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高友鹤

2020-12-23 02:57:50 百科

高友鹤

高友鹤,男,1964年6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毕业美国康乃狄克大学生物医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全国生化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是在国际上比较早期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套用于人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研究人员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高友鹤
  • 出生日期:1964年6月
  • 毕业院校:美国哈佛医学院
  • 主要成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基础医学组成员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代表作品:《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1997年-2001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讲师。2001年起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生病理生理学系教授。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人尿蛋白质组。在严格的质键润碑量控制下,鉴定的蛋白总数在当时世界领先。最先建立了人尿糖蛋白质组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人尿糖蛋白质组资料库,解决了白蛋白的高丰度抑制问题,提出了可以将翻译后修饰的富集方法套用于高丰度蛋白的去除。由于在尿蛋白质组领域的贡献,获邀参加编写Wiley-VCH出版的《Renal and Urinary Proteomics: Methods and Protocols》。在尿蛋白质组的八个章节中贡献了关于色谱分离质樱犁府谱鉴定尿蛋白质组和尿糖蛋白质组两巩篮胶槓个重要章节。提出利用黑箱的思想,通过比较血尿蛋白质组研究肾脏处理蛋白的功能。提出人尿蛋白质组的个体差异和稳定尿蛋白质组在生物标誌物研究上的重要性。在分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上,提出了富集指数方法,不仅可用于区分分泌蛋白,而且对区分两种複杂蛋白混合物的蛋白组成提出了重要的思想方法。最近还在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在器官水平上研究肝脏分泌功能做出重要成绩。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上,开发了微波辅助酶解的方法提高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效率和灵敏度。在质谱数据的质量控制上,将经验保留时间的方法用于多肽鉴定,提高了鉴定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单一参数的思想简化蛋白质组学鉴定的複杂性提高了效率。在分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上,提出了富集指数的方法。通过研究肝脏分泌蛋白质组第一次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多高可信的肝脏分泌蛋白质。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上,提出了高效研究结构域结合特性的方法,提出了PDZ蛋白相互作用夜桨祖预测的新方法,并且在领域中第一次轿放把预测的结果放在全蛋白质组资料库中验证。最近发现了全新的结合SH2结构域的非磷酸化多肽,其结合强度超过了美国获得专利的非磷酸化多肽的10倍。以PDZK1为例提出了接头蛋白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其他接头蛋白奠定了基础。课题组较全面地涉及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其他领域,蛋白质组数据质量控制的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样品的处理方法,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等研究方向。在上述的各个方面都有文章发表在蛋白质组学专业最有影响的杂誌《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共6篇。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共有12名学生获得14个旅愉旬危海行奖。
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基础医学组成员,新世寒几盼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