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陆国平(血脂冠心病专家)

2021-03-30 03:55:23 百科
陆国平(血脂冠心病专家)

陆国平(血脂冠心病专家)

血脂冠心病专家,长期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包括脂质代谢、营养与心血管疾病、基因干预治疗基础研究。在国内外发表文章60余篇。现任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动脉硬化冠心病学组委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陆国平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52年5月
  • 性别:男

简介

陆国平,男,1952年5月生,1979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医疗系,1984.9-1990.4,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心内科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1990.5-1993.7,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科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动脉硬化冠心病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学会常务委员、卫生部国家考试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兼循环命题组组长、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委员、国家继续教育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上海市药监局药品审评谘询专家,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导资格评审专业组成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兼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室主任,上海市瑞金医院医疗缺陷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誌》、《中华心血管病杂誌》等多家杂誌特邀编委,承担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在国内外发表文章60余篇。多年来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包括脂质代谢、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因干预治疗等基础研究。
陆国平陆国平

教育背景

1979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医疗系;
1984.9-1990.4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心内科
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
1990.5-1993.7 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系脂质实验室、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内科脂质实验室)

职称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职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常务副主任
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动脉硬化冠心病学组委员
单位科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

研究方向

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特色和意义

深入研究了脂质和营养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关係,基本确定了中国正常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正常参考值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初步阐明了ω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降低高甘油三脂作用的机制和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机制,进一步验证了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一、二级防治中的作用;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NF-κB转录因子的诱骗性双链寡核苷酸及其反义基因治疗再狭窄的研究。

学术地位

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1. 长期服用普伐它丁对血清胆固醇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作用;卫生部课题
2. 辛伐它丁对心肌梗塞患者LDL氧化小而密LDL,血小板NOS和PAI-1基因表达的影响;卫生部默沙东基金
3. 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施贵宝科研基金
4. NF-κB转录因子的诱骗性双链寡核苷酸及其反义基因治疗再狭窄研究;上海市教委重大课题
5. 诱骗性双链寡核苷酸生物涂层支架预防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

发表论文

1. W.S.Harris, Guoping Lu. Influence of n-3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the endogenous activities of plasma lipase. Am J Clin Nutri. 1997;66:254-60
2. W.S.Harris, Bo-E.Hustvedt, Egil Hagen, Michael H.Green, Guoping Lu, and Christian A. Drevon. n-3 fatty acids and chylomicron metabolism in the rat. J Lipid Res 1997; 38:503-15
3. Guoping Lu, Sheryl L.Windsor, William S. Harris. Supplementation with n-3 fatty acids enhances the in vitro conversation of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to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J Nutr Biochem 1999
4. Guoping Lu, Chunfang Wu, Lansheng Gong. Effects of n-3PUFAs on plasma and platelet membran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plasma 6-Keto-PGF1,thromboxane B2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Chinese J Cardiology 1990;18:279-81
5. Huaiyi Ding, Guoping Lu, lansheng Gong. The Leukotriene B4 concentration of blood leucocytes in the patients with diffent level coronary arteriosclerosis. Acta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1992;12:51-3
6. David J Maron ,MD; Guo Ping Lu,MD Nai Sheng Cai, MD et al.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 of a Theaflavin-enriched green tea extrac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3; 163: 1448-53
7. 龚兰生 陈良华 陆国平。降低胆固醇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临床内科杂誌 1998;15:3-4
8. 陆国平 戚文航。调脂与冠心病一级预防。新医学杂誌 1999;9:13-4
9. 陈良华 陆国平 龚兰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学进展 1999;20:23-6
10. 冀 静 陆国平 龚兰生。冠状动脉重建术中小灶性心肌梗死的意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11:62-3
11. 陈良华 陆国平 龚兰生。心肌梗塞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山东医药 1999:39:46-7
12. 陈良华 陆国平 吴春芳 龚兰生。卡托普利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依赖舒张反应的影响。高血压杂誌 1999;7:76-8
13. 陈良华 龚兰生 陆国平 吴春芳。普伐他丁对HepG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分泌的影响。中国循环杂誌 1999;14:162-4
14. 吴春芳 陈良华 陆国平 龚兰生。脂蛋白(a)对HepG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分泌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誌 1999;27:231-3
15. 冯宁、陆国平、龚兰升。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的再认识。中华心血管病杂誌。1999;27;395-8
16. 陈桢玥 陆国平。NF-kB的反义核酸对人血管内皮ICAM-1表达的影响。上海医学,2003;26;9。
17. 陈桢玥 陆国平。NF-kB的诱骗性寡核苷酸对人血管内皮VCAM-1表达的影响。中华医药杂誌,2003;11
18. 陈桢玥 陆国平 龚兰生。核因子kappaB与动脉粥样硬化。上海医学 2002;25:602-604
19. 陈桢玥 陆国平。核因子kappaB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联合作用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中国动脉硬化杂誌 2004 ;Vol12; No3;305-308。
20. 陈桢玥 陆国平。核因子kappaB的诱骗性寡核苷酸对肿瘤坏死因子-a诱导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上海医学,2004;27:226-228。
21. 张敏 陈桢玥 陆国平 吴春芳。辛伐他丁对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分化抗原40诱导表达的影响。中国动脉硬化杂誌 2003;11(3)
22. 张敏 陈桢玥 吴春芳 陆国平。辛伐他丁抑制CD40L介导的内皮细胞的激活和CD40的表达。中华医学杂誌。2003,已修回。
23. ZHANG Min, CHEN Zhen Yue, Wu ChunFang and LU GuoPing. Simvastatin inhibits activ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probably through interfering with CD40/CD40L pathwa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3 (Accepted; in press)

