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无创血流动力学介入技术

2021-05-29 16:01:46 百科
无创血流动力学介入技术

无创血流动力学介入技术

《无创血流动力学介入技术》是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广泉。本书主要是对160例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影像检查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基本介绍

  • 书名:无创血流动力学介入技术
  • 作者:刘广泉
  • ISBN:9787117e127660
  • 定价:28.00元
  •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年2月1日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无创血流动力学介入技术》共15篇87章。第1~5章系统介绍了外周动脉解剖、影像和血流动力学,外周动脉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各种外周动脉疾病的临床特徵,使读者对外周动脉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第6~10章介绍了新型外周动脉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仪器操作流程,检测和分析技术,结果描述和诊断结论,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诊断仪器的设定,规範的操作步骤,检测结果的分析和报告。第11~19章介绍了ABI、BAI、TBI、PWV和CWD的测量方法、评价标準和临床套用。最后《无创血流动力学介入技术》对160例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影像检查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使读者对外周动脉阻塞、动脉僵硬度改变与无创介入检测技术之间的内在关係有更深的理解。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与临床
第1章 外周动脉解剖、影像和血流动力学
1.1 血管分类和组织结构
1.2 上肢动脉解剖和影像
1.3 盆部动脉解剖和影像
1.4 下肢动脉解剖和影像
1.5 血流动力学相关概念和定律
1.6 动脉阻塞的血流动力学
第2章 外周动脉疾病病因、患病率和预后
2.1 病因
2.2 患病率
2.3 预后
第3章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
3.1 诊断
3.2 治疗
第4章 外周动脉疾病
4.1 动脉硬化闭塞症
4.2 糖尿病足
4.3 多发性大动脉炎
4.4 急性动脉栓塞
4.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6 雷诺综合徵
4.7 动脉压迫综合徵
4.8 骨筋膜室综合徵
4.9 动脉夹层
4.10 肌纤维发育不良
4.11 动脉瘤
4.12 常见动脉阻塞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5章 外周动脉疾病的临床研究回顾
5.1 规範“动脉疾病”的定义
5.2 “动脉粥样硬化”全身管理的理念
5.3 外周动脉疾病的临床研究回顾
5.4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套用範围
第二篇 仪器与操作
第6章 外周动脉检测仪功能及工作原理
6.1 仪器功能
6.2 工作原理
6.3 技术指标
第7章 仪器操作流程
7.1 测量前準备工作
7.2 测量前信号检查
7.3 数据採集处理
7.4 连续波都卜勒检测处理
7.5 报告单处理
7.6 数据管理
7.7 数据预览
7.8 预约管理
7.9 系统配置
第三篇 检测与分析
第8章 检测技术
8.1 检查申请及检测室要求
8.2 检测前準备
8.3 血压袖带及感测器放置
8.4 影响测量準确性的原因
8.5 运动负荷试验
8.6 反应性充血试验
第9章 分析技术
9.1 四肢动脉血压
9.2 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9.3 与心脏功能评价相关的测量参数
9.4 反射波增强指数
9.5 体重指数
第10章 检测结果描述及诊断结论
10.1 检测结果描述
10.2 诊断结论与报告模版
第四篇 动脉阻塞检测与临床
第11章 踝臂指数测量
11.1 踝臂指数定义及分类
11.2 血压测量方法
11.3 踝臂指数计算方法和评价标準
11.4 踝臂指数检测的局限性
11.5 踝臂指数检测临床适用範围
第12章 踝臂指数的临床套用
12.1 下肢动脉疾病
12.2 心血管事件
12.3 脑动脉疾病
12.4 糖尿病
12.5 慢性肾功能不全
第13章 臂踝指数测量和临床套用
13.1 臂踝指数定义及分类
13.2 臂踝指数计算方法和评价标準
13.3 臂踝指数与锁骨下动脉病变
第14章 趾臂指数测量和临床套用
14.1 趾动脉血压测量及临床意义
14.2 趾臂指数计算方法和评价标準
14.3 趾臂指数临床套用
第五篇 动脉僵硬度检测与临床
第15章 脉搏波与脉搏波传导速度
15.1 动脉脉搏波
15.2 脉搏波传导速度
第16章 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
16.1 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方法
16.2 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价标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