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由于人们对玛利亚的狂热崇拜,为她建造了许多大教堂,一些城市以上帝之母当主保圣人,为圣母玛利亚朝山膜拜,并盛行崇拜圣物。在佛罗伦斯着名的乌菲齐美术馆的第一间展览馆里,三幅描绘圣母怀抱圣婴,身边簇拥着天使和圣徒的金底巨幅画像,充分描绘出狂热崇拜的情景。这几幅画的创作年代都在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大约在1280至1310年之间,三位画家都来自邻近的地区,包括锡耶纳人杜乔( Duccio)、佛罗伦斯人齐马步埃(Cimabue)和乔托( Giotto)。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宝座圣母像
- 作者:契马布耶
- 年代:1285 ~ 1286 年
- 尺寸:385 x 223 公分
- 类别:蛋彩,画板
- 存藏:乌菲兹美术馆,佛罗伦斯,义大利
画作档案
名称:宝座圣母像﹝The Madonna in Majesty﹞

作者:契马布耶
年代:1285 ~ 1286 年
尺寸:385 x 223 公分
类别:蛋彩,画板
存藏:乌菲兹美术馆,佛罗伦斯﹝Firenze﹞,义大利
画作释义
不论是从圣像的画法来看,还是从透视的角度出发,这幅圣母像都具有一些新的内容:位于宝座台阶下方的三个拱廊当中,契马布耶布置了四幅先知的半身像;而上方的宝座,则像一座象牙和黄金建造的宝塔一般,耸立在两排天使中间。契马布耶将画面作如此安排,实际上具有形式上的意义:下方拱廊的含义有两个─一方面是要表现出半圆形建筑物的透视深度;另一方面则暗示一座地下墓穴的形式,影射着这仍是一个掩盖真理的时代;而宝座的形式也同样向下弯曲具有这种含义,圣母背后的宝座靠背曲线,更有助于造成纵深的效果。
这个画面确实是完全依照新的透视布局所构思的:宝座上端坐着圣母马利亚,座椅的深度很浅,色调轻盈又闪烁着金光,宛如一个透明物体;这种色调可以造成空间感,但同时也会造成非物质感。正因如此,那些按先后次序排列的天使姿势,同样产生了纵深的感觉,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图象,解释为天使正试图将圣母的宝座抬起,或者试图将宝座放下。这种空间感真是妙不可言,全然出自契马布耶本能的透视感,那些似乎是向后倒退的天使、宝座基石的建筑,以及先知所在位置的漩涡花饰拱廊,共同界定出了圣母所处的空间。她的左臂怀抱着圣婴耶稣,仪态端庄而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