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社会变迁中的知识运动

2021-03-02 05:21:01 百科
社会变迁中的知识运动

社会变迁中的知识运动

《社会变迁中的知识运动》是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联谊会编着。本书通过性别问题上的生理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日常生活与中国人的人情世界论略等内容,引发读者对社会运动的思考。

基本介绍

  • 书名:社会变迁中的知识运动
  • 作者: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联谊会
  • ISBN:9787301180358
  • 定价:56.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社会变迁中的知识运动》内容包括:文化变迁的不同模式——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与村落研究——基于田野经验的思考……。
用“见解”来自我标识,是因为我们大家来自中国特色的大社会学。北京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是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人口学、民俗学诸学科的共同平台,而我们的博士后人员来自更广的範围,
“中国见解”释义
用“见解”来自我标识,是因为我们大家来自中国特色的大社会学。北京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是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人口学、民俗学诸学科的共同平台,而我们的博士后人员来自更广的範围,除了这几个学科之外,他们还来自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文学、传播学。不管在博士生阶段接受过哪个学科的训练,大家在博士后阶段的知识生产方式是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都可以用“见-解”来概括。

图书目录

序言
性别问题上的生理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
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
消费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新範式
宗教行动者:一种宗教资格论
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
日常生活与中国人的人情世界论略
文化变迁的不同模式——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与村落研究——基于田野经验的思考
时间、空间、语言混乱与“共有地”
甘肃人文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关键概念(发言稿)
费孝通先生的民族理论
从“文化自觉”到“教育自觉”——费孝通与教育人类学研究
人类学影响下的中国“新社会史”——“新社会史”丛书1、2、3辑读后
个案、理论与普遍性的反思(发言稿)
社会转型与刑法发展
“公民宗教”与世俗化问题——项思想史的考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