目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 知名校友:程连昌、陆平、沈越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 吉林师範学院
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崇文书院创建吉林省初级师範学堂。
1952年8月,学校迁到江南(今吉林二中校址)。
1966年7月,吉林师专与四平师专合併,仍称吉林师範学院。
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林师範学校恢复为吉林师範学院。
  • 吉林医学院
1928年,孙宗尧创办吉林私立助产学校。
1947年12月,被国民党吉林教育厅接收,改名为“吉林省立助产学校”。
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政府将原吉林省立助产学校和华英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併接收。
1949年6月,改名为“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9月,校址迁到崇文胡同,即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在地。
1958年,升格为吉林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1959年6月,又调整为吉林省吉林医学专科学校。
1973年11月,恢复为吉林医学院。
  • 吉林林学院
1952年,吉林林业学校创建,校址在长春市何家屯。
东校区学生宿舍东校区学生宿舍
1953年10月,学校迁往吉林市江南。
1958年3月,吉林林业学校改名为吉林省林学院。
1960年5月,吉林省林学院更名为吉林林学院。
1964年3月,吉林林学院改建为吉林林业工程学院。
1972年,吉林省林业技工学校、吉林省林业干部学校和吉林省林业学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业学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号。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在吉林省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和改建吉林林学院。
  • 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
1920年9月,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成立,原址在吉林市德胜门外,北山脚下。
1935年,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改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两级中学。
东校区水景广场东校区水景广场
1946年,吉林解放后,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改名吉林工业专门学校,选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厂住宅区作为新校址(现北华大学北校区)。
1952年秋,学校改由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吉林工业技术学校。
1958年,学校创办了吉林电气化学院。
1959年6月,经冶金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
1984年10月,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改名为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合併组建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範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併组建为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北华大学。
2004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与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合併组建吉林特产学院。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5月,学校将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和临床检验诊断实验室、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所等整合,成立北华大学医学部。
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项目试点高校,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两项改革试点工作。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
2014年2月,国家确定学校为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範基地建设高校。10月,学校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项目高校,承担“林学类卓越农林複合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2015年,学校被遴选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4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函签了《吉林省人民政府 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北华大学协定书》。9月27日下午,北华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网路学院正式成立。
北华大学南校区正门北华大学南校区正门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2641人,其中专任教师162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7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82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153位校外高级专家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万人计画”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入选学者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具有长白山学者、省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高层次人才104人,吉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
教学名师:
类别姓名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刘和忠、佟大新、时君友、徐路平、李威、刘同库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延忠、汤永春、刘和忠、毕胜利、戚继忠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时君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孟庆繁、单延龙、肖艳
“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
郑毅、时君友、孙立伟、孙新
“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
颜宁、李日珪、潘学军、党庆来
长白山技能名师
张志、李建永、孙丽霞、关荣、李锐、孙永强、柳成
吉林省高级专家
杜凤国、李彬先、杜培革、孙新、时君友
吉林省教学名师
李延忠、杜凤国、白晶、戚继忠、张启昌、林永柏、夏薇、赵炳辉
资料来源:
吉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名称时间名称时间
药学专业教学团队
2014
护理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2012
工程技术实践教学团队
2014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团队
2011
医学影像学教学团队
2010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2011
数学类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2013
森林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
2009
教育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2013
电气类系列课教学团队
2008
园林植物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2012
创新基地教学团队
2010
资料来源: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设有1个医学部,29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有本科专业81个。
院系设定
类别学院
二级学院
北华大学法学院
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华大学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北华大学体育学院
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北华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北华大学物理学院
北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
