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

2021-06-08 17:52:50 百科
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

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

《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是2011年9月1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永生。

基本介绍

  • 书名: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
  • 作者:朱永生
  • ISBN:9787309083057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9月1日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这是针对近10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新发展所作的新思考,内容涉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建构主义思想、意义进化观、隐喻理论、语言个体发生学、语篇发生学、评价理论、多模态话语分析、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哲学和社会教育学的交叉等诸多话题。

作者简介

朱永生,1949年生,江苏大丰人。杭州师範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上海市社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主要论着:《系统功能语法概论》(1988)、《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2001)、《功能语言学导论》(2001)、《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2001)、《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2005)、《语境动态研究》(2005)等。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严世清,1966年生,江苏如皋人。博士,教授,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全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承担国家社科项目2项,江苏省社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尤其是功能主义语言学研究),侧重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语言哲学範畴及意义,在语法隐喻研究领域有独特见解。出版《隐喻论》(2000)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2001)等多部专着。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图书目录

序(胡壮麟)
作者的话
第一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建构主义
引言
1 历史建构主义观
1.1 世界观的进化
1.2 Piaget对建构主义的贡献
1.3 Vygotsky和社会建构主义
1.4 隐喻热和建构主义
2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建构主义的共性
2.1 语法隐喻理论
2.2 意义进化论
2.3 语篇元功能的非本源属性
3 结语
第二章 意义进化的机制及其理据
引言
1 意义进化的三个层面
2 意义进化的理据与机制
2.1 生物科学的影响
2.2 意义进化论与社会建构主义
3 意义进化论与中国阴阳学说
4 结语
第三章 语法隐喻理论的新发展及其语言哲学意义
引言
1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1.1 语法隐喻的重新归类
1.2 语法隐喻理论的历史视角
1.3 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
2 语法隐喻理论的语言哲学意义
2.1 Halliday的意义观与语法隐喻的指称功能
2.2 意义的构建性与社会意义学思想
3 语言的隐喻性与真理相对性
4 结语
第四章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与意义进化论
引言
1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2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2.1 分类功能
2.2 凝聚与过滤功能
2.3 指称功能
2.4 扩充功能
2.5 逻辑推导功能
2.6 语篇最佳化功能
3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与意义进化论
4 结语
第五章 语篇功能思想的元理论意义
引言
1 国内学者对语篇功能思想的解读
2 Halliday的语篇功能思想
3 Matthiessen的语篇功能思想
4 我们的观点
第六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个体发生学
引言
1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个体发生学研究所作的贡献
1.1 Halliday的贡献
1.2 Painter的贡献
2 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比较
……
第七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第八章 Basil 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功能语言的影响
第九章 评价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第十章 积极话语分析与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十一章 多模态话题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