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血压和血压测量

2020-12-31 12:16:55 百科
血压和血压测量

血压和血压测量

《血压和血压测量》是2010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鼎良。本书首次系统讨论大家共同关注且容易产生争论的血压和血压测量问题,内容规範,作者权威,图文并茂,适合高血压医师、研究人员、患者、血压计厂家等阅读。

基本介绍

  • 书名:血压和血压测量
  • 作者:朱鼎良
  • ISBN:9787509133422
  • 定价:29
  •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02月
  • 开本:16

内容简介

《血压和血压测量》由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所长朱鼎良教授领衔25位着名高血压专家共同编写。全书分为血压与血压计、临床血压测量的方法及套用、动物血压测量三篇9章内容。系统论述血压,血压的测量和血压计,血压测量的方法,血压成分、变异及其临床意义,与血压测量方法相关的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研究中的血压测量,实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各种实验动物的血压测量,大鼠血压波动性的测量等;并在附录中列举通过国际标準认证的各种血压计型号和标準。

作者简介

朱鼎良,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并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博士学位。1986~1988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细胞生物系进修,1988~1995年先后在法国国家健康医学研究所及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从事高血压研究工作。现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上海市血管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中华心血管病杂誌》编委、《高血压杂誌》副主编、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高血压发病机理研究,尤其是高血压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和血管重塑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1995年回国后建立了上海市血管生物学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和高血压健康教育中心,建成了中国人高血压遗传资源库和DNA样本库。先后主持国家973、863、自然基金等14项国家与市部级课题。2002年至今已获中法、中比合作计画资助,与日本也建立了合作课题。
在国内外杂誌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在国外杂誌全文发表有30多篇。主编多部学术专着。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血压与血压计
第1章 血压
第一节 血压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2
一、动脉血压形成的机制/2
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3
第二节 血压调节机制/5
一、神经调节/5
二、体液调节/7
第2章 血压的测量和血压计
第一节 直接测压/13
一、发展概述/13
二、测量方法/14
三、临床意义/17
第二节 间接测压/18
一、间接测压原理/19
二、间接测压血压计种类/27
第三节 血压计的认证/35
一、国际权威认证标準/35
二、血压计认证的重要性/36
三、常用的国际认证标準介绍/36
第四节 血压计及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49
一、血压计的发展趋势/49
二、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51
第二篇 临床血压测量的方法及套用
第3章 血压测量的方法
第一节 诊所血压测量/56
一、测量方法/56
二、影响因素/57
三、临床意义/59
四、局限性/60
第二节 家庭血压测量/61
一、推荐使用的血压计/62
二、测压规範/63
三、正常值和治疗达标值/65
四、临床套用/66
五、特殊人群的家庭血压测量/69
六、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70
第三节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71
一、监测方法/71
二、动态血压参数/73
三、临床意义/75
第四节 诊所、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的比较/80
一、优缺点比较/80
二、血压值比较及其临床套用/83
第五节 不同人群及疾病状态下的血压测量/85
一、儿童/85
二、老年/87
三、妊娠/89
四、心房颤动/90
五、窦性心动过缓/91
第六节 踝部血压测量及踝臂血压指数/92
一、测量方法和仪器/92
二、踝臂血压指数/94
第七节 中心动脉压测量/98
一、病理生理意义/98
二、测量技术/99
三、疾病的标记和预测指标/100
四、在治疗中的套用/101
五、临床套用/102
六、总结/103
第八节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104
一、计算原理/104
二、影响因素以及与其他动脉硬化指数的关係/105
三、靶器官损伤及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107
四、正常参考值/108
五、争议及套用前景/109
第4章 血压成分、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 血压成分/117
一、描述血压水平的4项指标/117
二、各种血压指标对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118
第二节 人体血压波动性的测量/121
一、动脉内血压直接监测方法/122
二、无创性手指血压连续监测方法/124
三、全自动无创性的动态血压监测方法/125
第5章 与血压测量方法相关的特殊类型高血压
第一节 白大衣高血压/129
一、定义和诊断标準/130
二、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高血压/131
三、流行病学/132
四、发病机制/132
五、与靶器官损害的关係/133
六、与心血管事件的关係/134
七、治疗/135
第二节 隐蔽性高血压/136
一、定义、相关术语和诊断/136
二、发病率和患病率/137
三、发生机制/138
四、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预后的关係/139
五、治疗/140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140
第三节 血压晨峰/141
一、定义/141
二、病理生理机制/142
三、与心血管事件的关係/142
四、降压治疗与血压晨峰/144
第四节 假性高血压/146
一、流行病学资料/147
二、发生机制/148
三、诊断/149
四、治疗对策/153
第6章 临床研究中的血压测量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中的血压测量/156
一、血压测量方式/157
二、血压测量的有效性评价/161
……
第三篇 动物血压测量
第7章 实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8章 各种实验动物的血压测量
第9章 大鼠血压波动性的测量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