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北华大学林学院
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华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北华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北华大学文学院
北华大学音乐学院
北华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北华大学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北华大学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口腔医学院
医学检验学院
药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护理学院
---
资料来源:
专业设定
院系专业学制
法学院
法学
四年
社会学
四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教育科学学院
国小教育
四年
学前教育
四年
心理学
四年
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教育技术学(网路数字媒体)
四年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四年
运动训练
四年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播音与主持
四年
外语学院
英语
四年
西班牙语
四年
翻译
四年
日语
四年
朝鲜语
四年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俄语
四年
音乐学院
音乐学
四年
音乐表演
四年
舞蹈学
四年
美术学院
美术学
四年
绘画
四年
雕塑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环境设计
四年
产品设计
四年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
四年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套用数学
四年
统计学
四年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四年
经济统计学
四年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四年
材料物理
四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化学与生物学院
化学
四年
生物科学
四年
套用化学
四年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类
四年
工业设计
四年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
自动化
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通信工程
四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软体工程
四年
网路工程
四年
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四年
交通运输
四年
工程管理
四年
汽车服务工程
四年
车辆工程
四年
林学院
林学
四年
园林
四年
风景园林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木材科学与工程
四年
环境科学
四年
包装工程
四年
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五年
医学部医学检验学院
医学检验
四年
医学部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五年
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临床医学
五年
医学影像
五年
医学部护理学院
护理学
四年
康复医疗学
五年
医学部药学院
药学
四年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四年
市场行销
四年
物流管理
四年
会计学
四年
旅游管理
四年
行政管理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13个吉林省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10个吉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9个吉林省品牌专业,1个吉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0个吉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吉林省精品课程31门,吉林省优秀课程60门;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华大学-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农学)、北华大学-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医学)
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三师为统领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林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程能力核心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森林资源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检验技术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特色专业:
类别名称
国家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
机械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园林
医学检验
林学
吉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机械类
园林
医学检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临床医学
林学
数学与套用数学
工商管理
英语
医学检验
---
---
吉林省品牌专业
林学
数学与套用数学
药学
临床医学
机械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医学检验技术
历史学
园林
吉林卓越工程师培养计画试点专业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软体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吉林省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
机械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园林
医学检验
林学
英语
数学与套用数学
工商管理
药学
护理学
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
---
---
吉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
资料来源:
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类别名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森林植被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吉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医学检验与测试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
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森林植被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
计算机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汽车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资料来源:
精品课程:
类别课程名称类别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
森林植物学
吉林省精品课程
外科护理学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导航
近世代数
吉林省精品课程
造林学
教育学原理
药理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机械原理
园林树木学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
超声诊断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基础护理学
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
药物分析
PCL套用技术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教育研究方法
大学语文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
微机原理及套用
外科护理学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
资料来源:备注:吉林省精品课程资料不全,故列举部分
教学成果:
部分教学成果列表
项目名称负责人获奖类别
林学类本科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和忠
2014年吉林省第七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地方高校工程能力核心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曲永印
