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岩,男,1963年5月生,河南中牟人,我国着名杜仲专家。1986年7月在中南林学院经济林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12月于中南林学院森林培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森林培育专业农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杜仲产业绿皮书:中国杜仲橡胶资源与产业发展报告》第一主编,《经济林产业绿皮书》主编。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常务理事,杜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杜红岩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南中牟
- 出生日期:1963年5月
- 职业:专家,教授
- 毕业院校:中南林学院
- 信仰:共产主义
- 代表作品:杜仲产业绿皮书
成就及荣誉
杜红岩从1986年开始一直从事杜仲等经济林育种、栽培与综合利用研究,我国经济林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先后主持国家各级攻关课题20余项,近期主持的主要项目包括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画“杜仲和红豆杉工业原料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画“杜仲材用和药用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杜仲育种群体建立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国家高技术项目“杜仲良种快繁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杜仲高产胶良种中试及果园化栽培技术示範”、“杜仲雄花高效栽培及雄花茶中试与示範”,国家948项目“杜仲主要活性成分提纯分离技术引进”,国家林业局重点攻关课题“杜仲雄花高产栽培与雄花茶开发利用”、“杜仲高产胶栽培技术研究”等。在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和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期评估和验收中,主持的项目3次获得全国第1名。
杜红岩在杜仲育种、栽培和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30年系统研究,取得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良好套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包括:主持选育出高产杜仲胶、杜仲亚麻酸油、高产杜仲雄花、药用和材用杜仲优良无性系100余个,审定杜仲良种15个,其中国审杜仲良种10个;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8部;取得研究成果17项,荣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科普)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13次在中央电视台专题报导。
杜红岩研究员主要学术成就:1、主持选育出我国历史上首批5个杜仲良种‘华仲~5号’;紧紧围绕我国天然橡胶和新材料产业的技术需求,首次选育出‘华仲6~10号’和‘大果杜仲’等6个果用杜仲良种;同时选育出具有特异性状的杜仲良种‘华仲12号(红叶杜仲)’和‘密叶杜仲’;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杜仲基因库,保存杜仲种质资源1300余份。2、首创杜仲果园化、园艺化栽培模式和系列技术,取得了我国杜仲研究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果实产胶量提高40倍,开闢了天然橡胶新资源,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居国际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极大关注。3、主持完成的国家发明专利“杜仲雄花茶及其加工方法”、“提高杜仲雄花产量的培育方法”均为国际首创,开创了杜仲综合利用的新局面,‘杜仲雄花茶’已逐步成为国内功能食品的知名品牌。4、提出杜仲果实提取杜仲胶和杜仲油综合利用的新思路,专利技术“一种提高杜仲产果量和产胶量的培育方法”形成了杜仲果园化栽培的技术规範,为我国杜仲天然橡胶产业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一种杜仲油的抗氧化保鲜方法”为高活性杜仲a-亚麻酸油的利用和功能食品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5、研发出杜仲山杏高档配方食用油、杜仲雄花茶饮料、杜仲雄花茶含片、杜仲系列保健酒、杜仲功能饲料、杜仲功能型食用菌、杜仲营养饼乾、杜仲系列化妆品等系列功能产品等专利产品,拓宽了杜仲综合利用新途径。6、对活性成分提纯分离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获得了高纯度绿原酸、桃叶珊瑚苷等,为进一步研製绿色杜仲中药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7、开启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主编我国林业系统第一个以《皮书》形式连续发布的产业报告《杜仲产业绿皮书》,建立了我国杜仲产业权威的话语平台,显着提升了杜仲产业的影响力。
杜红岩1992年荣获洛阳市首届青年科技奖,1998年被评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先进工作者,2000年荣获第六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先后6次荣获河南省科技厅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2年7月13日,《中国科学报》以《科研大爱为杜仲》为题,对杜红岩研究员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导;2012年9月6日,《科技日报》以《他的心中“长”满杜仲》专题报导了杜红岩研究员近30年来一直追逐杜仲产业腾飞梦想的心理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