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亚伯拉罕·考利

2021-06-02 20:37:39 百科

亚伯拉罕·考利

亚伯拉罕·考利(Abraham Cowley),英国人,1618年出生,1667年去世,作家,诗人和散文家。他是当时形上学派和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之间的过渡性人物。在1656年的《品达颂》(Pindarique Odes)中,他创造了一种不规则的诗节,为后来的很多诗人採用。考利的作品以散文最为优秀。

基本介绍

  • 本名:亚伯拉罕·考利
  • 别称:Abraham Cowley
  • 出生地:英国
  • 出生时间:1618年
  • 去世时间:1667年

人物生平

考利出生在伦敦,父亲是名杂货商,但是他在父亲死后才出生,幼年受母亲薰陶,对斯宾塞的《仙后》爱不释手。1636年就读于剑桥大学,并在读书期间发表诗作《爱情之迷》。清教徒革命开始时离开。内战中曾随女王避地巴黎,先后加入牛津大学和巴黎的保皇党派。1654年,因执行外交任务返回英格兰,一度遭到扣押。在清教政权统治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巴黎。其政权复辟后,他退出政治,靠自己的庄园产业生活。
他的诗作好用幻想和曲喻,诗风受约翰·多恩的影响,为玄学派的殿军。晚年息影田园,始作随笔,笔调清纯自然,与他的诗歌大异其趣。大文豪詹森为其立传。

人物评价

弥尔顿认为他是和莎士比亚,斯宾塞并称的三大诗人之一。

部分作品

《花开》(Poetical Blossoms)(1633年)
《爱情之谜》(The secret of love)(1638年)
《爱人》(The Mistress)(1647年)
《大卫记》(Davideis)(1656年)
《论诗歌和散文》(Essays in Verse and Prose)(1668年)
《品达罗斯体颂歌》(RossodePindar)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