2014年吉林省第七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创建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示範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高新等
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套用型工科人才技术创新与一线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刘和忠等
2009年吉林省第六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创建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示範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高新等
2009年吉林省第六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森林植物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杜凤国等
2009年吉林省第六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资料来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涉及38个专业领域),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7个吉林省重点学科,2个吉林省中之重学科。
  • 学位授予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教育
翻译
农业推广
临床医学
林业工程
製药工程
全科医学
---
资料来源:
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学 前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
体育学
■体育教训练学
--
---
▲中国语言学
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文艺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套用外国语言学
英语言文学
---
中国史
■专门史
---
---
▲世界史
---
---
---
数学
基础数学
机率论与数理统计
套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
---
化学
■物理化学
---
---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化学
---
---
▲机械工程
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
---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子与传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套用技术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套用化学
---
---
▲林业工程
木材科学与技术
林产化学加工程
---
▲风景园林学
---
---
---
▲林学
林木遗传育种
森林培育
森林保护学
森林经理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园林植物与观赏艺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
病理学与生病理学
法医学
---
▲临床医学
内科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学
影像医学与核影像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妇产科学
外科学
---
---
▲药学
药物化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
会计学
旅游管理
▲美术学
---
---
---
资料来源:备注:▲具有一级学科硕士位授权;■二级学科硕士位授权。
  • 重点学科
级别学科名称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林学一级学科
森林培育二级学科
---
---
吉林省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历史学
电气工程
林学
临床医学
工商管理
风景园林学
---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
林学
世界史
---
---
资料来源: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39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1箇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14个吉林省级创新团队,10个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98个校内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解铜电气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长白山药用动植物活性多肽研究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林业与生态环境实验室
吉林省木质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分子医学实验室
吉林省分子老年病医学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生物大分子功能开发与套用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
吉林省长吉图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特色文化(吉林市城市文化)研究基地
吉林省特色文化(长吉图旅游文化)研究基地
吉林省长吉图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中心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中心
---
吉林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智慧型电力电子装备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五味子开发及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智慧型机械装备控制系统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抗衰老保健技术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级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省电力电子套用技术创新中心
吉林省采育林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省中药生物技术科技创新中心
---
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
病理生理实验室
神经免疫与临床免疫学实验室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
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心血管病实验室
临床检验实验室
神经病学实验室
整形外科实验室
医学影像实验室
吉林省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吉林省电力整流装备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吉林省长白山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吉林省林木加工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1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16年,学校共荣获吉林市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6项。
项目名称负责人获奖类别
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关键技术与套用
时君友
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人群高血压和冠心病遗传资源的收集和利用研究
徐丽华
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1月,北华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307.8万册,涵盖林、医、师、工、管、文等多学科,其中纸质图书197.2万册,电子图书110.6万余册;馆藏中外文期刊6349种107091份,电子期刊22809种;馆藏古籍图书、港台文献、建国前精装报刊和地方文献等3万余册。有各类专业资料库44个。
东校区图书馆东校区图书馆
