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极熊(生活在北极的熊)

2019-10-18 01:16:43 百科
北极熊(生活在北极的熊)

北极熊(生活在北极的熊)

北极熊(拉丁学名:Ursus maritimus,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又名白熊,憨态可掬。皮肤为黑色,由于毛髮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兇猛。

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千米/小时,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未来的不久很可能灭绝,需要人类的保护。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北极熊
  • 拉丁学名:Ursus maritimus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纲
  • 亚纲:真兽亚纲
  • :食肉目
  • 亚目:裂脚亚目
  • :熊科
  • 亚科:熊亚科
  • :熊属
  • :北极熊
  • 分布区域:北冰洋附近
  • 英文名称:polar bear

外形特徵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哺乳动物之一。成年公熊体长2.5-2.8米,高1.4-1.6米,重500-850千克;母熊体型要小一些,体长2米,重约300千克。北极熊体型巨大,但头部相对比较细长,它们的脸口鼻一起呈楔形。北极熊的前爪十分宽大,在游泳的时候宛如双桨。
儘管北极熊看起来是白色的,但它们的毛色并不是白色的。每一根毛髮都是透明无色并且中空,透明的毛髮层叠才呈现出白色。在夏季,北极熊的毛髮会微微变黄,如果中空的毛髮中钻入藻类,北极熊的毛色还可能发绿呢。
北极熊的皮肤很特别,是黑色的。黑色有助于北极熊吸收更多的热量,同时,中空的毛髮会反射和散射可见光,将温暖的阳光通过反射传输到黑色的皮肤上。北极熊皮下脂肪厚达5~7厘米,这就使得北极熊即使在零下70℃的寒冷环境中也能泰然处之。

生活习性

活动

北极熊是非常出色的游泳健将,以至于曾被人认为是海洋动物。北极熊在它们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约66.6%)是处于“静止”状态,例如睡觉、躺着休息,或者是守候猎物,剩下有29.1%的时间是在陆地或冰层上行走或游水,1.2%的时间在袭击猎物,最后剩下的时间基本是在享受美味。
有时候北极熊辛苦捕到的猎物会引来同类的窥伺,一般来说,如果不幸面对那些体型庞大的家伙,个头小些的北极熊会更倾向于溜之大吉,不过一个正在哺育幼子的母亲为了保护幼子,或是捍卫一家来之不易的口粮,有时也会和前来冒犯的大公熊拼上一拼。同时,北极熊是唯一主动攻击人类的熊,攻击大多发生在夜间。

食性

北极熊在熊科动物家族中属于正牌的食肉动物,98.5%的食物都是肉类。它们主要捕食海豹,特别是环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纹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们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会打扫腐肉。在夏季它们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在春末夏临之时,他们会到海边的地方来取冲上来海草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物质。
和其他熊科动物不一样的是,它们不会把没吃完的食物藏起来等以后再吃,甚至享用完脂肪之后就扬长而去,要知道对它们而言,高热量的脂肪比肉更为重要,因为它们不仅需要维持保暖用的脂肪层,还需要为食物短缺的时候储存能量。

生长繁殖

北极熊为一夫多妻制,在春天交配,即每年的3-5月,发情期约为3天,雄性和雌性的北极熊会短暂配对,其目的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而非永久结合。公熊们不仅要为争夺配偶而相互斗殴,即便面对心仪的单身女性,它们也要通过激烈打斗来向异性表达爱意。雌熊一般产1-4仔。
北极熊幼崽北极熊幼崽

栖息环境

北极熊是一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其活动範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冻的海域。

保护级别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