专着

1.《高脂血症患者必读》 主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9 第一版
2.“高脂血症”《内科手册》第六章 P512-7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 第四版
3. “血脂异常:从生化,流行病学到治疗决策” 临床医学卷·内科学 第三章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00.1 第一版
4.“一氧化氮、内皮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治疗》上海科技出社 2001

科研成果

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极其危险因素的关係研究结果:基本确定中国正常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正常参考值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为中国的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同型半胱氨酸研究奠定了基础
2.ω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降低高甘油三脂作用的机制和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正常状态下LPL和HL 的活性均明显升高;其VLDL对孵育的正常人LPL和HL的敏感性增强,其转化生成的LDL量增加,这为ω3PUFA在临床的安全套用及其副作用的防治作出了贡献
3.他丁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非调脂作用研究表明:普伐他丁和辛伐他丁10 毫克既可显着降低血LDL水平,又可使VLDL和LDL亚型,LDL氧化,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内皮功能,血小板中ecNOS和PAI-1表达,粘附分子等参数发生有利于临床效益的变化,这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未见国内外有上述研究特点的报导
4.普伐他丁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及其量效关係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普伐他丁(即使每天10毫克)均可改善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且随普伐他丁剂量增加,其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增强趋势这一结果提示国人常用的普伐他丁每日10mg剂量是有效益的,有高的效益/价格比,符合中国国情
5.NF-κB转录因子的诱骗性双链寡核苷酸及其反义基因治疗再狭窄研究结果表明:NF-kB的诱骗性双链寡核苷酸及其反义核酸能抑制新生内膜形成及血管损伤后ICAM-1、VCAM-1、MCP-1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两者联合套用,效果更为显着,为核酸治疗冠心病PTCA及支架术后再狭窄开闢了新的途径,在国内外未见报导。
南通大学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南通大学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和南通大学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华东师範大学和江苏工业学院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包含信息处理、非线性控制系统、鲁棒控制、时滞控制、广义控制系统、网路控制系统以及智慧型控制等。主持国家级(2项)、省级(3项)以及市厅级(6项)科研基金共11项,其中完成7项,在研4项;参与各类科研基金10余项, 其中包括作为第二申请人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研究基金 (CERG) 共3项。已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有70多篇次论文先后被 SCI、EI、ISTP 收录,被SCI刊物引用近50篇次。先后多次赴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科研,分别任高级研究员助理、副高级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等职。2006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纽约 Polytechnic 大学进行合作科研。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分会主持人,四次担任国际学术大会程式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 IEEE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等近十种重要自动控制学术期刊审稿人,多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通讯评议专家。指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均有获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