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届多伦路电影节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开幕,为期十天。作为国际重要的电影节,多伦多今年会展映来自100多个国家的393部电影,其中的143部是世界首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39届多伦路电影节
- 时间:2014年9月4日
- 地点:多伦多
- 届数:第39届
背景
1976年多伦多影展(TIFF)成立的时候,只有三万人参展,三十多年后,它发展成一个四十万人共飨的年度盛事。因为经营有方,多伦多的影响力很快超越了本土的蒙特娄国际电影节,1998年,《综艺》评价道“从参展影片,出席明细以及市场活跃度来看,多伦多电影节是仅次于坎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节”。
多伦多电影节每年都有近四百部电影放映,但没有评奖。它设立的唯一奖项是“观众的选择”,从展映电影中有观众投票选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包括2010年《贫民百万富翁》,《国王的演说》,《十二年为奴》等影片都曾获得这个奖项,而这些电影在随后的奥斯卡中都有所斩获。
2014年是第39届多伦路电影节。
展映单元
多伦多电影节拥有多个展映单元,最重要的【主展映单元】【特别展映单元】汇集了年度最受关注的电影,也是名副其实的奥斯卡预备队,如2014年的《狐狸猎手》、《星图》、《黑与白》等等。
【大师单元】(MASTERS)以大师影像为主,侧重三大影展入围的名导作品,包括戈达尔、费拉拉、洪尚秀等人的作品都在其中;
【发现单元】(DISCOVERY)着眼一年来全球优秀的电影处女作;
【当代世界电影单元】(CONTEMPORARY WORLD CINEMA)的作品来自五湖四海;
【波长单元】(WAVELENGTHS)主打先锋影像;
【午夜疯狂单元】放映各种CULT作品,园子温的电影已经是连续第五次入围;
此外还有展映纪录佳片的【TIFF纪录单元】,以及【经典修复单元】等等。
特色
多伦多影展的每个单元都有选片负责人,他们无一不是经验丰富,直觉敏锐,眼光独到。由于每个单元都是针对不同种类的电影,这也让多伦多的电影类型极其丰富,主流商业片、独立製片、CULT电影无一不包,奇幻、武侠、动作、恐怖比比皆是。这种极具包容性的选片理念,虽然让参展电影数量大到拥挤不堪,但也确实壮大了电影节的规模,这种多元文化和美国社会的理念有着共通之处,因而它也成为受美国媒体关注最高的一个电影节。
电影节也没有主竞赛和非竞赛单元,也没有评审会、评审团,所有一切都公正、公开,代表了大众品味。在多伦多,不管展映的哪一部电影都可以角逐这个奖项,完全面向大众开放。2002年的《鲸骑士》就是从【发现单元】突出重围。人民选择奖将在电影节闭幕的晚宴上公布,这个时间所有的媒体和产业人员基本都已经离开多伦多,因此这个大奖完全是由观众票选出来的,气氛相当轻鬆自如。
评价
已经去世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也高度评价过多伦多影展:“虽然坎城电影节是最伟大的电影节,但是多伦多电影节却是最有用、最活跃的电影节”。艾伯特所说的“有用和活跃”,除了指其市场活络外,还在于它的组织方式和定位——不设立评审团,而由全体观众影迷共同投票选出的“观众选择大奖”。
近两年的多伦多每况愈下,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电影节,仅仅看入围片单的话,仍然是极其惹眼,参展影片列表上不少大牌明星,可谓星光熠熠,这仍旧会让电影片商和普通影迷感到满意。区别是若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就不是这幺回事了。这种内在的焦虑和隐忧,在最近两届的多伦多这里表现的尤为明显,华而不实、大而无当,奥斯卡的输家,底气早被磨掉了大半。到头来江湖夜雨十年灯,总还是落魄一阵,想想也是,靠大肚来容的事物,一定会少了个性和风格。倘若其他影展充满浪漫主义的原创性的因子,那幺多伦多就像一个思想空洞的剽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