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唯物史观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如社会历史有无规律可循、历史规律是否是客观规律 ,人与历史规律的关係、人的自由及其与历史必然性的关係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係等,历史上许多哲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对应:历史
- 对象:唯物主义
- 属性:根本问题
概述

1.任何个人都对历史的发展起作用
任何个人对于历史的发展都起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形成。从质上说,有的人从正面影响历史的进程,有的人从反面影响历史的进程;从量上说,个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分。
2.历史人物的含义
历史人物是指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能够影响历史事件外貌特徵。历史人物可分为正面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
3.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的含义
杰出人物是指能够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利益、对社会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
反动人物是指逆历史潮流而动,代表腐朽没落阶级利益,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
4.历史人物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组织者、领导者,能够影响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徵。其中,正面的历史人物加速社会的发展,反面的历史人物延缓社会的发展。
②但是,历史人物不可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
③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5.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①先进阶级的政治家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先进阶级的政治家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民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③在历史上,某些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能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作用。
④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6.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民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民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7.评价杰出人物的原则
①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评价杰出人物的作用,要充分认识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要懂得“时势造英雄”的道理。同时,要看到特定历史条件对杰出人物的制约。
②在阶级社会中,杰出人物总要代表一定的阶级,因此,要对他们进行阶级分析。
③要用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④要全面分析杰出人物,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读书札记
人生在世,接触的人无数。邻居、同窗、同事、同志、同路……,有的人接触过一次就懒得再见;有的人则是一见如故。他对你有种吸引力,使你师之、友之,见了之后还想再见。俄罗斯的普列汉诺夫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一书,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睿智的老朋友;过一段日子,就想见一面,听听他的高见。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实际上只是一本小册子。我拥有的那本是三联书店1965年第二版、1973年9月第四次印刷的,大32开本。薄薄的,连注释、索引共52页,正文仅40页。满打满算,也不到3万字。和那些动辄数十万字(如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译成中文洋洋洒洒竟有150万字之多)的着作相比,篇幅是够短的了。但它观点鞭劈入里。称得上是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一篇杰作。古人云“一瓢水可知大海味”,《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这本小册子就是洋溢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海域“海滋海味”的一瓢水。
个人往往会影响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历来是人们饶有兴趣的话题,也是人类的良知一直在努力探索、竭力揭示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光明战胜黑暗的过程。“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方面的真理在何方?普列汉诺夫在他42岁时,经过认真地研究,以无产阶级理论家的锐气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简明扼要地向世人指出,这个真理蕴藏在社会需要中。意识不到社会需要,违背社会需要,再伟大、再杰出的人物也终究会被社会被历史所抛弃。拿破仑只有在他代表着变革旧的上层建筑的社会需要,努力砸碎封建专制制度的时候,他才是强有力的,他才能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席捲千军。而当他忽视了社会需要、一味穷兵黩武的时候,那幺,只要几天的功夫(滑铁卢一役)就可使他的力量烟消云散,无可救药地被流放到数千里外的圣赫勒那岛上去了。因此普列汉诺夫在该书中指出,“一个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的个人特点使伟大的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而因为他所具备的特点,使他自己最能为当时在一般的和特殊的原因影响下所发生的伟大社会需要服务”;是“因为他的见识比别人的远些,他的愿望要比别人的强烈些”。
推动人类历史前进上的伟大人物,无不是在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里,意识到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社会需要;当仁不让地担负起满足这些社会需要的发起责任;并把满足这种社会需要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来加以解决。
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健康的基本特徵。我认为普列汉诺夫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一书中“社会需要”这个概念,準确地说,应该理解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社会需要的力量无比。有史以来,社会要前进、人类要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如长江之水向东流,浩浩蕩蕩,势不可当,顺之者昌,逆之者衰!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发展需要的“风云”能够也必然会造就英雄。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俯拾即是:19世纪中叶的林肯,意识到奴隶制阻碍着北美大陆社会的发展。废除奴隶制的“社会需要”把他,“一个从石匠上升到伊利诺斯州参议员的平民,一个缺乏智慧的光辉、缺乏特殊的性格力量、地位并不十分重要的人、一个善良的常人送上美国总统的位置”。林肯主张维护联邦统一。1861年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脱离联邦,南北战争爆发。林肯先是竭力设法与南方同盟妥协,遭拒绝后,採取革命措施,颁布《份地法》发表《解放宣言》,从社会基础上彻底瓦解了南方奴隶主的顽抗。
社会发展需要时,只要你具备条件,那怕你躲到床底下,社会也会把你找到拉出来。辛亥革命爆发时,黎元洪不就是如此?
个人能力都有局限,别说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就是把社会发展需要指明出来,也决非易事。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被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监禁迫害了27年。他当选南非总统后,面对国内黑人“把白人扔进大海”的舆论,他发出了“把枪枝扔进大海”的呼吁!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向世人指出,当代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临终之前还一再告诫全党“发展才是硬道理”!
黑格尔的《法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是这样一种人,他能用言辞把他的时代的意志表达出来,他告诉他的时代什幺是那时代的意志,而且能去完成它。他所做的是他的时代的精髓与核心,他使他的时代现实化了。”林肯这样做了,曼德拉这样做了,邓小平也做到了。
这不仅要有识,而且要有胆。弄得不好,轻则遭传统观念、习惯势力的压制和阻挠;重则会遭到残酷的人身迫害,马寅初、彭德怀\张志新等人的遭遇已是世人皆知。
但是,历史尊敬的是指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促进社会发展的人,而不是违背社会发展需要、漠视社会发展需要的人。邓小平、林肯、曼德拉,还有着述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普列汉诺夫,自然会名垂青史,经常被后人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