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天拓二号卫星

2021-04-09 22:55:40 百科
天拓二号卫星

天拓二号卫星

天拓二号卫星,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製的视频成像体制的微卫星。

该卫星重量67公斤,有效载荷为4台不同性能的摄像机,採用视频成像和视频图像实时传输的工作方式,能实现对动态运动过程的连续观测和跟蹤,获取观测区域的视频数据,其主要任务是进行视频成像与实时传输、动态目标连续跟蹤观测等科学试验,为发展高解析度视频成像卫星奠定技术基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天拓二号卫星
  •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 研製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卫星类型:视频成像体制的微卫星
  • 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乙遥二十八运载火箭
  • 发射入轨:2014年9月8日

卫星介绍

天拓二号是中国首颗採用视频成像体制的微卫星,尺寸为515mm×524mm×685mm,重量为67公斤,有效载荷为4台不同性能的摄像机。其主要任务是进行视频成像与实时传输、动态目标连续跟蹤观测等科学试验,为发展高解析度视频成像卫星奠定技术基础。
卫星发射1卫星发射1
天拓二号具有实时视频成像、人在迴路互动式操作、基于网路的远程操作控制等功能,能实现对动态运动过程的连续观测和跟蹤,获取观测区域的视频数据。作为一种新型对地观测卫星,在资源普查、灾害监测、动态事件观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套用前景。

发射升空

2014年9月8日上午11时22分,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与研製的中国首颗採用视频成像体制的微卫星“天拓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二十八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与中国“遥感卫星二十一号”一同发射升空,準确进入预定轨道。
卫星发射2卫星发射2

技术特点

天拓二号採用了80%的工业级元器件和70%的商业现货部组件,科研人员通过空间环境适应性改造、加固、筛选与环境实验,实现了卫星研製的低成本和高可靠,在视频成像体制、互动式操作、网路操控、工业级元器件筛选及加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火箭升空火箭升空
天拓二号的研製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运行,是国防科大继研製成功世界上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卫星之后,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成果。

研发队伍

国防科技大学着眼推进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培养高素质航天技术人才,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积极开展微纳卫星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在读研究生为主体,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微纳卫星研究团队,为中国航天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国防科技大学科研人员调试天拓二号卫星国防科技大学科研人员调试天拓二号卫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