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次全喉切除会厌瓣重建术

2021-06-01 00:09:28 百科

次全喉切除会厌瓣重建术

次全喉切除会厌瓣重建术是一种喉前半侧切除并一期修复术式。

手术名称

次全喉切除会厌瓣重建术

别名

喉次全切除会厌瓣重建术

分类

耳鼻喉科/喉手术/喉咽、喉及颈部食管癌的手术/喉次全切除术

ICD编码

30.2903

概述

1965年有人提出套用会厌重建声门区缺损,1978年Tucker正式报导喉次全切除术套用会厌下移重建喉前部缺损,至今成为声门癌切除或修复喉前部狭窄的一种方法。虽然其术后功能效果满意,但是适应证有限,需严格掌握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

次全喉切除会厌瓣重建术适用于:
1.前连合癌双声带前部受累。
2.声带癌双声带受侵犯,癌瘤止于声带突前,杓状软骨活动正常者。
3.以上病变範围行放疗失败者。

禁忌症

1.向声门上侵犯达会厌柄部。
2.癌侵犯声门下区,在声门前连合下超过10mm。
3.侵犯达后连合下方超过5mm。
4.双声带已固定。

术前準备

1.一般準备与喉裂开术相同。
2.套用纤维窥镜、录相喉镜或显微支撑喉镜充分检查喉、声门下区、环后区,并行活组织检查。
3.术前留置胃管及尿管。

麻醉和体位

採用仰卧位,垫肩,颈部向后伸展。行局麻下低位气管切开,气管内插管静脉複合麻醉。

手术步骤

1.切口

平环状软骨下缘作U形皮肤切口,一直切至颈阔肌下,然后将此舌形皮肌瓣分离达舌骨水平。用缝线向上牵拉固定,暴露肌层。

2.分离肌肉

用弯止血钳分离颈前带状肌,将胸骨舌骨肌拉向两侧,切断胸骨甲状肌及甲状舌骨肌,露出甲状软骨。

3.剥离甲状软骨衣

在中线切开甲状软骨外骨衣,向两侧分离至甲状软骨后翼止,然后将其缝合于胸骨舌骨肌的内侧面,以备修复用。

4.切除肿瘤

先行环甲膜切开,偏健侧垂直裂开甲状软骨,探查肿瘤範围,视情况予以切除。

5.切除範围

切除喉额侧大部分,包括会厌柄、前连合、一侧声带、室带或对侧声带、室带。保留双侧甲状软骨后翼板,宽约3mm;保留杓状软骨。

6.会厌下移

为了鬆动会厌,将其下移至喉前缺损区,先将会厌与其附着的韧带分离,并用Allis组织钳夹持将其向下牵拉。分离过程中注意防止穿透会厌舌面黏膜,影响会厌瓣的血运。分离鬆动至会厌下移达环甲膜上缘无张力为止。

7.止血

术中先不结扎喉上动静脉,不切断喉上神经。有活跃出血点,钳夹后再缝合结扎。止血一定要彻底,防止术后继发性出血。

8.喉重建

先将梨状窝内侧壁黏膜稍行分离,将其缝合遮盖喉后部创面,将双胸骨舌骨肌外后缘与双侧下咽侧缘黏膜缝合,然后牵拉会厌下移至喉前缺损区,呈U形嵌入,用1号丝线穿过会厌软骨下缘,再穿过下方的环甲膜或环状软骨,行间断缝合,两侧与残留的甲状软骨后翼板缝合,即完成喉腔闭合。

9.缝合肌层

将双胸骨舌骨肌的前内缘在中线缝合,以加强喉前壁。

10.沖洗创口

用生理盐水充分沖洗创口。

11.放置引流

在皮下放入引流管,并缝合固定。

术后处理

1.体位 呈平卧头抬高位,头部沙袋固定5~7d。
2.套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3.鼻饲术后第2天开始。
4.术后2~3d,当引流物明显减少时,取出引流管。
5.因可能误吸,术后常规戴有套囊的气管套管,当进食或饮水无误吸时,方取除套囊,换普通气管套管。
6.可在术后7~10d试行经口饮水,如无误吸,改为经口进食。
7.拔除气管套管:术后已无误吸,即可堵管呼吸,无呼吸困难24h后,拔除气管套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