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功能克隆法

2021-02-12 17:17:18 百科

功能克隆法

       功能克隆法,一种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需要了解DNA所表达的蛋白质功能来确定序列,通过反义PCR来扩增cDNA,再进行对片段序列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功能克隆法,需要我们对通过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进行分析鉴定,找到缺陷或者具有明显生理特徵的蛋白质,然后分离纯化该蛋白质通过测序胺基酸序列,推测出可能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相关的DNA或cDNA做为模板来进行PCR扩增,最终得到目的片段,再对片段进行分离测序分析。这种操作方法也存在着局限性,操作过程也比较繁琐,需要进行多步实验才能完成,另外有很多经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我们并不能精确的了解到底是什幺,即使了解也不一定能提取出的足够的胺基酸来进行準确的测序,从而达不到反推出mRNA的目的。所以在实际的套用中并不经常用到,其他的相关克隆方法如:序列克隆法;定量萤光PCR等较为常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