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泾阳八景

2021-05-25 07:33:56 百科
泾阳八景

泾阳八景

沃沃泾野,北有仲山、嵯峨山,南有北蟒原,泾水从中流过,土地平坦,村落相连,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很早以前,泾阳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其中,“泾阳八景”闻名遐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泾阳八景
  • 地点:陕西泾阳

瀛洲春草

泾阳县城东南10千米处的高庄镇阜下村有一高台遗址,名叫“瀛洲台”。
瀛洲春色瀛洲春色
据《泾阳县誌》载,该处为唐十八学士登游处,他们在此聚会,饮酒作诗,谈天说地。因为土厚质纯,得阳光雨露之恩泽。每年初春,绿莎翠茵,凄迷交映,故称“瀛洲春草”。登临此台,向北眺望,泾阳城景尽收眼底,令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清代王际有曾作《瀛洲怀古》一诗:
原上平沙带紫泥,玉堂人迥草凄迷。
断碑坚护前朝字,荒址空传太史题。
风急水涯歌韵渺,渚寒山表月痕低。
不知胜事何能再,绿野新莺到处啼。

龙陂丛绿

龙陂,又称龙泉陂,据传是昔日龙女牧羊、柳毅传书之处。据史料记载,龙泉陂在今天的泾乾街道花池渡村西边,但龙泉陂和柳毅传书台早已不复存在。传说唐代的一个落榜书生柳毅回乡途中巧遇受丈夫虐待的洞庭龙女,柳毅不辞辛苦,为其传书并救龙女出困境。二人几经波折,终成眷属。这里花红草绿,风景优美,是人们赏景游玩的好去处。
明代乔奉先有《龙陂丛绿》一诗:
蕩漾龙泉湛碧空,来年生意满芳丛。
源头冷浸三更月,水面凉生九夏风。
烟抹苔痕浓淡里,雨昏草色有中无。
临流更喜多佳趣,数点轻鸥一钓翁。

眭城古渡

眭城古渡,即现在的泾河修石渡址。修石渡是泾阳县通往鹹阳、西安的主要渡口。过去,泾河上有舟楫摆渡,商贾往来,前人多有诗文留下。传说武则天为母亲杨氏修建陵园时,把雕刻石马等需要的材料从富平山上运回至泾河岸边后,在此雕刻完成才运上塬的。因此,后来人们便把“眭城古渡”改名为“修石渡”了。
眭城古渡眭城古渡
这里景色优美,风光迷人,夹岸有桃园、杏林、枣园,春深草长,桃花烂漫,一派盎然生机。夏季蛙鸣沸天,不惊垂钓之人。秋季红枣累累,惹不尽的相思。冬季白雪皑皑,唯有摆渡人在动。
明代乔奉先有《眭城古渡》一诗:
眭城南下接通津,来自百泉去入秦。
马立沙堤人竞渡,鱼翻桃浪水生春。
烟波逝处年华老,雨露来时柳色新。
一自傅岩应聘后,不知谁是济川人。

文川秀色

文川在今口镇官道村至水磨村一带,上有冶峪河川,川中有龙潭飞瀑。龙泉就是现在口镇北边的响龙潭,当地人传说有神龙在潭中鸣吼,因此而得名“响龙潭”。这里虽处黄土高原边缘,但花草茂盛,绿树成荫,每逢仲春之际,桃杏花开,如锦似霞,蔚为壮观。
文川秀色文川秀色
明代乔奉先有《文川秀色》一诗:
活水源头漾碧流,此中佳致胜瀛洲。
夭桃嫩柳一川景,红叶黄花两岸秋。
鸥鹭忘机时上下,鱼龙吹浪任浮沉。
吟边剩有无穷趣,为问丹青写得不?

谷口晚烟

谷口,即泾阳县王桥镇的泾河出口处。此处上有筛珠洞、泾惠渠首等奇观,下有郑国渠首和郑子真隐居处。每当夕阳临山之际,透过渺渺水雾,阳光反射成五光十色的缕缕霞雾,如轻纱飘拂,像炊烟荡逸,游移在谷川村间,活脱脱一幅朦胧的写意画。在这幅画面中,水上木舟从夕阳里归来,暮归的牧童在牛背上吹着两三声青笛,更增添了田园诗意。
谷口晚烟谷口晚烟
明代赵虞佐有《谷口晚烟》一诗:
云来谷口铺如琦,
烟袅青林绚若霞。
隔壠一声牛背笛,
行人错认子真家。

嵯峨灵云

嵯峨山,俗称峤帽山,高1423米。据《泾阳县誌·山川志》记载:“山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山上有云必雨,人以为候。旧志载上有三峰,最东者曰钵盂台,台上黑云起当日雨,白云起不出三日雨。”嵯峨山从东面看并非只有三峰,而是五峰,当地人把此山称为“五台山”,台上有铁瓦殿,相传为尉迟恭监修。据说,当年建造铁瓦殿的铁瓦是牧羊人用羊将其驮上山的。此外,山上还留有尉迟恭下棋的棋盘。至于山上灵云,当地更是有民谣流传至今:“峤帽山戴帽子,伙计回家睡觉去。”可见此山之灵验,遂成一大景观。
嵯峨灵云嵯峨灵云
明代乔奉先有《嵯峨灵云》一诗:
仿佛芙蓉玉女峰,山深啼鸟应清钟。
溪蒸水气生云影,石滑苔痕带雨蹤。
半壁空中翔白鹤,千岩天际舞苍龙。
盈畴遥对桑麻绿,太史占年慰九重。

仲山晴岚

仲山即今泾阳县口镇的北仲山,因汉高帝刘邦之兄刘仲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山上有钻天岭,高1599米。每当雪雨霁晴,遥望此山,蓝天如洗,白云朵朵,岚气袅袅,犹如浣溪之纱飘蕩在清流之中,观之令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
仲山晴岚仲山晴岚
明代乔奉先有《仲山晴岚》一诗:
矗矗峰峦插碧空,浮云流水各西东。
岚光晴滴山头雨,树色凉生洞口风。
一抹淡烟青嶂外,半林残照翠微中。
挥毫几欲留新句,只恐山灵消未工。

文塔晓钟

崇文塔位于泾阳县崇文乡西太平村东侧。据塔内碑记所载,该塔为安葬舍利,存放经书而修。因座落在泾阳境内,又称“泾阳塔”。塔上曾置一巨钟,每当黑夜逝去,晨曦初露,“铛铛”之钟鸣,声声入耳,闻之不禁令人热血澎湃、满腔激情地迎接新的生活。
崇文塔崇文塔
清代刘三才有《登文塔》一诗:
缥缈风烟万里开,招提乘兴漫登台。
终南紫气来三辅,极北浮云净九垓。
雁外晴丝飞浩蕩,尊前塔影落崔嵬。
瀛洲遗址仍相望,共看文芒射斗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