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罗丹的生平及卓越的艺术成就,包括“幸运的学习时代”、“初出茅庐的天才”、“义大利之行与青铜时代”、“沉重的《地狱之门》”、“罗丹与克洛黛尔”、“史诗般的《加莱义民》”、“雨果像与巴尔扎克像”、“罗丹的艺术思想”,中间穿插多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的最初一位雕刻家。罗丹与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菲狄亚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欧洲雕塑史上三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基本介绍
- 书名:当艺术遇上大师:罗丹画传
- ISBN:7503926775
- 页数:155页
-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条形码:9787503926778
- 尺寸: 24 x 17 x 1.1 cm
内容简介
在参观罗丹一生的作品时,我们也就欣赏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幼小的婴童到青春的少年,从成熟的中年到衰老的老人,在这些人类的躯体上,我们品味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甦醒,绝望的控诉。这些作品,倾注了罗丹一生的心力,几乎都带有宗教的内省和悲悯的基调。它的人物既有着悲剧的悲惨气氛,也有着悲剧撼人心魄的力度。罗丹赋予了雕塑以一种崭新的意义-思想性。在罗丹之前,雕塑是一个装饰用的附属品,以纪念碑,纪念像的形式而存在,它的社会任务,政治任务,装饰任务先于艺术表现。罗丹则对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它变成表达思想的工具,个人抒情的工具,使其具有丰富的内容。艺术表现占了首位。雕塑不再是高高地站立在广场的基座上,它就是诗,就是哲学,就是自由的歌唱。他给了雕塑以思想性,也就给了雕塑以新的生命。
媒体评论
书评
罗丹赋予了雕塑以一咱崭新的意义——思想性。在罗丹之前,雕塑是一个装饰用的附属品,以纪念碑、纪念像的形式而存在,它的社会任务、政治任务,装饰任务先于艺术表现。罗丹则对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它变成表达思想的工具,个人抒情的工具,使其具有丰富的内容。艺术表现占了首位。雕塑不再是高高地站立在广场的基座上;它就是诗,就是哲学,就是自由的歌唱。他给了雕塑以思想性,也就给了雕塑以新的生命。
序言
书摘与插画
初出茅庐的天才
1857年,l7岁的罗丹要毕业了,作为学校的高材生,学校自然而然地希望罗丹报考着名的巴黎美术专科学校。他的同学们也认为出类拔萃的罗丹一定能够考取。然而事实并不总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第一年的考试没有什幺悬念,其他考生的作品都是些光滑而没有生气的东西。罗丹的作品儘管没有完成,儘管他仍被认为是最好的一个,他的老师勒考克先生甚至请来当时着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mn—dron,1801-1884),让他作为推荐人在罗丹的入学申请书上籤字,但他还是落选了。第二年也一样。第三年罗丹使用了希腊式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创作,作品好得“令其他考生投来了嫉妒的眼光”。不幸的是,罗丹仍然名落孙山,最有讽刺意味的是,监考的老师毫不客气地在他的名字旁批注道:“这名考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属浪费时间!”
一连三次都没有被录取使得罗丹有点灰心了,儘管多年以后雕塑家达鲁(Dalou Aime Jules,1838--1902)、也是罗丹的好朋友说:“没有进入美术学院是罗丹的幸运。”但对于一个17岁的年轻人来说,还有什幺事情能比这更令人沮丧的呢。今天我们对罗丹的落选不感到意外,但在当时,很多人,包括他的老师和同学都表示不能理解。最后还是罗丹的一位同学一语中的,说出了真相,那就是:罗丹和当时的学院派艺术风格从一开始就是敌对的。

1857年,l7岁的罗丹要毕业了,作为学校的高材生,学校自然而然地希望罗丹报考着名的巴黎美术专科学校。他的同学们也认为出类拔萃的罗丹一定能够考取。然而事实并不总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第一年的考试没有什幺悬念,其他考生的作品都是些光滑而没有生气的东西。罗丹的作品儘管没有完成,儘管他仍被认为是最好的一个,他的老师勒考克先生甚至请来当时着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mn—dron,1801-1884),让他作为推荐人在罗丹的入学申请书上籤字,但他还是落选了。第二年也一样。第三年罗丹使用了希腊式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创作,作品好得“令其他考生投来了嫉妒的眼光”。不幸的是,罗丹仍然名落孙山,最有讽刺意味的是,监考的老师毫不客气地在他的名字旁批注道:“这名考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属浪费时间!”
一连三次都没有被录取使得罗丹有点灰心了,儘管多年以后雕塑家达鲁(Dalou Aime Jules,1838--1902)、也是罗丹的好朋友说:“没有进入美术学院是罗丹的幸运。”但对于一个17岁的年轻人来说,还有什幺事情能比这更令人沮丧的呢。今天我们对罗丹的落选不感到意外,但在当时,很多人,包括他的老师和同学都表示不能理解。最后还是罗丹的一位同学一语中的,说出了真相,那就是:罗丹和当时的学院派艺术风格从一开始就是敌对的。


目录
第一章 叛逆的少年
第1节 巴黎出生的艺术家
第2节 奥拉斯?勒考克的美术学校
第3节 报考美术学院的失败
第4节 艾玛神父
附:但丁与神曲
附:哥特艺术的天才(1)
附:哥特艺术的天才(2)
附:哥特艺术的天才(3)
附:哥特艺术的天才(4)
第二章 青铜时代
第1节 《塌鼻人》的创作
第2节 卡里埃的工作室
第3节 青铜时代的诞生
第4节 《施洗者约翰》
附:古代艺术与希腊人
附:罗马与罗马艺术
第三章 地狱之门
第1节 《地狱之门》的创作
第2节 思想者《地狱之门》的灵魂
第3节 三个影子
第4节 《地狱之门》中的各个角色
附:圆雕与明暗法
第四章 加莱义民
第1节 《加莱义民》
第2节 《巴尔扎克》
第3节 大文豪雨果
第4节 达鲁肖像
第4节 罗丹的助手诗人里尔克
附:罗丹与波德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