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院是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
学院主要负责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教师教育类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训练工作;同时负责全校多媒体资源的管理、提供视频新闻採集与製作服务、开展IT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等。学院下设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心、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训练中心、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团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华大学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 人员:113人
- 专任教师:56人
- 教授:8人
学院简介
信息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北华大学校园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系统管理、软体开发和网路教学套用等工作。中心下设网路技术部、网路工程运营部、系统管理部、网路教学套用部。
学院现有人员113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0人,硕士和在读硕士42人;学术拔尖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是一支融合教育技术、计算机技术、网路与媒体技术等多领域的教学科研团队。几年来获国家专利4项,发表论文140余篇,编写出版教材20余部,主持完成科研和教研课题15项。其中学院教师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共发表的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35篇。
学院拥有校园主控机房、公总计算机机房32个,计算机2103台;多功能教室101个;微格教室2个,非线性编辑实验室1个,专业机房1个,录音室1个,精品课录播室1个,演播室2个;拥有专业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等设备;同时与电视台、电视传媒有限公司、联通、电信等企业具有多年合作基础,并在4省7市13所学校建立了稳固的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学院所有各专业均与韩国东西大学实行“2+2”(在国内学习二年,在韩国学习二年)联合培养,满足了社会对促进行业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需要。
学院本着高起点、高目标、高要求的建院思想,紧紧抓住新学院蓬勃发展的契机,遵循科学性、可持续性的发展方针,努力营造和谐的办学氛围,进一步发挥学院独特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专业介绍
“2+2”合作培养“双学位”项目
北华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网路与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和东西大学校数码内容学院数码影像製作专业进行合作培养。
授予条件方可获得双方各自颁发的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
培养对象: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正式注册在籍学生。
培养方式:
①本项目採用全日制授课,学制为4年。
②学生第1、2学年在本学校就读,第3、4学年在对方学校就读。
③在第4学年第2学期,学生根据对方学校的毕业规定完成毕业论文及毕业考试后,即可获得双方授予的学位和学业证书。
培养条件:
① 选择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进行培养。
②学院承认对方的教学质量,并认定学生的成绩和所获学分。
③学生赴东西大学学习之前必须完成在学院1、2年级的全部课程,且获得韩国语rrOPIK成绩三级以上者(包括三级) 可以直接插到东西大学相应专业本科三年级学习。如未取得三级以上成绩者,则需在东西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学习韩国语,达到要求后方可插班。
学位授予:
学生完成本协定所及教学计画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各项考核且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双方各自颁发的学士学位。
授予条件方可获得双方各自颁发的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
培养对象: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正式注册在籍学生。
培养方式:
①本项目採用全日制授课,学制为4年。
②学生第1、2学年在本学校就读,第3、4学年在对方学校就读。
③在第4学年第2学期,学生根据对方学校的毕业规定完成毕业论文及毕业考试后,即可获得双方授予的学位和学业证书。
培养条件:
① 选择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进行培养。
②学院承认对方的教学质量,并认定学生的成绩和所获学分。
③学生赴东西大学学习之前必须完成在学院1、2年级的全部课程,且获得韩国语rrOPIK成绩三级以上者(包括三级) 可以直接插到东西大学相应专业本科三年级学习。如未取得三级以上成绩者,则需在东西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学习韩国语,达到要求后方可插班。
学位授予:
学生完成本协定所及教学计画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各项考核且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双方各自颁发的学士学位。
教育技术学专业
学 科:教育学
门 类:教育学类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网路与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能跟蹤现代教育科技发展前沿,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数字媒体影视製作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数字媒体製作套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新一代数字媒体技术,接受扎实的实验及实践能力的训练,具备较高的数字媒体技术套用能力,适应在教育、传媒业、网路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技术套用方面的工作。
主干学科:现代教育理论、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路技术。
主要课程:多媒体理论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影视编导与製作、数字影音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及套用、高级语言程式设计、平面设计、3D设计与製作、动漫设计与製作、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资源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门 类:教育学类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网路与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能跟蹤现代教育科技发展前沿,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数字媒体影视製作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数字媒体製作套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新一代数字媒体技术,接受扎实的实验及实践能力的训练,具备较高的数字媒体技术套用能力,适应在教育、传媒业、网路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技术套用方面的工作。
主干学科:现代教育理论、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路技术。
主要课程:多媒体理论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影视编导与製作、数字影音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及套用、高级语言程式设计、平面设计、3D设计与製作、动漫设计与製作、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资源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学 科:艺术学
门 类:戏剧影视学类
专业名称: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製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製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製作训练,培养具备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采写、拍摄、製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製作技能,具备视听结合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掌握利用广播电视、网路数字媒体等多种媒体进行创作的基本能力。
2. 掌握计算机、网路套用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相关专业拓展的素质和能力。
3. 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书刊。
4. 主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作能力。
5. 了解国家关于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广播电视的理论前沿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计算机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製作技术、广播电视採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导、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编导、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影视动画製作、网路数码影像创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门 类:戏剧影视学类
专业名称: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製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製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製作训练,培养具备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采写、拍摄、製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製作技能,具备视听结合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掌握利用广播电视、网路数字媒体等多种媒体进行创作的基本能力。
2. 掌握计算机、网路套用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相关专业拓展的素质和能力。
3. 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书刊。
4. 主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作能力。
5. 了解国家关于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广播电视的理论前沿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计算机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製作技术、广播电视採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导、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编导、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影视动画製作、网路数码影像创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学 科:工学
门 类:计算机类
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平面设计、数字视音频编辑、动画製作、网路媒体套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能力的高级複合型套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信息素养,适应在文化传播、影视製作、网路套用、游戏动漫等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软体开发、设计与製作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及数字传媒文化的基本素养;
·掌握1门外语;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技术;
·掌握虚拟现实的套用技术;
·掌握游戏软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掌握数字影视製作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掌握数字媒体产品开发项目策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门 类:计算机类
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平面设计、数字视音频编辑、动画製作、网路媒体套用、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能力的高级複合型套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信息素养,适应在文化传播、影视製作、网路套用、游戏动漫等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软体开发、设计与製作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及数字传媒文化的基本素养;
·掌握1门外语;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技术;
·掌握虚拟现实的套用技术;
·掌握游戏软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掌握数字影视製作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掌握数字媒体产品开发项目策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二)能力结构
·具有运用数字媒体创作软体进行动画、游戏、数字影视等数字产品的开发与製作的能力;
·具有网站设计与开发、网路多媒体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具有数字媒体产品开发项目策划、管理及推广的能力;
·具有外语综合套用能力和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素质结构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及优秀的职业道德修养;
·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在数字媒体艺术上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及良好领悟能力,在软体开发上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较高实践能力,在数字媒体技术上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字媒体内容产业化意识。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主要课程:电脑程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摄影摄像技术、色彩构成、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流媒体技术、数字视音频技术、动画製作技术、游戏技术基础、虚拟现实套用技术、网站设计与开发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具有运用数字媒体创作软体进行动画、游戏、数字影视等数字产品的开发与製作的能力;
·具有网站设计与开发、网路多媒体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具有数字媒体产品开发项目策划、管理及推广的能力;
·具有外语综合套用能力和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素质结构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诚信意识、团队精神及优秀的职业道德修养;
·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在数字媒体艺术上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及良好领悟能力,在软体开发上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较高实践能力,在数字媒体技术上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字媒体内容产业化意识。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主要课程:电脑程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摄影摄像技术、色彩构成、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流媒体技术、数字视音频技术、动画製作技术、游戏技术基础、虚拟现实套用技术、网站设计与开发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