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海话

2020-01-10 21:43:04 百科

北海话

北海话

北海话广义指北海市境内所有方言,包括有北海粤语、廉州话、客家话、闽语、军话、国语(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北方居民南迁,因此国语在北海市区内占用一定使用比例)。

北海话一般指北海市境内使用最主流,最广泛的代表语言–北海粤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海话

  • 类别:汉语方言

  • 使用人数:约130万

源流

北海(合浦)属百越之地,是中国古代南方骆越族居住、繁衍的地方。几千年来,不同地区的中原移民先后迁居于此,与当地百越混居,语言複杂。据明嘉靖《廉州府志》 记载:“俗有四民:一曰客户,居城廓,解汉音;一曰东人,杂居乡村,解闽语,业耕种;一曰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一曰蜒户,舟居穴处,亦能汉音,以采海为生。“汉音”是指古代官话,是廉州话的启源;“闽语”指福建方言,包括客家话,军话,海边话;“俚人”指壮族。由于明清期间属于廉州府所辖的钦州市钦北区和防城港市防城区、东兴市一带现已分别划归钦州市和防城港市所管辖,故今之北海市内已无聚居的壮族居民。现在北海市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有国语,粤方言(包括北海粤语,廉州话,佤话)、闽方言(包括军话,海边话)、客家方言(哎话)。

合浦方言地图合浦方言地图

粤方言既是广西的第一大汉语方言,也是北海市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方言,使用人口约一百万,流行于北海的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三大城区及其周边的县城、农村。此外,北海市辖区内也分布有客家方言(哎话)和闽方言(军话、海边话)。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合浦县的公馆镇、白沙镇、曲樟镇、闸口镇(大部分)、山口镇(少部分)、常乐镇(半数)以及涠洲岛(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有三十万。闽方言零星地分布在合浦县的沙田镇、山口镇、白沙镇以及涠洲岛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有三万。国语主要是来北海工作居住的企业员工,主要流通于市区,北海本地不同方言人群同样能使用国语作为交流用语。

粤方言

北海粤语

北海粤语,俗称“北海白话”或者“北海话”,来源明清时期,北海商埠的发展由广府与粤西地区商人与渔民带入,然后与本土用语(廉州话)相结合而成。流行于北海市城区及其周边的农村,使用範围含概了北海市辖区以及各个区县是北海市民的主要交际用语。其音系与广州话大同小异,语音、辞彙与湛江、茂名粤语较为相似。由于北海话与廉州话互相交融,故北海话也融合了部分廉州话的成分。

(一)声母

市区粤语有22个声母。

[p]
帮板病北

[pʰ]
滂伴品匹

[m]
明每微灭

[f]
非款户忽

[t]
端等定得

[tʰ]
庭土透剔

[n]
泥努耐诺

[l]
来鲁烂落

[ts]
精知滞足

[tsʰ]
清柱唱彻

[s]
深上受色

[ɬ]
心想秀息

[k]
家举共激

[kʰ]
溪企扣曲

[h]
鞋晓汉哭

[ʔ]
安矮爱屋

[kʷ]
瓜滚惯倔

[kʰʷ]
夸菌愧括

[j]
因以现益

[w]
王碗还屈

[ŋ]
岩我碍额

[ȵ]
鱼软认日

声母说明:

(1)古全浊声母清化,平声、上声字(一部分)送气,去声、入声字不送气,与广州话一致。例外:贼[tsʰak̚2]、剧[kʰiɛk̚2]、渠[kei21]、盾[tɐn13]、践[tsin13]、饲,寺[tsʰi21]。如:

全浊声母

并母

定母

从母

邪母

澄母

崇母

群母

平声

皮[pʰei21]

庭[tʰɪŋ21]

瓷[tsʰi21]

斜[tsʰɛ21]

陈[tsʰɐn21]

床[tsʰɔŋ21]

求[kʰɐu21]

上声

伴[pʰun13]

肚[tʰu13]

坐[tsʰɔ13]

似[tsʰi33]

柱[tsʰi13]

栈[tsan21]

菌[kʰʷɐn13]

去声

办[pan21]

大[tai21]

赠[tsɐŋ21]

谢[tsɛ21]

坠[tsui21]

助[tsɔ21]

共[kʊŋ21]

入声

薄[pɔk̚2]

敌[tɪk̚2]

疾[tsɐt̚2]

习[tsap̚2]

浊[tsʊk̚2]

煠[sap̚2]

及[kɐp̚2]

(2)有清齿龈边擦音声母[ɬ],来自大部分心母字,少数生母、书母、邪母、常母字。如:

纯、羡

瑞、髓

ɬam

ɬu

ɬɪk̚

ɬɐm

ɬɔi

ɬo

ɬʊk̚

ɬin

ɬɐt̚

ɬui

(3)保留日母,日母字大多数读[ȵ],少数读[j]。如:

ȵɐt̚

ȵi

ȵɐn

ȵʊk̚

ȵit̚

ȵɪŋ

jɐp̚

jɐu

jʊŋ

jiɛk̚

(4)疑母字读音较为複杂,具体如下:

ŋɔ

ŋam

ŋɐn

ŋɪŋ

ȵit̚

ȵʊk̚

ȵi

nip̚

nim

nɪk̚

nɪŋ

ji

jin

jim

jin

wan

man

ŋ̩

(5)影母字今读[ʔ],[j]或[w]。“影、应、一”白读为[ʔ],文读为[j]。例外:饮。如:

影、应

ʔa

ʔai

ʔɔi

ʔɪŋ / jɪŋ

ʔɐt̚ / jɐt̚

ʔiɛu / jiu

jin

wa

wun

ȵɐm

(6)溪母开口字多读[h],少数读[kʰ],合口字多读[f]。如:

溪、契

枯、库

kʰɐi

kʰɐu

kʰɪŋ

kʰʊŋ

kʰɔ

kʰu

kʰin

kʰiɛu

hʊŋ

hɐu

哭、酷

hɐŋ

hau

hʊk̚

hɐm

hɐu

jɐp̚

fu

fun

fut̚

(7)晓母不论洪细韵,开口字多读[h],合口字多读[f]。“晓”有[hiu][jiu]两读。例外:况、吸。如:

ha

hiu

hiu / jiu

hɔi

hɐn

hɐm

kɔŋ

kʰɐp̚

fa

(8)匣母开口字读[h],合口字读[w],齐、撮字读[j],个别读[h]。“胡、护、户、壶”均读[f]。如:

侠、匣

现、县

回、会

胡、壶、护、户

ha

hɐp̚

hap̚

hin

him

jin

wui

fu

(9)尖团音分明。见组字不论洪细韵,皆不颚化。如:

尖音

箭[tsin]

酒[tsɐu]

全[tsʰin]

囚[tsʰɐu]

西[ɬɐi]

性[ɬɪŋ]

团音

建[kin]

九[kɐu]

权[kʰin]

求[kʰɐu]

希[hei]

兴[hɪŋ]

(10)个别精、庄组字鼻音化读[ȵ]。如:

ȵai

ȵɐu

ȵau

ȵɐp̚

(11)由于u介音只出现在k/kʰ声母之后,为方便音系处理,故将kʷ/kʰʷ作为声母。果摄、宕摄一等合口字往往失去u介音,如“过[kʷɔ]”读同“个[kɔ]”;”“国[kʷɔk̚]”读同“角[kɔk̚]”;“光[kʷɔŋ]”读同“江[kɔŋ]”。

(12)泥、来母分明,不混淆。例外:粒[nɐp̚]。来母的“弄”中老年人读l声母,年轻人往往受国语影响误读作n声母。

(13)明、微母字合读[m]。“挽”有[wan13](文)、[man45](白)两读。

(14)精、知、庄、章组声母合流。语流中可能出现舌尖音、舌面音、舌叶音三套齿音,但音繫上彼此无对立。

(二)韵母

市区粤语有49个韵母。

阴声韵

阳声韵

入声韵

[a]
巴打虾也

[ai]
鞋快带赖

[au]
包捞梢找

[an]
晏山间单

[am]
男蓝三减

[aŋ]
争生横冷

[ap̚]
鸭甲答杂

[at̚]
压法八杀

[ak̚]
责百革或

[ɐi]
闭世黎废

[ɐu]
好透留刀

[ɐn]
真春新云

[ɐm]
心针林甘

[ɐŋ]
登崩能肯

[ɐp̚]
十合及立

[ɐt̚]
匹出突失

[ɐk̚]
得北黑塞

[i]
意语思猪

[iu]
宵焦叫条

[in]
燕短电联

[im]
念剑廉欠

[ɪŋ]
影顶兴精

[ip̚]
碟叶接摄

[it̚]
节必乙跌

[ɪk̚]
的逼激历

[ɛ]
野蛇靴爹

[ei]
你李比四

[iɛu]
猫巧鹩撬

[iɛn]
扁篇便碾

[iɛm]
钳拈黏

[iɛŋ]
镜饼轻张

[iɛp̚]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