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上海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关键技术及套用

2021-03-26 19:34:12 百科

上海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关键技术及套用

《上海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关键技术及套用》是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担任主要完成单位,史玉金,杨丽君,黎兵,张金华,严学新,方正,何中发,王书增,刘映,陈勇担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项科技项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关键技术及套用
  •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史玉金,杨丽君,黎兵,张金华,严学新,方正,何中发,王书增,刘映,陈勇
  • 等级:二等

基本信息

获奖序号
20140025
项目名称
上海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关键技术及套用
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
史玉金,杨丽君,黎兵,张金华,严学新,方正,何中发,王书增,刘映,陈勇
获奖证书编号
KJ2014-2-14
奖种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等级
二等

项目摘要

上海沿江沿海发展战略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上海江海沿岸和邻近海域地区正成为日益重要的经济活动地带。然而,随着沿海地区工程活动的日益频繁,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如岸带地区的地质结构的複杂性将对新城镇、工业区、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产生明显的影响;岸带沖淤、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发展及变化趋势将对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及城市防汛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监测以往精度低,监测手段和内容单一,对重大基础设施安全运营监测不足,海陆一体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为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上海地方政府均投入了相关课题进行研究。 《上海沿海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关键技术及套用》课题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紧密围绕沿海地区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安全问题,重点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地面沉降、岸线侵蚀与淤积等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评价沿海地区稳定性,开展环境地质功能区划与评价,研究成果为上海沿江沿海地区制定发展建设规划、应对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数据,系统研究了岸带沖淤、地面沉降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现状、发展趋势及对城市安全的潜在影响,首次构建了海陆一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结构,编制了海陆一体工程地质分区、沿海地区稳定性分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等大量实用性成果图件。2、利用170多年长时段、多时相、多精度沿海地区监测数据,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沿海地区沖淤变化规律,对岸线及海(河)床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地质环境条件,创新性地开展了沿海地区环境地质功能区划,为上海市海洋功能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3、基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通过地质环境监测网路建设与最佳化、多监测技术套用融合,建立了适宜沿海地区陆域、潮滩、海域等不同地区综合监测指标和方法体系,构建了海陆一体多技术方法融合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4、结合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了成果套用研究及示範。利用建立的海陆一体的地质环境监测方法体系,成功监测了重大基础设施地质环境变化,保障了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