  • 学术期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创刊,源于北华大学合校前的4家学报:《吉林师範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创刊)、《吉林医学院学报》(1974年创刊)、《吉林林学院学报》(1985年创刊)和《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创刊),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林业科学栏目和工学的相关专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2012年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3年被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期刊加入了德国《数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农业和生物科学评价中心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多家国际科技文献资料库。201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00年创刊,其前身为《吉林师範学院学报》,为: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来源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来源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係,开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出国留学650人。与英国、芬兰两所大学开展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江原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是国家第二批来华留学示範基地、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格校。
国外姊妹校一览表
学校时间学校时间
美国世界公谊学院
1984年10月
纽西兰国际语言学院
2003年8月
日本滋贺医科大学
1984年11月
韩国大田大学
2004年5月
美国惠特沃斯学院
1987年11月
韩国汉城大学
2004年10月
美国圣罗斯学院
1987年11月
韩国瀚田大学
2004年12月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纳霍德卡市教委
1990年4月
韩国光州高等学校
2005年1月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师範大学
1991年5月
日本立命馆大学
2005年6月
日本山形大学教育学部
1992年5月
韩国大田保健大学
2006年6月
韩国岭南大学
1994年5月
加拿大博瓦利学院
2006年9月
韩国西原大学
1994年5月
韩国江原大学
2006年9月
美国约翰A罗根学院
1994年11月
日本长崎医疗中心
2006年11月
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师範学院
1996年3月
波兰弗罗兹瓦夫大学
2007年11月
俄罗斯远东国立人文大学
1996年12月
英国高地岛屿大学
2007年11月
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
1999年4月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音乐学院
2007年11月
韩国公州大学
1995年7月
俄罗斯海参崴经济服务大学
2007年11月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工业大学
2001年6月
韩国庆南大学
2007年12月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医科大学
2001年6月
日本福冈工业大学
2008年4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化学系
2001年6月
韩国东西大学
2009年6月
阿联沙迦国际语言学院
2002年7月
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
2009年
美国爱治伍德学院
2002年7月
乌克兰克里米亚捷奥尔基夫斯基医科大学
2009年
资料来源:
合作项目
类别合作院校
国际预科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
--
---
交换生项目
韩国岭南大学
韩国国立公州大学
韩国西原大学
韩国国立江原大学
.韩国国立韩巴大学
韩国汉(韩)城大学
瑞典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
芬兰于韦斯屈莱理工大学
芬兰萨沃尼亚理工大学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
台湾中原大学
台湾亚洲大学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
台湾南华大学
台湾醒吾科技大学
---
---
读研项目
赴韩国读研项目
日本87所国立大学读研项目
--
人才培养计画项目
美国国立大学
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
英国格林多大学
英国胡弗汉顿大学
英国贝德福特大学
英国德比大学
瑞典布莱京厄理工大学
日本北陆大学
韩国岭南大学
韩国汉城大学
韩国国立公州大学
韩国庆南大学
纽西兰东部理工学院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套用技术大学
---
公派交流留学项目
韩国岭南大学
韩国汉城大学
韩国公州大学
韩国西原大学
韩国HANBAT大学
韩国庆南大学
韩国东西大学
韩国江原大学
法国国立里昂第二大学
瑞典布莱京厄理工大学
瑞典国立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学
芬兰国立于韦斯屈莱大学
义大利国立莱切美术学院
义大利国立布雷西亚音乐学院
义大利国立莱切大学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师範大学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
俄罗斯远东国立人文大学
资料来源: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校徽
北华大学校徽由北华大学艺术学院侯林副教授设计,以学位帽为主要元素,配以江水、双环符号和北华大学中英文对照设计而成。学位帽是代表高校的最佳视觉形象,是学识的象徵,双环符号代表科研,二者结合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四条江水寓意着原四所高校,于1999年9月合併,它们共同汇入松花江,犹如丰满大坝泄洪齐发,又如原四所高校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实现实质融合,同舟共济、激流勇进。学位帽下的发射构成既是阳光又似太阳,同时又是科技的象徵,12个锯齿象徵着一年中的12个月。标誌整体形式为圆形,它是团结、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徵,同时也象徵地球,寓意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蓝色寓意浩瀚、深远和纯净,象徵着天空和海洋,也是北国江城的最佳体现。
学校校标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蓝色背景下配以黑色学位帽以及江水和双环符号组成的图案;外环上方是“北华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是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的校名。

校园文化

  • 校训
校训校训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
崇德:崇尚有德的人。语出《书·武成》:“崇德报功”。
尚学:尊重知识,追求真理。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语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学记》:“知困,然后自强也”。
力行:努力从事,尽力去做。语出《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比较贴切地概括了该校的发展历程与价值追求,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 校歌
《北华之歌》
作词:易茗;作曲:雷蕾
松花江水一路波浪,长白山野万千气象。
带着我们的爱与梦想,在这里集合起青春力量。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歌同声传唱。
有所作为,有所担当,一片沃土桃李芬芳。
难忘百年风云岁月,同心共举来日辉煌。
接过前辈留下的宝藏,让这里发出耀眼光芒!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歌放飞理想。
展望未来,勇敢开创,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巅,放飞理想。
展望未来,勇敢开创,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
北华大学 校歌北华大学 校歌
资料来源: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李岩峰
校长、党委副书记
任玉珊
副校长
王乃龙、戚继忠、项德明
党委副书记
詹丽萍、李才、徐国成
纪委书记
吕海龙
资料来源:

知名校友

姓名备注
张文海
曾任吉林省副省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陆平
国家铁道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后改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邵守义
演讲理论家和演讲活动家、演讲学教授。
程连昌
1986年荣获航天工业部一等功奖励。2001年当选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沈越
吉林市第一任市长。
高亨
古文字学家。
曹国安
入选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宋铁岩
入选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张耕野
入选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姚新一
入选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吉东省委任秘书长、省委机关《救国时报》和《前哨》编委主任和主笔。
胡乃超
入选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第21团副团长、团长,第九分区参谋长。
蓝文徵
历史学家。
曹杨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第七分公司总经理,中国国际商会青岛商会副会长。
资料来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