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造卫星

2021-01-27 01:20:01 百科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造卫星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造卫星》带我们认识了解人类探索宇宙新纪元的标誌——人造卫星,主要介绍了中国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人造卫星的作用、功能、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航空航天技术等,目的是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人造卫星的基本知识,热爱航天事业。

基本介绍

  • 书名: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造卫星
  •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页数:278页
  • 开本:16
  • 定价:29.80
  • 作者:华春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2148451, 7802148456
  • 品牌:团结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带我们认识了解人类探索宇宙新纪元的标誌——人造卫星,主要介绍了中国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人造卫星的作用、功能、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航空航天技术等,目的是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人造卫星的基本知识,热爱航天事业。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太空探索——人造卫星概述
第一节 话说人造卫星
第二节 人造卫星的基本构造
1.机械结构次系统
2.姿态控制次系统
3.热传控制次系统
4.遥控遥传次系统
5.通讯次系统
6.电力次系统
7.推进次系统
 第二章 “星”潮澎湃——人造卫星大揭密
第一节 科学卫星
第二节 技术卫星
第三节 通信卫星
1.通信卫星的简介
2.通信卫星的分类
3.通信卫星转播电视
第四节 军事卫星
第五节 气象卫星
第六节 资源卫星
第七节 天文卫星
第八节 首次发现黑洞的卫星——Astro E2
第九节 微纳卫星

第三章 人造卫星知识大观园
第一节 单程票与返程票——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
1.人造卫星的发射
2.人造卫星的运行
3.路在何方——人造卫星的轨道
4.人造卫星的返回
第二节 梦想起点——卫星发射中心
1.甘迺迪航天中心
2.西部航天和飞弹试验中心
3.范登堡空军基地航天发射场
4.拜科努尔航天控制中心
5.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阵地
6.种子岛航天中心
7.鹿儿岛航天中心
8.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
9.库鲁发射场
第三节 有序运行——太空“交通规则”
第四节 信息蒐集——人造卫星的“黑匣子”
第五节 殊路同归——人造卫星的“葬礼”
1.影响人造卫星的因素
2.人造卫星的寿命

第四章 遥感导航——神奇的空间技术
第一节 遥感简介
第二节 遥感卫星图片
第三节 遥感卫星的工作
1.升空进入轨道
2.接收命令
3.各就各位
4.排列好照相机
5.核对灯光
6.拍照
7.图片下载
第四节 卫星导航的优点
第五节 卫星导航——不可不知的“GPS”
1.GPS卫星导航原理
2.全球定位系统的构成
3.GPS套用
4.GPS选购小指南

第五章 中国之“星”——中国航天史话
第一节 “东方红”——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发射背景
2.东方红一号的构成与使命
3.成功发射
4.中国航天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二节 梦想开起的地方——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1.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3.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4.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第三节 嫦娥一号——锁定“广寒宫”
延伸阅读:天地之间——空间技术的套用

文摘

第三章 人造卫星知识大观园
第一节 单程票与返程票——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
3.路在何方——人造卫星的轨道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人造卫星,这些人造卫星都是围绕地球在运行的。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这幺多的人造卫星在太空运行会不会发生碰撞或者发生混乱?其实它们的运行是有序的,就像生活中的飞机和船舶运行时是一样的,有它们固定的航线,人造卫星的运行也是“有迹可寻”的。并且人造卫星的轨道是多种多样的,按形状可分为圆轨道和椭圆轨道;按离地面的高度又可分高轨道和低轨道。此外,还有赤道轨道、极地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对地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等有特定意义的轨道。
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叫运行周期,卫星轨道形成的平面被称为轨道平面,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形成的夹角叫轨道倾角。倾角小于90度为顺行轨道:大于90度为逆行轨道;等于90度为极地轨道;倾角为0,即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称为赤道轨道。若卫星的运行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我们称这种卫星轨道叫地球同步轨道。如果地球同步轨道的倾角为零,即卫星正好在赤道上空,它将以与地球自转相同的角速度绕地球运行。从地面上看去,就像是静止不动。这种特殊的卫星轨道被称为对地静止轨道。处于这条轨道上的卫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对地静止轨道卫星。
那幺,面对这幺多的卫星,如何来为它们选择合适的轨道呢?卫星轨道的具体选择,则要根据卫星的任务和套用要求来确定。例如对地面摄影的地球资源卫星、照相侦察卫星等,通常採用近圆形的低轨道运行方式;通信卫星则常常採用对地静止的地球同步轨道;若为了节省发射卫星时所消耗的运载火箭的能量,常採用顺行轨道;为了使卫星对地球能进行全面观察,则需要採用极地轨道;而为了让卫星能始终在同一时刻飞过地球的某地上空,或使卫星永远处于或永远不处于地球的阴影区,又往往需要採用太阳同步轨道;军用卫星为了满足军事的特殊需要,则常常採用地球同步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等。
地球同步轨道是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顺行轨道。但其中有一种十分特殊的轨道,叫地球静止轨道。这种轨道的倾角为0,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千米。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是静止不动的。一般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气象卫星选用这种轨道比较有利。地球同步轨道有无数条,而地球静止轨道却只有一条。
太阳同步轨道是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旋转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360度/年)的轨道,它距地球的高度不超过6000千米。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以相同的方向经过同一纬度的当地时间是相同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一般採用这种轨道。
极地轨道是倾角为90度的轨道,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圈都要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可以俯视整个地球表面。例如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常採用此轨道。
4.人造卫星的返回
当把人造卫星传送到太空中后,它会按照人类的指示完成所需要完成的任务。那幺,当这些人造卫星完成任务后,它们是如何再返回地面的呢?
一般情况下,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就在太空执行任务,并不需要再返回地面。如通信、导航、气象卫星等都是如此。但是有些卫星却需要返回到地面,例如获取情报的侦察卫星,携带实验品的科学实验卫星等都属于返回式卫星。研製返回式卫星是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返回式卫星主要有以下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观测地球的空间平台,返回式卫星所获取的各种对地观测信息资料,可以带回地面供科学家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作为微重力试验平台,利用微重力条件,在空间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生产和製造地麵条件下难以获得的材料和物品:三是作为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先导,因为太空人必须採取与返回式卫星相似的方法返回地面,只有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才能为载人航天打下基础。因此,返回式卫星在世界各类太空飞行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对于返回式卫星的研製者来说,如何实现卫星的返回和回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绕地球运行的卫星返回地面时,根据它们所受阻力和升力的大小不同,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返回轨道:一种是弹道式返回轨道,这种卫星在进入大气层后,只产生阻力;第二种是半弹道式返回轨道,卫星在进入大气层后,除产生阻力外,还有部分升力;第三种为升力式或滑翔式返回轨道。我国的返回式卫星採用的是弹道式返回轨道方式。
为了使卫星在完成太空使命后能安全地返回地面,首先要求运载火箭有很高的控制精度,不仅能準确地把卫星送到预定轨道,而且当卫星完成使命等待回收时,能处于预定的回收区上空;其次,对低轨道返回式卫星来说,由于受大气阻力和地球形状等的影响,轨道会发生偏离。因此,必须精确地计算出卫星返回落地的时间和落点的经纬度,并向卫星发射各种控制指令;更重要的是,在卫星进入返迴圈后,卫星必须能按地面指令準确地调整成返回地面所需要的姿态,并按预定程式使旋转火箭、反推火箭依次点火、分离,然后弹射和打开降落伞。否则,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在运载很大的气动力作用下,卫星返回地面时,可能产生较大的落点偏差,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失败。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