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伊莎贝拉·勃兰特(鲁本斯油画)

2021-02-11 07:26:59 百科
伊莎贝拉·勃兰特(鲁本斯油画)

伊莎贝拉·勃兰特(鲁本斯油画)

《伊莎贝拉·勃兰特》是佛兰德斯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于1625年前后创作的画作。

鲁本斯与伊莎贝拉伉俪情笃,伊莎贝拉此时三十四岁,她的矜持、文静与内心和谐的微笑,正是画家所要刻画的妻子的性格。肖像被画得很精细,伊莎贝拉右手持一珠宝盒,左手搭在右胸侧的饰带钮扣上,用漂亮和生动的色彩笔触描绘出来,显得线条十分流畅;人体形象,画得骨质健壮,十分肉感,这是鲁本斯笔下的妇女形象的特点,也许正是画家眼里的理想美的标準。对画中手的描绘,从某种角度上看,似乎要比达文西的《蒙娜丽莎》的那双手画得还要情深意浓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伊莎贝拉·勃兰特
  • 外文名:Isabella Brant
  • 类别:油画
  • 年代:1625年前后
  • 作者:鲁本斯
  • 规格:85×62厘米
  • 属地:佛罗伦斯乌菲齐美术馆

创作背景

鲁本斯回到安特卫普后,先后完成了一系列着名的肖像。他开始画父、母、兄、姐等人的肖像。一幅《戴金盔的兄长像》是这些肖像中画得最成熟的一幅;与此同时,他也画了许多自画像,至于以自己的妻子伊莎贝拉·勃兰特为模特儿的肖像则更多了,一些主题性绘画也常以她为模特儿。在肖像画中,唯独数这一幅《伊莎贝拉·勃兰特》在表现上最富深情厚意。
《画家和伊莎贝拉婚礼》1609《画家和伊莎贝拉婚礼》1609
此画作于1625年前后。在20世纪20年代,鲁本斯的肖像画大都是以盛装人物来表现的,被画者往往外表上显得雍容华贵,如《玛丽·美第奇肖像》(约1622-1625年间,藏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厄林德尔伯爵与其家属肖像》(1620年,藏慕尼黑),等等,这一幅肖像显得比较朴素,儘管伊莎贝拉也是盛装打扮,然而形象却予人以一种亲切之感。它与后来画的另一幅妇女肖像《苏姗娜·芙尔曼肖像》,不论在人物情绪上,还是在表现气质上格调迥异。

艺术鉴赏

鲁本斯与伊莎贝拉结婚至此已满16年,伉俪情笃。我们似乎能从肖像上看出画家的内心世界。还有一点是,当这幅肖像完成的第二年,伊莎贝拉·勃兰特就因病去世。对于画家来说,它是最后给他留下来的一张熟悉的面容。不妨说,画家在这幅画上浇注着画家对妻子16年的燕尔情谊。如果说,妻子之死是画家抱恨终天的大事,那幺这幅肖像就是他唯一的慰藉。
1623年至1626年1623年至1626年
鲁本斯被女执政任命为外交顾问是在1621年,开始涉足外交事务并被封为贵族头衔是在1624年。事业与家庭幸福的双重精神力量是我们欣赏这幅肖像画时理解画家内心的依据,伊莎贝拉此时已三十四岁,徐娘半老,她的矜持、文静与内心和谐的微笑,正是画家所要刻画的妻子的性格。肖像被画得很精细,伊莎贝拉右手持一珠宝盒,左手搭在右胸侧的饰带钮扣上。这一双手的描绘,从某种角度上看,似乎要比达·文西的《蒙娜·丽莎》的那双手画得还要情深意浓些。
鲁本斯与伊莎贝拉伉俪情笃,伊莎贝拉此时三十四岁,她的矜持、文静与内心和谐的微笑,正是画家所要刻画的妻子的性格。肖像被画得很精细,伊莎贝拉右手持一珠宝盒,左手搭在右胸侧的饰带钮扣上。这一双手的描绘,从某种角度上看,似乎要比达·文西的《蒙娜·丽莎》的那双手画得还要情深意浓些。
当这幅肖像完成的第二年,伊莎贝拉·勃兰特就因病去世。对于画家来说,它是最后给他留下来的一张熟悉的面容。不妨说,画家在这幅画上浇注着画家对妻子16年的燕尔情谊。

作者简介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6.28——1640.5.30),法兰德斯画家,是欧洲第一个巴洛克式的画家。出生于德国的茨根小城一个律师家庭。9岁时随父母移居佛兰德斯,定居安特卫普。父亲去世后,母亲送他进一所拉丁文学校学习,他能阅读古希腊罗马书籍原着。1608年,与名律师兼人文主义者布兰特结婚,画家为妻子画过不少着名的肖像,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复活》、《爱之园》、《末日审判》等,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